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趙雲真是劉備的貼身保鏢嗎?毛主席一錘定音道出真相
有人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里波特,這句話誠不欺世人。面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本無可厚非。但是當今世界,有一些人為了標新立異,總是想著推翻人們的認知。三國時期,一位最完美的武將,無辜躺槍,現在很多人,以他很少單獨統兵,且官職較低為由,貶斥他能力低下,甚至說他是一介庸才。這個不幸的名將是誰呢?
說到此處,大多數人應該猜到了,他就是兩扶幼主的蜀漢大將趙雲。趙雲,字子龍,是常山人氏,曾為追隨仁君明主,棄袁紹而投公孫瓚,後來到了劉備麾下,為劉備陣營立下了赫赫功勞。不過在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他的官職僅是翊軍將軍,職位並不高。於是現在很多人以此為據,大肆宣揚趙雲並非將帥之才,沒有資格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為一傳。趙雲的職位較低,且單獨統軍的時候甚少,真的是因為他能力不濟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一生的功績。
一、對外的戰功
(1)長坂坡救主
公元208年,劉備為曹操所敗,被殺得拋妻棄子,只帶領十餘人逃亡,趙雲孤身返回亂軍之中,救出了劉禪和甘夫人,保得這母子二人無恙。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當時在亂軍之中,沒有人認識趙雲,也沒有人認識劉禪和甘夫人,趙雲保住這兩人,實在算不上什麼大功。可是《三國志·諸夏侯曹傳》明確記載:「(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劉備的兩個女兒都能夠被認出來,劉備的妻兒會被放過嗎?所以趙雲能夠保住這母子二人,應該不是僥倖,而是實打實的戰功。
(2)入川之戰
在入川之戰中,龐統戰死後,趙雲和張飛一起隨諸葛亮入蜀。在合兵攻下江州之後,趙雲單獨統兵,攻下了江陽、犍為等郡。與諸葛亮、劉備等,在成都會師。
(3)漢水之戰
老將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後,再次率軍出征,想要劫取曹軍的糧草,趙雲則留守營寨。結果黃忠中了伏,趙雲料到此事之後,率數十騎前去接應,他不但兩度衝散曹軍隊形,救出了黃忠及部將張著,還在敵軍追至營前的時候,大擺空營計退敵,被劉備贊曰:「子龍一身是膽也!」
(4)首度北伐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趙雲和鄧芝守箕谷,作為疑兵吸引曹軍主力。馬謖失守街亭之後,他被暴露,遭到了曹真的猛攻。陣型被衝散之後,他快速收斂散卒,組織反擊,並親自斷後,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兵馬,還保住在大部分輜重,減小了蜀漢的損失。
(5)防禦羌人
趙雲墓位於今四川省大邑縣,當地的靜惠山山頂上,有一座望羌台,相傳趙雲曾駐軍在此,防禦羌人,因此他去世之後,後主劉禪將他厚葬於此處。此舉既是對他生前功績的肯定,也是想用他的威名,繼續震懾羌人。
二、對內的功績
(1)平孫夫人部曲之亂
劉備取得荊州的一部分之後,開始站穩了腳跟,為了表示對這個盟友的看重,孫權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此女史稱孫夫人。這個孫夫人,不但自己驕縱蠻橫,她的部下也多有不法行為,史書稱「(劉備)北畏曹操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意思是說,當時對劉備威脅最大的三個人,就是曹操、孫權和孫夫人。劉備讓趙雲掌管內務,處理此事,趙雲不但完成了任務,還在孫夫人想把劉禪劫回江東的時候,與張飛一起攔截成功,避免了劉備受制於孫權。
(2)預料趙范之反
赤壁之戰後,趙雲被任命為桂陽太守,被他取而代之的趙范,想將自己的寡嫂許配給趙雲,但是趙雲卻堅定的拒絕了,時人不解,趙雲回答說:「趙范是被迫投降的,很可能會背叛」,果然沒多久後,趙范就逃走了。《三國志》注引《雲別傳》記載:「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雲無纖介。」
(3)助劉備改善內政
劉備拿下成都之後,國庫虧空,雖有劉巴獻三計改善,卻也距離民富兵強太遠。這時趙雲出面,勸阻了劉備將田地房舍分封給眾人的打算,並說如果將這些東西歸還給百姓,不但能夠保證農業發展,使糧草無憂,還能安撫民心,利於徵兵,為劉備解決了大難題。
劉備稱帝之後,趙雲是中護軍,屬於中央禁軍統帥,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發現,趙雲不但長相英俊,性格溫厚,人品絕佳,還是一個上馬能定乾坤,提筆能安天下的大才,是劉備麾下不可多得的能臣,並非只會逞匹夫之勇的孤膽英雄,更非一事無能的保鏢隊長。
連毛主席都曾在工作忠給予趙雲極高的評價,1958年,毛主席在會見正定縣委書記楊德魁時說:「正定是個好地方,那裡出了個趙子龍;民間都說是「一呂二馬三典韋」,我看應該是一呂二趙。」從此民間關於三國的武將的排名也就最終確定了。趙雲,也因毛主席一錘定音,成為歷史銘記的忠義之將。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