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大利亞蝗災泛濫,我國卻不會呢?
最新
01-21
2010年澳大利亞遭遇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蝗害,泛濫速度相當之快,基本蔓延全國。據香港《文匯報》說,蝗蟲吞吃了維多利亞州比例高達1/4的農作物,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可達20億澳元。據媒體報道,澳大利亞東南部今年夏季雨水充足,蝗蟲得以大量繁殖。有些地區的蝗蟲卵子連綿長達20公里,覆蓋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國土,十分驚人。
此外,蝗蟲成群飛行,可能會使馬匹受驚,為該省籌劃舉行的「墨爾本杯」種馬比賽帶來安全問題。報道稱,「墨爾本杯」是澳大利亞全國矚目的賽事,不少澳大利亞人會在當日請假觀賽,因此獲稱「讓全國停止運作的賽事」。這項賽事一年舉行一次,原定於今年11月2日舉行。但官員表示,由於蝗蟲災害嚴重,比賽可能被迫取消。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歷史上出現了多次大規模的蝗災,那為什麼現在很少聽到蝗災的發生了呢,大概有以下幾條原因。第一:現代科學能夠分析蝗災形成的地形、地貌、氣候、降水。如果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則及時撲滅。第二:現在撲滅的手段比較過去有了很大提升,例如採用運-5運輸機噴洒藥物等措施,很快就消滅蝗蟲。第三:現在大量養雞養鴨,1隻鴨,每天能吃2斤蝗蟲,而一個地區養鴨數百萬隻,蝗蟲都不夠吃。
最後,還有咱們眾多吃貨的貢獻。現在的蝗蟲被認為是富含高蛋白的營養的食品,而且味道相當不錯,售價還非常高昂。一旦哪裡有蝗蟲災害,人們就會自發性地去捕蟲,做成美味的油炸蝗蟲、蝗蟲串等。蝗蟲都不夠吃呢,哪裡還會成災。


TAG:史前一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