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製造稱霸印度市場!莫迪著急:創建「世界工廠」欲超越中國?

中國製造稱霸印度市場!莫迪著急:創建「世界工廠」欲超越中國?

有外媒稱,新德里街頭一個很有意思的景象,除了許多中國商品在小商販那裡銷售以外,許多印度年輕人都使用中國生產的智能手機。中國製造正在稱霸印度市場,印度製造彷彿海市蜃樓,印度嘗到了「黃連」的味道,一肚子苦水難以言說。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已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市場,此前是美國居於第二位。然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印度的本土手機品牌在該國的市場佔有率卻從前兩年的54%下降到了現在的20%左右。

實際上,人類正在進入一個勞作細分、以機器人為主要勞力的人工智慧時代,全球經濟也正因此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在人類的這一次生產變革中,中國經濟和中國人顯然成了主角,中國製造已成為先進生產力和高品質的符號。不僅是手機製造,其他行業的相關產品,比如,自動化設備、太陽能、日用品、玩具、機械工程等,它們佔據了相當多的印度市場份額。

儘管莫迪此前提出印度「世界工廠」計劃,但我們不難發現,莫迪的這一計劃不太與時俱進。有點像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以廉價勞動力為資源的代工廠計劃。這顯然與信息化、自動化以及人工智慧時代格格不入。一個經濟體的崛起,除了依靠大刀闊斧的經濟舉措以外,還需要是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做合理的事。在由機器人取代人,全球生產力發生深刻迭帶的今天,莫迪的「世界工廠」計劃,的確是踏空了節奏。

除了莫迪踏空這一全球經濟的節奏以外,印度人也似乎還沒有在相對較慢的生活生產節奏中走出來,高效一詞在印度更是無從說起。比如,中國手機電池龍頭企業欣旺達公司在新德里郊區的「諾伊達(Noida)工業園區」投資建廠,8個月內就完成了註冊、稅務、招聘、設備運輸和安裝等步驟,並於今年10月正式投產,可謂「中國速度」在印度的經典展示。

「印度工人成本大約每個月1500元人民幣,包括工資、保險、中介費等等,相當於中國工人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但是,我們國內部門目前為OPPO、Vivo等客戶供應電池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是70%左右,一旦實現全部自動化,印度的勞動力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印度媒體Quartz總結了中國製造得以在印度風靡的原因,表示印度在生產規模、生產效率、勞工、交通、電力、公共管理、支持力度等方面,都無法與中國企業直接抗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雲說股市 的精彩文章:

TAG:老雲說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