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海遺珠:丁謂考科舉得第四名,宋太宗一句幽默話說得他無言以對

史海遺珠:丁謂考科舉得第四名,宋太宗一句幽默話說得他無言以對

【史海遺珠】北宋時期,丁謂和孫何都是有名的青年才俊,學問高,文章好。當時的著名詩人、史學家王禹偁作詩稱讚他們說:「五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

一年,丁謂和孫何一起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孫何高中狀元,而丁謂則名列第四。

得知名次後,丁謂忿忿不已。他認為自己的才學比孫何高,該中狀元的是自己。宋太宗得知此事後,曾非常幽默地對丁謂說:「甲乙丙丁,你既姓丁,該得第四,無需抱怨!」

【史海遺珠】胡旦生於公元955年,字周父,熱愛讀書,少有才學。

宋太宗元年,有一書生到山東某縣遊覽。知縣大人得知該書生有文采,便設宴款待。知縣的公子對書生的才學不以為然。當書生作詩曰:「挑盡寒燈夢不成」時,公子嘲諷說:「此乃一瞌睡漢。」

書生自尊心受了打擊,日後便越加發奮,第二年參加科舉考試更是高中狀元。他十分得意地寫信給那個公子說:「瞌睡漢如今中狀元了!」

而那公子看了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意思是,等著瞧吧,明年我也中狀元。)

狀元豈是你想中就能中的?牛就牛在,這位公子第二年真去參加了科舉,而且真的就中了狀元。

那個書生叫呂蒙正,而那個公子就是胡但,兩人都是北宋時期著名大臣。因為這件事,胡旦被稱為科舉史上最自信的狀元。

【史海遺珠】北宋名臣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閑居,閉門不出。史官為某貴侯作傳,因其出身低賤,曾經是殺豬匠。史官為此很為難。要是據實寫,又怕得罪了人家;如果不寫,又違背了史家秉筆直書的精神。躊躇不定間,便向閑居在家的胡旦請教。胡旦聽明原委之後不禁哈哈大笑,他說這有何難?就這樣寫「操刀以宰,示有宰天下之志」,這不就行了嗎?史官聽了,捧腹大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唐肅宗向回鶻借兵鎮壓叛亂,不料回鶻兵進來後擾得長安雞犬不寧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