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煙台故事:?煙台山上的鐵證

煙台故事:?煙台山上的鐵證

魏春洋 撰文/供圖

1938年2月3日,煙台淪陷。此後,日軍在煙瘋狂實施武力侵略的同時,還大力推行宗教文化侵略。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在煙台留下了累累罪證。這其中,日本人在煙台山上修築的日本戰績紀念碑和芝罘神社就是最重要的侵略罪證。

迫不及待修築紀念碑

1938年2月3日(農曆正月初四),日本侵略軍幾乎兵不血刃地佔領了煙台。在這一過程中,日本海軍陸戰隊充當開路先鋒,立下了「赫赫戰功」。次年,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齋藤命令偽煙台市公署在煙台山建立「此次事變戰跡(績)紀念碑一座」(戰跡、戰績,在日本文獻中通用,為敘述方便,本文統稱「戰績」)。

在佔領區建立戰績紀念碑,是日軍的一項傳統。早在日俄戰爭後,日軍為紀念佔領旅順,就一氣建設了高地戰績碑等10餘處戰績碑。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全面侵略中國。日本陸軍省頒布了《支那事變作戰地塔碑建設要領》,目的是為「殉於皇戰的忠死者分骨,使大日本帝國陸海軍的光輝武勛永遠傳於後世,並為保全戰跡,使之成為東亞永久和平及大陸精神的中心」。1940年2月21日,華北日軍創設「大日本忠靈顯彰會北支支部」,負責指導中國華北各佔領區建造忠靈塔、英魂碑和戰績紀念碑等設施。煙台的日本戰績紀念碑就在這一背景下建造的。

1939年7月,駐煙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齋藤,命令偽煙台市公署建設局「在煙台山海關稅務司住宅一帶建立此次事變戰績紀念碑一座,以垂永久」,並建議將煙台山全部「設計改築成園,俾市民娛樂」。對於齋藤的命令,偽煙台市長張化南不敢怠慢。7月26日,偽煙台市署建設局就此事致電偽山東省長唐仰杜,並由其向北京偽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報批。由於此事涉及到東海關及英國領事館的用地問題,1939年10月12日,偽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批示「再行擬辦」。但偽煙台市長張化南考慮到「關於友軍修築紀念碑一節,因所用面積甚小,自屬不成問題」,但是在煙台山建築公園需用部分「多系東海關人員宿舍舍址,因公園關係市政,較屬要圖……將來由市局通盤籌計。」最後,張化南拍板決定:批准建設戰績紀念碑。

事實上,還沒有等到偽煙台市長的正式批准,提前一個多月,也即1939年9月1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就迫不及待地在煙台山開工建設日本戰績紀念碑了。戰績紀念碑1940年竣工,共耗資9000日元,其中煙台居留民會捐助5225日元。

戰績紀念碑可謂是日本帝國主義蹂躪煙台的有力實物罪證。根據最新發現的煙台日本戰績紀念碑照片可以看出,戰績紀念碑坐南朝北,整個紀念碑由碑基、碑座、碑身三部分組成。最下面是碑基,呈正方形,高1.5米左右,由5層花崗岩錯縫壘砌而成。上面四周一圈石欄杆,北面方向有7級台階拾級而上。第二部分是碑座。碑座比碑基四面縮進1米多,正方形,三層。從下而上大小和高度層層遞減,最上一層急速往裡收縮,整體高約3米。第三部分是碑身,為四面方柱形,高6米左右,從下往上漸漸變細。碑身正面(北面)上端嵌一塊漢白玉,上面豎向鐫刻著「戰績紀念碑」五個手寫大字,碑身東側下端也嵌有一塊漢白玉,估計是題記。(以上對該紀念碑建築樣式的解讀,特請本埠近代建築研究者解煥新先生提供。)

又建芝罘神社

日本人除了在煙台山上建了一座戰績紀念碑外,1941年,還建設了一座神社———芝罘神社。

芝罘神社是駐煙日本人的一個宗教祭祀場所,具體來說就是崇奉與祭祀日本國家宗教———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這其中,神道教是神社的精神支柱。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侵華擴張中,神道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軍所到之處必有神道教(和佛教)人員緊隨其後,以神道教為支柱的日本神社也在中國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從1897年到無條件投降的1945年,日本共建設了海外神社1600餘座。其中在中國的台灣、滿洲、關東州和大陸內地建設約550座日本神社。為了便於管理,1936年,日本外務省專門出台了《在滿洲國及中華民國神社規則》,對這些神社的性質、作用、管理和參拜等,都做出了詳細規定。

芝罘神社建築於1941年3月(皇紀武二千六百年)。為建設神社,日本駐芝罘領事長岡半六齣面組織了芝罘神社建設委員會,並擔任委員長,大連神社社司水野久直擔任顧問,委員會成員由日本駐煙特務機關長、憲兵隊長及日本居留民代表組成。神社社殿用材由日本海軍從日本佐世保運來。在建設神社的過程中,日本在煙台的居留民(日僑)踴躍捐錢捐物。

