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在火星近地表發現高純度水冰

科學家在火星近地表發現高純度水冰

火星地下存在大量水冰,這已不是什麼秘密。但這些水冰的具體特徵——純凈度、深度和形態——仍舊是行星地質學家的一個未解之謎。揭開水冰的神秘面紗對火星任務規劃人員至關重要。未來的火星訪客,無論是短期旅居還是長期定居,都需要了解火星的地下冰儲備,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開採,以獲取飲用水,澆灌農作物或者提取氫材料。

發現高純度水冰

由於火星地表存在大量泥土、岩石以及其它污染物,科學家很難對水冰進行研究。火星登陸器可以向火星地下挖掘或者鑽探數厘米,而後藉助雷達揭示地下數十米的地質構造。但對於地下20米左右的水冰數量,科學家基本上一無所知。慶幸的是,火星地表遭到侵蝕,根本不需要雷達和鑽孔機器人。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地表因侵蝕被一層層剝掉,最終暴露出地下層以及可能存在的水冰。在美國宇航局火星偵察軌道器的HiRISE相機幫助下,科學家找到了這樣的區域。

在日前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篇研究論文中,美國地質勘探局行星地質學家科林·鄧達斯帶隊的研究小組詳細闡述了他們的觀測發現。在火星上,他們發現8個因侵蝕作用,暴露出地下水冰巨大而陡峭橫截面的區域。這些發現意味著他們不僅可以測算出水冰數量,同時還能確定可開採性。這些水冰層的深度很淺,最淺的只有1米,長度超過100米。科學家並未估算水冰數量,但他們注意地表附近的冰量可能遠遠超過已經暴露的區域。另外,這些水冰看起來非常純凈。

對於太空中的資源,宇航局倡導「就地資源利用」(ISRU),水冰這樣的資源是深空探索的倖存關鍵。最讓ISRU規劃人員感興趣的是,水冰的深度以及純凈水冰與混雜少量火星表皮土的水冰比率。研究發現越接近地表的水冰,純凈度越高,開採利用的成本較低。

這一次發現的水冰並非透明晶體。多年來的觀測發現,火星水冰通過升華過程變成水蒸汽,融入到大氣中。種種跡象表明,隨著水冰的消退,一度被冰層覆蓋的岩石和沉積物會發生移動。鄧達斯和他的同事認為,火星水冰的源頭是雪,經過數百萬年的歲月變遷才擁有現在的規模。在降雪間隔期,岩石物質可能混入水冰,但研究人員認為周圍的水冰仍比較純凈。

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計劃辦公室的首席科學家理查德·祖萊克表示:「在火星上,如果你看到明亮的東西,通常就是冰。火星上的絕大多數物質都只能反射很少的光線,這些裸露區域的反射率很高,說明存在非常明亮的物質。分光儀讀數也證明是水冰,而不是摻雜著冰的土壤。我們很難從這種土中提取水資源。」祖萊克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讓飛船「搭便車」

不過,發現大量水冰並不意味著你現在就可以打點行囊,奔赴火星。鄧達斯和他的同事發現的8個區域全都位於中高緯度地區,北緯或南緯55度到60度之間,這些地區的溫度極低。絕大多數火星任務都將登陸點限制在南北緯30度以內,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也很有可能做出同樣的選擇。祖萊克指出:「如果你希望享受溫暖的氣候,最好去夏威夷,而不是阿拉斯加。」不過,越靠近赤道的地區,溫度越高,地下水冰的深度更深,開採難度更大。祖萊克說:「我們必須首先進行深入研究,而後才能決定在哪裡安營紮寨。」

現在,相關計劃已在謀劃之中。鄧達斯指出:「我確信我們尚未發現所有的裸露水冰。」在靠近赤道的地區,一定還存在這樣的水冰。宇航局的「火星2020」火星車將搭載探地雷達,能夠對火星地表的神秘上層進行探測。歐洲航天局的ExoMars火星車也將在2020年發射。這輛火星車搭載的鑽頭能夠採集地下兩米的地質樣本。

科學家的另一個選擇是「人造流星」。根據他們的設想,可以選擇「搭便車」的方式,也就是讓飛船搭乘體積更大的母船。它們在低緯度地區分離,飛船隨後撞擊火星。如果撞擊力量足夠大,飛船可以鑽入火星地下數米,探測周圍區域的地質構成,而後利用火星軌道的衛星,將觀測發現傳回地球。祖萊克說:「雖然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技術,但相關研發工作正取得快速進展。」

幸運的是,科學家仍有時間鎖定火星的水冰庫。人類可能首先重返月球,而後奔赴深空。根據比較樂觀的時間表,我們最早將於本世紀30年代登陸火星。在哪裡登陸?逗留多長時間?又帶回哪些樣本?所有這些都取決於等待我們的是什麼資源以及獲取這些資源的難度。

美國宇航局的HiRISE相機拍攝的偽色火星照,深藍色的地下水冰橫截面與周圍地貌形成鮮明對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科學 的精彩文章:

新研究!人類才是黑死病蔓延主因,老鼠不再背鍋了

TAG:企鵝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