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頤和園裡慈溪太后曾經的寢宮

頤和園裡慈溪太后曾經的寢宮

然後左轉吧,我們去樂壽堂頤和園的前身是乾隆時期興建的清漪園,很多建築都在原有基礎之上重建的,比如這座樂壽堂就是其中之一。

樂壽堂在乾隆時期是一座二層小樓,是乾隆對母親六十壽辰的獻禮,可是1860年英法聯軍一場大火將清漪園毀於一旦,樂壽堂也在其中;等到慈禧重修頤和園時,把樂壽堂重建成為現在的一層。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曾經的寢宮,它背山臨湖,不論是觀景或是風水都絕佳,加上四面有游廊與其他各處殿堂相連,東面的德和園、仁壽殿,西面的佛香閣,不論是處理政務還是娛樂活動,都極為便利。

而我們,就從臨昆明湖的「水木自親」進入樂壽堂吧。

「水木自親」是樂壽堂的正門,每每慈禧太后從水路入園時,就會由水木自親殿前的青石碼頭上岸,而碼頭上高大的銅楣燈桿在入夜時分就會高懸一盞大紅燈籠,橘黃的燈光在紅色的燈罩中跳躍,就像一盞明燈,指引來時的路。

穿過「水木自親」殿堂,就進入樂壽堂的院落了。院中有各種各樣的花樹,每年的四月,花朵競相開放,白色的玉蘭笑看韶華,嬌柔的海棠低眉淺笑,即便是雍容華貴不可一世的牡丹也願意讓人一親香澤。

而這個時候,很多攝影愛好者就蹲守在樂壽堂里,他們期待抓拍到一樹繁花的美麗。花朵在微風中輕輕顫動,溫暖著迷失在花海中你我的眼神。其實這些花也有很巧妙的意思在裡頭,諧意於「玉堂富貴」。

乾隆皇的母親很喜歡生長在南方的玉蘭花,於是皇帝就命人從南方引進玉蘭花種在園中,現在邀月門前的一株玉蘭還是乾隆皇帝當年從南方移植來的。此外,你也一定聽說過,慈禧太后的小名叫蘭兒,自然也對這些玉蘭青睞有加了!

樂壽堂前的銅鹿雕塑與眾不同,它嘴裡銜著的是一根草繩,你知道這其中的玄機嗎?其實是因為軒轅黃帝的坐騎是鹿,而是用的武器是繩子,這裡也有一些渲染帝王權制的味道。

此外,還有仙鶴、花瓶各一對,皇室很講求風水吉祥,你也許猜到了,鹿、鶴、瓶加起來就是「六和太平」的意思。

還有院中的這塊房山巨石不可不說,它御賜的名字叫「青芝岫」,還有一個別名——「敗家石」,這其中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話說明朝萬曆年間的官員米萬鍾,嗜奇石成癖,當他在房山看中這塊石頭後就沉迷不已,想方設法要運回自己的勺園裡,無奈石塊太大,必須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運輸,再加上在隆冬季節封凍,不得不每隔數十米挖一個水井,在路上一邊潑水澆冰一邊繼續拖運,終於在還沒走到北京時家財耗盡,不得已,只好把這巨石遺棄在路邊。這塊石頭讓米萬鍾傾家蕩產,所以也就被叫做「敗家石」了。

百餘年後的一天,乾隆帝拜謁西陵返京的途中,無意中看到了這塊巨石,也甚是喜愛,打算運到樂壽堂,甚至不惜下令拆除已經建好的「水木自親」的牆門,巨石得以破門而入;

卻惹惱了太后,太后勃然大怒,認為這巨石是不祥之物,不能帶進宮裡。還好宰相劉墉在一旁周旋,說這石似靈芝,能添瑞氣,象徵人壽年年,皇基永固,這才讓太后打消了疑慮,於是乾隆金口御賜「青芝岫」。

如今「青」字已經剝落得模糊不清,只有「芝岫」兩個字還依稀可辨當年的風貌。

不過,這塊石頭的確有些不詳的徵兆,大清國運也是在乾隆盛世之後有了衰敗的跡象,最終斷送了大好河山。可石頭畢竟只是無情的東西,不過因為當權者的心被侵蝕了,一個繁盛王朝也被蛀得千瘡百孔,最後轟然崩塌。

走進樂壽堂中,你也許依然能感受到一些皇族貴氣,現在的堂內的陳設與清王朝時期沒有太大不同,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的地方,堂內有寶座、御案、掌扇等。

看那邊的青花大瓷盤,是用來裝水果的,但這些水果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為了散發果香味熏香屋室。堂內的東外間是茶點室,東內間是更衣室,西外間是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內間是卧室。

其中擺放的巨大的粵綉屏風是慈禧太后的最愛,這是一幅百鳥朝鳳圖,慈禧大壽時接受的賀禮,就像是權利永固的象徵,讓慈禧心滿意足。樂壽堂,其實還曾經放置過八十五座西洋鐘錶。

每到整點,這八十五座鐘,就會以八十五種不同的方式報時,嘈雜的聲響匯聚成為一種奇怪的浪潮;即便是最輕微的滴答聲都好像教堂的鐘聲,秒針每走一下,都是在心中敲起一層漣漪,在靜默的房屋裡出奇的清晰。

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下,慈禧怎麼能夠安然入睡?後來清政府退位,戰爭爆發,樂壽堂發配給周邊的民眾管理,這裡成了很多孩子的樂園,他們偷偷跑到堂里給那些古董鐘錶上弦、把玩,不過現在這些鐘錶已經移交到故宮,得到了妥善的保存。

慈禧也曾邀請過美籍女油畫師卡爾來樂壽堂里給她畫像。炭筆落在畫布上,聽起來就像是大鋸子鋸木頭一樣的沙沙聲,殿堂內鴉雀無聲,大家都屏氣凝神,因為,任何與太后有關的事情都是一項莊重的儀式。

卡爾在頤和園住了八、九個月,總共為慈禧畫了4幅油畫。

如今在美國國家博物館裡,你依然能看到慈禧的一張朝服畫像,這張畫漂洋過海,曾在當年的世博會亮過相,後來送給了美國總統羅斯福。

如果你曾經注意到過這幅畫,會發現與一般油畫不同的地方,少了明暗對比的立體感,多了些平衡的慘白。因為畫師作畫時,宮人說:皇太后的臉不能一半明一半暗像陰陽臉,所以成了現在這樣。

然後我們穿過樂壽堂西邊的一個小跨院,低頭看,你會發現地面有突出的石頭裝飾的印記,類似一把摺扇,順著八根扇骨的方向看去,眼前這座建築也是奇特的扇形,我們叫它「扇面殿」,不過它真正的名字叫「揚仁風」。

這裡邊也有一個典故,據說近代文學家袁宏做官上任之前,朋友謝安送給他一把扇子,袁宏明白了謝安的用意,答應以後做官後,一定弘揚仁風為百姓造福,這就是「揚仁風」的由來。

那邊嶙峋怪石下開著紫白色的野花,像灑在園中的霜糖,給古樸的園林帶來一些光彩照人的美麗。庭院里,涼亭上乾枯的藤蔓植物無力地搭在架上,秋日將金色的碎光隨意地灑落,牆邊屋檐流水的黑色痕迹,偏偏讓人覺得一點愜意,一點歸屬。

文章來源:聲行漫步

音頻:聲行漫步

圖片:網路

轉載請後台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聲音頻館 的精彩文章:

皇帝為了翹班都幹了哪些事

TAG:心聲音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