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好不好,就看清晨第一泡尿!出現這幾種情況,真的要當心了
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鬧鐘?還是夢想?
對不少人來說,很可能只是一泡尿,而且經常在半夢半醒中就尿完了……誰也沒想從尿里參透出什麼深刻的哲理。
但是,說句老套的話——尿其實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它在身體里走了不止一遭,它的顏值、氣味都跟你的身體狀況——尤其是腎脫不了關係。
今天,和小編一起「撒泡尿照照自己」吧~
尿尿泡沫多,腎不好嗎?
有些人會發現,早上起來尿尿,泡沫多得就像倒啤酒一樣,心裡總擔心自己的腎是不是受傷了。
對照看看是哪種情況↓↓↓
1、偶爾發生,泡沫散得快——不用擔心
這些原因都會引起尿液泡沫過多:
排尿過急,位置過高;
經常性性興奮、遺精;
最近喝水太少、腹瀉等,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從而引起尿液濃縮;
吃了太多高糖高蛋白的食物;
混入了精液或其他生殖道粘液,嗯,你懂的。
下次試著調整下尿尿的姿勢、改善飲食習慣,相信泡沫尿會離你遠去。
2、經常出現,泡沫久久不散——快看醫生
如果尿液表面總是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久久都不能消失,還出現了腰酸、眼瞼浮腫、尿急、尿頻甚至尿痛的情況,最好上醫院做個尿常規檢查。
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或糖尿病,也可能是腎真的出事了。
尿的顏色深,腎受傷了?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水裡舞~
想不到吧,尿的顏色也可以像彩虹一樣多彩。只是這樣的多姿多彩並不值得高興。
健康人的尿,一般是淡黃色的,有點像沒有泡泡的啤酒。
但當身體出現了問題時,尿可能就有紅有綠、有黑有白。
1、尿中帶血——身體肯定有異常
泌尿道任何部位有損傷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比如急性腎炎、泌尿道結石、結核或腫瘤等。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某些傳染病也常常會出現血尿。
當肌肉受到嚴重的擠壓傷時,尿液也可呈暗紅色。
2、尿黃像濃茶——當心肝有毛病
經常出現黃褐色像濃茶樣的尿,可能是肝膽有問題。
3、尿似醬油色——肌肉損傷
棕褐色似醬油樣的尿,可能是發生了溶血或肌肉損傷等。
4、乳白色尿——感染化膿
最常見的是絲蟲病時的乳糜尿、嚴重泌尿道化膿感染引起的膿性尿。
當然,尿的顏色很善變,和吃了什麼關係也很大。
比如:
吃了大量的胡蘿蔔時,尿會變成黃亮色;
便秘的人服用中藥大黃,痢疾患者服用痢特靈,他們的尿色會深黃如濃茶樣;
當喝水多時,尿色清亮,喝水少而出汗多時,尿液會濃縮,使尿的黃色加深。
尿液什麼氣味暗示身體有病?
我們經常說尿有一股「騷味」。其實,新鮮正常的尿是不騷的,只是放久之後,細菌滋生,尿素逐漸分解,氨味變濃了,尿就變騷了。
而假如新鮮的尿液一直有異味,提示可能是某種疾病。
氨味
說明尿液已經在體內被分解,警惕是膀胱炎或尿瀦留。
爛蘋果味
多見於糖尿病並發酸中毒的危急重症或飢餓時。
腐敗腥臭味
有時哪怕是吃多了一些大蒜或蔥頭,尿的氣味也會變得有些特殊。而這些異味通常會死者食物的消化而消失。
如果特殊氣味持續了兩天以上,最好到醫院做檢查。
腐敗腥臭味常見於膀胱炎或者化膿性腎盂腎炎。而假如是惡臭味,則可能是受到細菌感染了。
平時怎麼護腎?
腎有多重要,就有多脆弱,看看電視上整天輪番轟炸的腎虛廣告就知道了。
別等到腎真的受傷了,才想起要護腎。以下這幾點看似簡單,事實上做起來……也是真的簡單,希望你能堅持。
1、別憋尿
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導致尿路感染;再者,憋尿後細菌容易沿著輸尿管上行,引起腎盂腎炎。
經常憋尿,還會慢慢感覺沒有尿意,膀胱炎也會找上門來……
2、水要喝夠
水喝得少會引起尿液鈣鹽濃度過高,誘發腎結石。因此,每天要保證充足的飲水量。
3、限鹽
鹽攝入太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致使腎臟受損。
對於健康成年人,每天攝鹽量超過6克,就算多了;而對兒童,超過3克就是多。
4、別亂吃藥
人們感冒後自行服用的抗生素、解熱鎮痛葯、各類補腎的中成藥等非處方葯,都有一定的毒性,比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引起腎功能不全或急性腎衰。
最近流感來勢洶洶,提醒大家如果出現發熱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癥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切不可自行吃藥了事。
5、重視尿檢,尤其是有高血壓、痛風和糖尿病的人群。
最後一點,很關鍵:
別割腎買蘋果
明天起床,記得留意留意哦~


TAG:家庭醫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