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圍棋選手「盤外招」百態

圍棋選手「盤外招」百態

【弈客圍棋APP記錄你的圍棋人生】

2014年底,第19屆三星杯圍棋賽半決賽期間,韓國媒體將一個問題直接提給了中國棋手唐韋星,起因是32強比賽時韓國棋手金志錫在與唐韋星對弈後,稱唐在下棋時「打飽嗝、沒有世界冠軍的風度」。對此,唐韋星的回答是:不記得有過這樣的事兒,下棋時非常專註,可能是無意識的動作。

圍棋是講究禮儀、修養的項目,棋盤上拼的你死我活、各種「勾心鬥角」,但在棋盤前,棋手的對局姿態要與禮相合,表現出對圍棋和對手的尊重。對於韓國媒體略帶挑釁性的提問,唐韋星應有的態度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於韓媒偏偏在唐韋星與韓國第一人朴廷桓三番決戰的第一盤後(唐1比領先)拋出這個問題,是不是某種心理干擾戰,倒也不必追究。

說起圍棋賽場的盤外風波,當事雙方往往會各執一詞。比如2012年BC卡杯世界圍棋決賽,中國棋手黨毅飛與韓國棋手白洪淅對決,第三局後,有韓國記者問白洪淅:「黨毅飛對局時總拿眼睛瞪你,你是否受到了影響?」白洪淅答:「黨毅飛是中國年輕棋手,他們偶爾會如此,但我很有經驗,專註於棋盤。」

對此,黨毅飛忍不住更新微博回擊:「下棋時對手嘴裡發出聲音,不停自言自語,唉聲嘆氣。所以我有時候會看他一眼,希望他安靜些。……不過聽到(白洪淅)這樣的說法我服了。」很顯然,韓國人認為遭到了中國棋手的「白眼攻擊」,中國棋手則認為這源自韓國人嘴裡的「聲波攻擊」,到底誰「盤外」了誰?真是各有辯詞,誰能說得清。

回顧圍棋場上的「盤外招」,最出名的要數韓國圍棋崛起的祖師爺曹薰鉉。「曹燕子」在棋盤上快馬快槍,成就一代霸業,但在盤外,卻總有些難登檯面的「軼事」被人口口流傳。老曹是力量型選手,擅長攻殺,他在追剿對手「大龍」時,往往要親自「伴奏」,哼上一曲。第5屆東洋證券杯決賽,依田紀基不堪忍受老曹的「韓國民歌」,戴上一雙耳塞上陣搏殺,結果以1比3敗下陣來。在第四屆「樂天杯」中韓圍棋對抗賽上,老曹碰上了中國的常昊九段,戰至中盤,老曹漸感形勢不利,便哼起了日本民歌。怎奈常昊「抵抗力」較強,效果並不明顯,棋局仍是不利。老曹急中生智,毅然將委婉的民歌改為鏗鏹的軍歌,終於奏效,硬是逆轉了此局。首屆「春蘭杯」八強戰,老曹迎戰中國的少壯派棋手周鶴洋。雙方正在激戰時,老曹殺得性起,索性脫掉鞋襪,並將一雙臭氣熏天的襪子擺放在棋盤邊。周鶴洋哪裡見過這種陣勢,但老曹是長輩,又不能明說,只好捂著鼻子和老曹搏鬥。老曹越戰越勇,走出了一步妙手,勝了周鶴洋。局後,很多人都說,老曹的襪子才是擊敗周九段的真正的妙手!

老曹的高足李昌鎬也施展了一回師傅的「絕技」。首屆春蘭杯第二輪,李昌鎬執黑迎戰俞斌,開局在右下角的應對中,李昌鎬吃虧不小,形勢十分嚴峻,中午封盤後竟然無心進食。下午續戰,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李昌鎬出人意料地把棋子「翻面」而下,這樣棋盤上出現了一串「仰面」的棋子,很不和諧。情緒有沒有受到影響,俞斌事後也未作評論。

說起來,曹薰鉉的盤外風格,也許只是把日本老一輩棋手的對局習慣「發揚光大」了。吳清源與木谷實對局時,兩人嘴裡甚至就在聊著棋局的進程;趙治勳下棋時嘴裡嘟嘟囔囔是常事,還有過啪啪啪自抽耳光(還是真抽)的舉動;寬厚如林海峰,也喜歡手拿一把摺扇,反覆開關把玩,動靜也不小……在日本老一輩棋手看來,這也許只是對局習慣的一部分,就像唐韋星所解釋的「無意識動作」。