建成後的芝罘神社祭祀三大神靈,即天照大神、明治天皇和大國主命。天照大神是日本的最大主神,大國主命則是「國土開發之神」。神社是在華日本人的精神紐帶和思想武器,也是宣傳和強制實行「皇國臣民教育、八紘一宇思想」的場所。因此,芝罘神社不僅是侵華戰爭罪惡靈魂的棲息地,也是日軍實現宗教文化侵略、進而奴役我國民意志的重要陣地。

烈士紀念碑旁的追思亭(五角亭)

這兩樣建築是否有殘存

經過幾十年的歷史風雨,日本人在煙台山修築的戰績紀念碑和芝罘神社,是否還留有殘存?它們在煙台山的哪個具體位置呢?

1939年偽煙台公署建設局向偽山東省公署提交的建立戰績紀念碑計劃中提到,擬建的戰績紀念碑在煙台山烽火台的西南側,在東海關稅務司官邸的北邊。觀察現在的煙台山,會發現煙台山烽火台西邊是煙台山燈塔,西南邊是煙台抗日烈士紀念碑及其附屬建築追思亭。似乎沒有任何建築與日本戰績紀念碑相關。而轉遍煙台山,芝罘神社更是毫無蹤跡。

難道這兩樣建築早已隨風而去?

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者苦苦搜覓,終有所獲:網上曾有一篇日本人寫的「煙台山遊記」,居然提到了戰績紀念碑和芝罘神社:2016年8月,蘇州住友電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州日商俱樂部(商工會)前會長工藤和直來煙台旅遊,他寫了一篇煙台山遊記。令人吃驚的是,他居然對煙台山毫不陌生。甚至在遊記中提到:現在煙台山抗日英雄紀念碑的基座是由芝罘神社基座改築而成。而且還提到:煙台抗日烈士紀念碑附屬建築追思亭(五角亭)的基座,就是1940 年(昭和15年)日本建設的戰績紀念碑的基壇。遊記中還貼出了煙台抗日烈士紀念碑和背後追思亭(五角亭)的照片。這個日本人還在文中大發感慨:煙台抗日烈士紀念碑竟然再利用了日本神社(戰績紀念碑)的遺存,歷史竟如此弔詭!

看完這篇文章,筆者不禁感到匪夷所思:一位從未在煙台居住生活過的日本人竟然對煙台山這麼熟悉!更令人驚訝的是他不但指出了芝罘神社、日本戰績紀念碑的具體位置,甚至還指明了它們與抗日烈士紀念碑的聯繫。

難道真的如日本人所述?

為此,筆者特意到煙台山,拍攝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從煙台山烽火台西南角拍攝的煙台山西面的全景照片,這張照片與之前的日本戰績紀念碑照片拍攝位置幾乎一致。對比兩張不同時期拍攝的照片,居然發現:現在追思亭的位置居然就是昔日日本戰績紀念碑的位置。同時,在另一張追思亭的照片中,筆者也發現,追思亭基座居然與照片中日本戰績紀念碑的基座一模一樣。難道真的如日本人所說的「歷史竟如此弔詭」?

為此,我特意向研究煙台近代建築的專家於建華女士和解煥新先生求教。於建華女士為此特地再到煙台山實地勘察,最終,他們的意見居然不謀而合,一致認為現在追思亭的位置就是日本戰績紀念碑的位置,而且追思亭的基座就是昔日日本戰績紀念碑的碑基。

另外一個問題是:既然追思亭的基座就是昔日日本戰績紀念碑的碑基。那麼,為什麼當初修建抗日烈士紀念碑時(據記載,追思亭與抗日烈士紀念碑在1946年同時修建)沒有將日本戰績紀念碑的碑基推倒,反而追思亭使用了日本戰績紀念碑的碑基呢?據山東建築大學齊魯建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教授介紹:抗日戰爭後,日本侵略軍遺留的忠靈塔、英魂碑和戰績紀念碑等設施多被摧毀,中國政府大多在原址基礎上修建了烈士紀念碑。這在當時是一個普遍做法。看來,1946年,煙台修建抗日烈士紀念碑時也是如此操作了。

至此,昔日日本戰績紀念碑的位置找到了。那,日本人修建的芝罘神社又在哪裡呢?苦於至今沒有見到與芝罘神社相關的照片、地圖以之佐證,因此,姑且認同日本人工藤和直的說法:即現在煙台抗日烈士紀念碑的位置就是當年芝罘神社的位置。當然,還有待方家提供資料予以證實。

日軍佔領煙台長達7年半之久,建在煙台山上的日本戰績紀念碑、芝罘神社,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行徑的鐵證。鐵證如山,不容置疑。而今,面對這一罪證的遺存,我們的心情無法平靜,它彷彿在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銘記過去,珍惜今天。

責任編輯:趙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小新聞 的精彩文章:

獵豹新SUV或定名「邁途」預計4月25日亮相

TAG:大小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