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氣存身 邪道難侵

正氣存身 邪道難侵

文化!薈萃智慧的海洋 2

心先明理 人方繼事

風雲略野,芸芸不覺,孤鴻涯落,嘐嘐長歌。殘月姮指落帛針,海底化杵立雲深,一擎明燈映萬里,孰蔽叢叢明理真,浮生空度悔晚臨,春萌秋歸葉紛紛,縱造金磚長城滿,不過空空壘幽墳。

因為幾乎不解世界故而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因為很少反觀人生所以缺乏人生觀,因為不清楚自己生命歷程的輕重緩急,故而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人生最重要的目標不是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而是達道明理!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茫茫徒創富甲天下的財富,若沒有正確理性的財富觀縛心束欲,暴殄天物奢侈揮霍,就是對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犯下濤濤大罪!自古以來的世界級聖哲文人如佛祖、孔子、老子等其讀書講學、著書立說不是為了仕途名利及創造社會價值而是教人悟道,傳播宇宙真理以豐富人類的精神世界。喻解《勸學》篇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由此可知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有三項重要任務,一者傳道即宣講宇宙人生道理、自然規律,二者授業即傳授各個行業技能、生存技巧,三者解惑即解答人們在學習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疑惑。

什麼是明理呢?理就是道理,明理就是明白了達人生宇宙的一般道理及其內在運動規律。只有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我們在紛繁瑣雜的現象面前才能抓住本質性的東西,並發現隱藏在事物中的內理規律。否則在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面前,我們就茫然無措從而形成觀望心理、從眾心理、賭局心理,甚至認為大家走什麼樣的路,自己就跟進什麼路,即使掉入懸崖也有陪葬的大眾。

萬物之理複雜又簡單,說之複雜是因為其內「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隱身於現象的背後或者事物的發展規律里,只可體悟不能觸摸。「理」說它簡單呢確也簡單,簡單到無人相信!最深奧的道理就是「無中生有」的無。

《易經》繫辭傳言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這八個字競能將宇宙人生的道理全部揭示,「精、氣」代表宇宙間的兩種存在狀態,「精」為陰,「氣」為陽,「遊魂」就是宇宙意識或精神,它存有於宇宙萬物之中。「氣聚則形,精散則空」,其聚其散隨「遊魂」而變。而佛典大藏經洋洋萬卷,不過就是講「色空不二」的道理,「色」與「空」就是「陰與陽」,其與《易經》所講陰陽之道異途同歸。宇宙人生唯有一元之理,沒有二元、三元、四元之理,這個理就是「道」,所以天下諸經諸教諸哲諸學即宗教、哲學、科學皆統一道!任何事物都是從道中衍生出的萬象。故而《道德經》四十一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管這些道理出自古今中外何聖何賢孰人之口,用何種語言予以記載,但最終都歸於一理。老子在《道德經》三十九章中用了十個字來說明宇宙萬象的規律,用詞恰如其分且無與倫比即「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與有兩者本來一體一秋,猶如陰極生陽、陽極為陰同理。

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大廈,也是所有東方文化的總源頭。中國古人對宇宙人生及其規律的精準把握,不外乎通過陰陽五行對事物的現象及本質進行定位。陰陽前例介紹,而五行就是天地之間五種相生相剋的宇宙五種存在狀態。古人以「水、木、火、土、金」作為五行狀態的代表。當然不僅天地有五種事物存在狀態,人體有五官、五臟、五神、五常等進行對應,五臟腎、肝、心、脾、肺;五神(遊魂)如神、魂、魄、精、志;五治即道、德、仁、義、禮;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界有五元素即地、水、火、風、識。同時人有五福臨身,也有五禍臨門。果有五嗅飄香,菜有五味嘗品。東方預測學就是根據陰陽五行生剋來發現宇宙人生規律的,中醫學就是根據陰陽五行生剋來判斷人體病理並進行治療的,風水學就是根據陰陽五行之理來研究人類居住環境的,古代兵法學就是根據陰陽五行之理進行排兵布陣的等等。所以陰陽五行文化在中國幾乎無處不在,但它告訴人們的深奧道理又有人能懂?

人生如夢,恍惚已終,若無理明,道又何從!所以人應當先明「理」後為「事」,先讀書明理後開創事業,先立德立志後立業立家,先明白人生之「道」然後再為社會創造價值以造福人類,而此之順序絕對不能巔倒。我們不僅需用力低頭拉車,還須常常抬頭觀路,因為做「事」屬於源源不斷的力量,而明「理」則猶燈塔昭昭之中指引了未來方向。

文化!薈萃智慧的海洋 3

正氣存身 邪道難侵

寒蓉無意枯湖淺,柳岸蓬鬆依翩躚。

飛泉淋漓澤池畔,人文自然繪景觀。

五色斑斕映清影,水兌風雲尚鳥歡。

松竹四季惟長翠,晨鐘暮鼓靖民安!

