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名妓陳圓圓下落之謎破解 吳家後人將她當做老祖宗供奉

一代名妓陳圓圓下落之謎破解 吳家後人將她當做老祖宗供奉

陳圓圓,吳中名優,「秦淮八艷」之一,江蘇武進(常州)人,生於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

本姓邢氏,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年時家貧,由姨母撫育,因此跟隨姨夫改為陳姓。

野史記載,陳圓圓「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令無數男人為之傾倒,江陰公子哥貢若甫曾以重金贖回陳圓圓為妾。

陳圓圓也曾與冒襄有過一段情感糾葛,二人海誓山盟,私定終身,後冒襄因故失約,陳圓圓被明思宗妃子田氏的父親田畹帶到了北京。

崇禎末年,田畹鎖擄陳圓圓進獻皇帝,明思宗內外交困,無暇顧及男女之事,陳圓圓輾轉成了明朝總兵吳三桂的愛妾。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部將劉忠敏將陳圓圓擄走,原本打算投降農民軍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

憤而降清,遂引清軍入山海關。

李自成遭遇重創,倉皇逃離北京,「盡棄所掠輜重、婦女於道」,吳三桂在亂軍中找到愛妾陳圓圓,從此帶在身邊輾轉各地征戰。

吳三桂平定雲南,陳圓圓入住平西王府。

陳圓圓後來年老色衰,加之與吳三桂正妻不睦,日漸失寵。

吳三桂入緬甸,抓捕了南明永曆帝,陳圓圓奉勸吳三桂藉機舉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吳三桂不聽,居然絞死了永曆帝。

陳圓圓萬念俱灰,就開始「布衣蔬食,禮佛以畢此生」,選擇了出家修行。

康熙十八年(1679年),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稱帝,五個月後染病身亡,清軍很快剿滅了吳三桂的軍隊,將其全家抄斬。

陳圓圓因出家,不在抄斬之列,但她仍然選擇了以死相報,遂投池自盡。

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將祖父火化後,秘密安葬在安福園石橋水底下,後來被康熙帝派人找到。下詔將「逆賊吳三桂骸骨分發各省」示眾。

關於陳圓圓後事,三百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除了前面的投池自盡一說,還有與偽後郭氏「俱自縊身亡」之說,不知所終之說……

2010年6月,貴州黔東南州傳出爆炸性新聞,人們在岑鞏縣馬家寨發現了陳圓圓墓。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座古墓就被發現,只是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陳圓圓墓墓碑刻有「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字樣。

自稱是吳家第十代秘傳人的吳有鵬當時解釋說,「吳門」為蘇州的代稱,「聶氏」暗示構成「陳」、「邢」兩個姓氏的耳刀旁。

陳圓圓六歲之前隨父親姓邢,其後隨姨夫改為陳氏。

「聶」字在三百多年之前應該寫作「聶」,這裡造了一個字。

由「耳」、「雙」組成,「雙」的繁體字為「雙」,上面有兩個「佳」,含義為花好月圓,即「圓圓」,「耳」加「雙」就組成了陳圓圓三個字。

吳三桂去世後,「大周帝國」形勢惡化,陳圓圓為了保住吳姓血脈,就領著吳三桂的兒子吳應麒秘密遷往貴州岑鞏縣的密林山洞。

多年之後才下山定居馬家寨,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六十七歲的陳圓圓病逝。

吳家後人為感念陳圓圓,稱其為「老太婆」,葬於馬家寨,並煞費苦心刻下含有隱語的墓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九個月磨刀,三個月宰羊」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