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楊瀾:夫妻爭吵在所難免,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楊瀾:夫妻爭吵在所難免,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楊瀾,既是一名資深傳媒人,也是一雙兒女的母親,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養育上。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也曾困惑於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楊瀾覺得不能在負疚中過一輩子。

「我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教子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這不僅僅是指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在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是在與兒子的相處中逐漸悟出這個道理的。楊瀾的兒子已經16歲了,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時,也有自己的批判思想,這時候,他非常渴望一個同樣有獨立精神和批判思想的母親跟他對話,「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圍著他問『你到底要吃紅燒肉還是燒帶魚呢』肯定不行。」

所以,楊瀾的觀點是,無論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親,還是能夠多花時間陪孩子的母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你是一個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為一名母親,首先應該過非常充實和快樂的生活,讓孩子們知道:這樣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夫妻爭吵在所難免,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有一次,楊瀾跟先生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衝突,把孩子嚇著了。情緒稍微穩定後,楊瀾和先生都意識到剛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他們來到孩子的房間,單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視的角度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剛才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我們在你面前那樣爭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語言,我們想跟你說,大人有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剛才我們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們倆真誠地向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第一,爸爸媽媽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第二,我們不想讓你受到任何的驚嚇和傷害。」

楊瀾回憶說,當時孩子接受了他們倆的道歉。楊瀾也由此提醒為人父母者,要盡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

現在,社會上存在著一些焦慮的媽媽,有的甚至會對孩子歇斯底里地咆哮。楊瀾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示範」。

楊瀾說,這樣的母親讓自己非常負面的東西完全不加節制地宣洩出來,雖然可能會在當時把孩子暫時壓制下去,但孩子將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對朋友、同事,還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可能都會陷入一種潛意識的習慣當中。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遺傳」。

面對網路和電視,選擇相信孩子

現在的孩子是電子化的一代,電視和網路對於他們猶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但與此同時,電子化也造成了諸如網癮少年等問題,作為家長,如何把控孩子在電視和網路方面的使用?

在楊瀾家,這個問題是分兩步解決的。

楊瀾很鼓勵孩子讀書、旅行,體驗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但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喜羊羊」,楊瀾知道攔著孩子們不是辦法,於是她就坐在旁邊陪著孩子們看,有一天,孩子說:「媽媽,你實在太幼稚了,我們實在沒辦法再陪你看這個了。」

「孩子們在電視中找不到太多適合自己看的節目,不再喜歡坐在電視機前了。」楊瀾說。

但是面對網路沒有那麼簡單了。

楊瀾並不認同為了減少孩子和電子產品的接觸,就讓家裡的電視、電腦等產品全部消失,人為地進行隔絕。「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在班裡的社交。」楊瀾說,這樣做的結果是,當班裡的孩子都在說他們熱衷於看的某一個卡通片和一個遊戲的時候,孩子只能無話可說。

隨著孩子們步入學校,和網路的接觸越來越多,學校幾乎所有的功課都要在網上完成,他們還經常通過網路看一些喜歡的卡通片、電影,跟同學聊天。

看到孩子一直坐在電腦前面,楊瀾也開始慌張,但她明白,如果經常問孩子到底在做什麼,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最後,楊瀾跟孩子們達成了一個「交易」:從眼睛的保護、身體的發育、頸椎的成長以及學習等各個方面考慮,星期一到星期五不上網看無用的東西,不玩遊戲;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只玩一個小時。孩子們同意了。

既然談好了,楊瀾就充分尊重他們的選擇。看到孩子待在電腦前,雖然心裡很想知道他在幹什麼,但楊瀾就跟自己說:「不要問他,他一定在做作業。」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根本是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在不少爸媽中盛行。

楊瀾對此並不以為然,她認為對男孩太嚴苛了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男孩從小過分窮養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

有一些人在成年以後走上歧途,恰恰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過於貧窮,以至於有錢高於一切從小在他思想里扎了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同樣,有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優越,把女兒嬌寵到傲慢、無知的程度,殊不知,溺愛只能讓女孩長大後嬌縱無禮,「誰願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楊瀾認為,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營人生。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從小把錢、情感、價值、精神能夠放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上。楊瀾的做法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個理念:18歲以後,媽媽把大學的學費都交齊了,你們就自己過日子了。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暑假的時候,楊瀾的兒子去博物館實習,跟工人們一起拆木箱、釘釘子、做記錄,因為是高中生,博物館並不給他付工錢。中午在外面吃飯,班上有一些同學吃比薩,還有一些同學甚至吃更貴的壽司等,但兒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掙錢,就買一個5元的三明治吃了。回來以後,楊瀾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表揚。

楊瀾跟兒子說,你要算算,假設你剛剛大學畢業每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如果一頓午飯就花40元,意味著你根本養不活自己。

「窮養、富養,歸根到底是一個財富的價值觀的問題。」楊瀾認為,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最關鍵的是要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而過分糾結於窮養、富養問題,「往往是父母自己過於看重金錢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親大學 的精彩文章:

媽媽,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你的聲音了!

TAG:母親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