人類社會人文教育之目的到底是什麼?此之答案天下紛紜,婆公各理,然而最終不突過三類即覓道、事業、解惑矣!覓道教育就是明理教育,中國古典教育皆以如此。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而「明德」又是什麼?「德」是「道」的化身,我們明「明德」其實就是明白高尚無比「道」理所在!人生正確的道路就是道法自然,即遵循自然規律而行、而為、而學,由之而言世界文化及其教化教育方式多種多樣,但真正的教育是始自幼年的健全人格培養,是對宇宙人生道理的普及性闡釋,因為健全人格是通向未來正確道路與社會和諧共處的基礎之基礎!

人們之追求是夢想成功,成功由自信與努力兩個基本因素構成,自信是意志因素,屬於內因範疇,努力是實踐因素,屬於外因之列。我們成功處事的自信動力來源於對「道理」認識的圓融無礙,功成名就之人所散發出的氣韻形態及感染力等形象表達,來自於其內生神情、膽略、魄力、意志等精氣神的飽滿與旺盛,而這些正是我們五臟所藏五神即心神、肝魂、肺魄、脾志、腎意的綜合外顯。小致人由內到外,大致事物由個體到宇宙,其實就是一個相互影響、互相聯繫且密不可分的整體,沒有孤立存在的東西,事物的聯繫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人生有多種存在表現狀態,由於我們認識水平和人生境界的差異,其人生意義就有不同的解讀與追求,這就是悟性與智慧的差距,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燦爛世界,既有烈日皓月,又有萬家燈火,還有飛螢流野的星星點點。 我們都有其獨特的成長曆程,人與人之間只有類似沒有雷同,所以他人的成功我們很難複製,別人的教訓我們也很難汲取,這就是人類歷史總是重蹈覆轍且驚人相似的主要原因。若要超越人類現象的惡性循環,必須掌握事物的運動規律,也即明《大學》之理,行《中庸》之道,衡《太極》之氣,平《天下》之心。可見「明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心中有「道」,則會臨危無懼,春風化雨,心中有「德」,則處事有章,井然有序。一個人為什麼會徬徨不安?一個人為什麼會膽怯畏懼?一個人又為什麼在落子之前總會舉棋不定?這是因為對未來事業的發展規律沒有把握,故生怯意。古今戰略大家為什麼在馳騁縱橫千軍萬馬之中淡然自如指揮若定呢?因為他們掌握戰爭規律,因為他們與兵道同行,戰略上成竹在胸,用兵上才遊刃有餘。

昔讀《說苑》中記載幾則故事。「晉,夏侯玄,字,太初,倚柱讀書,暴風雨忽至,霹靂破所依柱,玄衣服焦爛,神色無變,讀書自如」,大意是,晉朝時期,有一學士叫夏侯玄,身靠著柱子讀書,忽然暴風驟雨,雷霆將柱子擊壞,夏侯玄的衣服被雷火燒焦,而他本人卻神色不變,讀書自如。叧外兩則故事大意是說:一則韓褐子過洛河,津人告之,祭拜河伯,褐子說不祭,舟到河中央,浪大般搖,津人埋怨其不祭河伯,韓褐子說,吾不因為人惡我而改我志,不為我之將死而改我義。另則說:西漢後期楊雄,為王莽篡位時大夫,後其學生劉棻出事,罪涉及楊雄,當官史緝拿他時,楊雄正在天祿閣上校書,恐不能免罪,乃自從閣上投下。 對於三則故事的主人公夏侯玄、韓褐子和楊雄,後人評價說,「夫見理既明者,容不為霹靂而變,志不為舟運而移;見理不明者,使者來便恐中投閣。於此急遽之際,乃見各人所學,性理雅量之不同也」。由之而觀那些明白事理之人鎮定自若,神色不會因霹靂而改變,志向不會因舟險而轉移,而不明事理的人,犯罪之後看見官使到來,也就慌然無措跳閣自殺。所以一人是否明理,只到危機關頭,其思想器度方得顯現,與眾不同之處皆因存道心。

人生許多問題若想迎刃而解,必從明理開始,放下小我,崇尚大我。天下現象萬千,道理只有一個,這就是東方陰陽太極之律,其變化於而陰陽沖和之氣,此氣便是天地間浩然正氣。昔時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善養的就是陰陽和合之氣,而陰陽和合之氣就是正氣。氣,隨心而變,心正則氣正,氣正則人和,人和則道通,反之心歪則氣邪,氣邪則多怨,怨積則道塞。氣本無正邪,隨人心而變,猶如工具本無善惡所示,不同人用之則會有截然不同的社會效果。明理之人自然一身正氣,正氣十足便底氣浩蕩,膽略、意志及氣定神閑由此而生。故要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必先明理而道正。道理是知識累積中的升化,是智慧運用中的結晶,是能力源泉的體現,人只有明白了世間的道理,才從唯利是圖走向互利共嬴,才從知識儲備變成文化天下,才從人人利我變至成己達人,才從飛螢點火變成日月皞天!

作者簡介:

三木秉鳳,本名周鳳森,1968年生於山東濰坊,1985年至濟南學習、1989年工作至今,專業法律,道學、哲學、文學業餘愛好者,願與天下同仁鼎力並肩共推華夏文明回歸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自信。

37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文苑 的精彩文章:

菩提禪心 周新紅

TAG:河南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