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化橘紅還有這作用

化橘紅還有這作用

鄰居劉女士這幾天笑逐顏開,心情特爽,逢人就說她多年的咽炎好了,這也多虧了那橘紅啊!原來,劉女士性情比較急,愛著急上火,有嚴重的咽炎,治療多年,遷延不愈,竟長出了息肉。

說話費勁,聲音嘶啞,無意中聽說橘紅治療咽炎效果不錯,就買來泡茶喝了20多天。沒想到真的起作用了,如今感覺舒服多了,說話也「透亮」了,吃東西往下咽也不那麼費勁了。她很有感慨地說:早知道中醫中藥這麼靈,何必費那麼大的事兒在西醫那兒折騰呢?當然,她的話講得有點片面。

通俗一點說,橘紅就是一種橘子皮,也是一味中藥。據典籍記載,橘紅與橘皮(又名陳皮)都來源於芸香科植物柑橘子實的皮。因二者加工不同,分為陳皮與橘紅。橘成熟時採摘,剝取果皮,陰乾稱為陳皮或橘皮。如果進一步加工,去掉橘皮內部白色部分以後,晒乾稱為橘紅。

就是說,橘皮去白留紅者為橘紅。宋代韓顏直《橘錄·入葯》記載:「橘皮最有益於葯,去盡脈則為橘紅。」蘇東坡《己丑除日》詩曰:「橘紅安穩近誰傳,鬢雪蕭騷久已然。」自註:「予舊有腹疾,或教服橘皮煎丸,經月良愈。」

古人早就知道橘紅的藥效,《本草綱目》說:「橘紅溫燥之性勝於橘皮,併兼發表散寒,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者用之為宜。」《藥品化義》記載:「橘紅,能橫行散結,苦能直行下降,為利氣要葯。蓋治痰須理氣,氣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諸痰葯之上。佐竹茹以療熱呃,助青皮以導滯氣,同蒼朮、厚朴平胃中之實,合蔥白、麻黃表寒濕之邪,消谷氣,解酒毒,止嘔吐,開胸膈痞塞,能推陳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妹子日常生活 的精彩文章:

每天喝黃芪水的看一下,你適合用黃芪嗎,建議收藏

TAG:娛樂妹子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