譬如性格木訥的邱峻下起棋來,總是兩手抱頭,身子趴得很低。當他長考時,你幾乎看不到他那半邊的棋盤,而他卻看得清清楚楚,佔盡便宜。其好友胡耀宇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只要一進入緊張的讀秒,他的鼻子好像就不靈了,不時發出一些不雅之聲,搞得對手直皺眉頭,哭笑不得。「小土豆」王堯下棋時老是不停地吐舌頭,就像自己是喬丹一樣。彭荃下棋更是一絕,嘴巴總是不停地在咬手指,好像這是天下最好的美味。對手往往被他可愛的模樣所迷惑而慘遭毒手。

黃奕中的盤外招真是搞笑之極。只要你去看他的棋,他總會看你兩眼,過一會又看你兩眼,好像能從你眼中窺出棋局的好壞似的。近來風頭很勁的孔傑其實也是「狡猾大大的」。棋局形勢越不錯,他的表情就越痛苦。對手經常被此迷惑,未能正確判斷形勢,稀里糊塗輸棋。「小豬」羅洗河下棋可謂瀟洒至極,讀秒聲中,他還能抽出時間,用他那兩隻可愛的大眼睛看看你,沖你笑笑。那模樣哪像是在比賽呀!

「孩子王」俞斌平常就經常搞笑,下棋時更是好玩。他的臉上表情非常豐富。有一次比賽,他犯了一個低極錯誤,隨即他就發出一聲慘叫。對手被他嚇了一跳,在場觀戰的棋手個個也都忍俊不禁。

聶衛平老師下了一輩子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別人很難從他臉上判斷出形勢好壞。不過,他也有秘密。只要看見他一根接一根抽煙,雙耳發紅,那棋就肯定不大行了。

張文東下棋時喜歡摸棋子,幾乎每下一步就要去摸一下,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感覺。曹大元下棋時老喜歡嘟噥些日語。有一次,他更是技驚四座。當時,棋局已進入讀秒。他下了一手後,居然起身看棋去了,他還有這等閑情!真是看得大家兩眼發直。

林海峰九段說他這一生最遺憾的一盤棋是1996年第3屆應氏杯半決賽第二局,那盤棋即將終局時,林海峰盤面8目,棋盤上的官子已無變數,他將以1點之優取勝。然而,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發生了。

此時棋局中尚有一個循環劫,本來一人一個單劫,一目了然,也不用爭劫,大家先去收單官好了。但令林海峰不解的是,對手劉昌赫時不時就提循環劫,逼得林海峰也只得提另一個劫,等再收一個單官後,劉昌赫又提一個劫,林海峰只得跟著提另一劫……就這樣反反覆復,林海峰突然發現,他馬上要超時罰點了!但餘下的時間已不夠他收完所有官子,眼睜睜地看著被罰兩點,最終以1點之差告負。

林海峰為人極其仁厚,對這件事他一 直沒有多說半句,然而卻有不少高手替他叫屈:雖說劉昌赫之舉是規則允許的行為,但作為一位超一流高手來說,這樣做還是多少顯得不夠厚道。如果這是半決賽最後一局也就罷了,可這還是第二局,此前他已1比0領先,大可瀟洒大度地正常終局,以1點告負,然後再進行第三局棋的爭奪。

六十年代有位圍棋名手董文淵,圍棋象棋均有所成,是難得的「雙槍將」,不過最出名的還是他的盤外招。這位董先生賽前先來一番口水戰,把對手大大貶損一通(這要是拳擊比賽倒沒什麼,但這是圍棋),比賽時一會猛烈咳嗽,唾沫星子亂飛,一會狠抽香煙,然後毒氣直噴對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位董先生天賦不低,腦子也靈活——不然也想不出那麼多的盤外招——但最終也沒成什麼氣候。這應了魯迅的一句話:搗鬼有術,也有效,但終究有限。

日本棋手「本格派」居多,武宮正樹有點「出格」,他經常在優勢局面下,不停地搖頭,時而用手狠狠地敲腦袋,嘴裡嘀咕著,對手此時定會如墜霧裡雲煙了。

日本著名棋手趙治勳在形勢不利時,往往愛用摺扇把自己的腦袋敲得砰砰作響,假如對手因此稍有手軟,老趙的「絕命翻盤術」定會讓人悔青了腸子,而他在對局中還有邊折火柴邊撕廢紙的癖好。

日本棋手由於其圍棋文化的特點,盤外招不多,依田紀基的下棋時動作幅度大一些,他喜歡將腦袋敲得震天響,深深的「自責動作」往往能使對手對形勢的判斷出現失誤。此外,依田紀基還喜歡用力地將棋子向棋盤拍去,有時竟然能將棋子拍碎,這就被人論為盤外招。其實這與日本的圍棋文化有關,日本下棋是說「打棋」。據傳李昌鎬老輸給依田是因為受了他「拍子」的驚嚇。

在以前的日本下棋不限時間,有不少棋手用長考作為盤外招,據資料記載:最後一位名人秀哉就受到過這方面的教訓:年輕時的田村保壽(秀哉)棋藝高超,十分了得。一次,在給一位權貴的祝壽會上他與岩崎健造下「表演棋賽」,年長執白的岩崎健造事先就與田村保壽講好,今日之局不打掛。保壽認為對手年紀大,自己年輕,無所謂。但岩崎健造的坐功的確是一流的。在苦撐至第3天晚上,保壽終於支持不住,身子向前一撲,便趴在棋盤之上,將黑白子弄得滿地亂滾。旁邊昏睡著的僕役猛然驚覺,搶上前去欲待擺正棋局時,只聽鼾聲如雷,保壽已熟睡不醒了!岩崎健造見狀,哈哈大笑,隨即躍起身來,一步三搖,得意洋洋地回家去了。

真正需要杜絕、人人共討之的「盤外招」,是那些為了取勝而玷污棋道的舉動。2010年廣州亞運會圍棋混雙賽第2輪,中國的劉星七段/唐奕二段組合對陣韓國的朴廷桓八段/李瑟娥初段組合,棋局接近尾聲時,出現了令棋手、裁判們都大吃一驚的一幕,韓國組合在沒必要下棋的地方不斷落子,「只要能落子的地方他們就下」,足足進行二三十手之多。

懂圍棋的人都清楚,這是韓國人在用「盤外招」。亞運圍棋比賽的用時是「包干制」,時間先用完的一方會被判罰「超時負」。當時這盤棋,已經是中方必勝的局面,但明知已輸了棋的韓國人,見到中方所剩時間不多,於是繼續在棋盤上亂下,目的就是一直耗下去,爭取讓中方超時負。即使在業餘圍棋選手的比賽中,這樣的「填子攪局」都會被人斥責,但在堂堂亞運賽場、代表韓國國家隊出戰的棋手,竟也玩起了這類「耍賴」手段,以至於朴廷桓如今貴為韓國第一人,但在中國棋迷中仍有「朴填子」的戲虐性綽號。

最終,裁判長根據規則中止了比賽,叫來裁判委員會的韓國金秀壯九段後,金秀壯看到此局面,和朴廷桓、李瑟娥說了兩三句話,兩位棋手隨即宣布認輸。韓方後來解釋稱,選手對規則出現了誤解,認為這樣填子也是規則允許的,但實際上規則中對這種明確的攪局行為是有明文規定的。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代表團後來要求組委會和媒體不要對外公布這張棋譜,顯然,他們也清楚這種填子攪局行為是丟臉的。

還有一些「盤外招」,對手明明用了,你卻只能吃啞巴虧。1998年第3屆三星杯決賽,中國棋手馬曉春對陣韓國霸主李昌鎬,第一盤馬曉春屠龍大勝,而李昌鎬正值狀態低谷期,見勢不妙的韓國主辦方以韓國國會開會影響電視直播為由,將比賽無限期延後,一拖就是兩個月,後面四盤放到了第二年2月進行,狀態調整過來的李昌鎬最終以3比2逆轉馬曉春,而後者一氣之下,後來多次拒絕參加三星杯。如今這段風波已成飯後談資,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圍棋正值盛世,世界圍棋大賽中已有過半是中方主辦,類似被對手主辦方「搞一把」的這類盤外招,中國棋手遇到的機會恐怕要比前輩們少了。

盤外招不只是現代才產生,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使用盤外招的了。說的是從前有一對仙人夫妻常在山頂下圍棋。旁邊有一棵樹,樹上住著一隻金絲猴。它長年累月地躲在樹上觀看這對仙人下圍棋,終於練就了非凡的高超的棋藝。不久,這隻猴子便自鳴得意下山了,它到處找人挑戰,總是每戰必勝,最後連一流的圍棋高手也成為它的手下敗將。此時的猴子簡直不可一世了,言語之中狂妄至極。這件事讓國王知道後,覺得舉國之高手竟敗給一隻猴子太沒面子了。於是國王立即下詔:必須戰勝猴子!一位大臣自告奮勇,宣稱有絕對把握取勝。比賽這天,國王親自督戰,眾多高手將信將疑在一旁觀戰。只見大臣不慌不忙,神態自若,還在面前擺放了一盤鮮艷無比的水蜜桃。比賽開始了,大臣全神貫注地下棋,可猴子已沒有了原先的那股靈氣,兩眼只顧瞧著對面的那盤水蜜桃,一副垂涎欲滴的樣子,腦子裡早巳沒有了棋譜、棋路,因此便很快敗下陣來了。這則寓言就是典型的使用了盤外招,猴子看到水蜜桃就分心了。

文章部分內容來自:新浪體育2011.11.07

原文標題:《中國棋手的「飽嗝攻擊」與韓國人的「盤外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弈客圍棋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度雪菜幫公益播員盤點2

TAG:弈客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