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要去養老院,是不是真心話?

父母要去養老院,是不是真心話?

來養老院最大的阻力,來自子女。

82歲的馮阿姨清楚記得,住進養老院的日子是2015年2月9日,那是她「鬥爭」勝利的紀念日。

「我是看報紙上介紹,然後自己偷著打車來的。」馮阿姨回憶道,回家就和子女攤了牌,要去養老院。當時就被三個子女給懟了回來,「媽,是不是我們哪兒做的不好?您就使勁批評!」 「媽,您哪兒也不用去,就跟我去海南養老。」孩子們檢討式的阻攔,讓馮阿姨進養老院的計劃生生拖了半年。

與馮阿姨同歲的李阿姨也是背著兩個兒子來的養老院,怕兒子們反對,直接交了訂金。沒想到,兒子媳婦還是堅決反對,最後李阿姨給遠在北京的大孫子打了求救電話,這才住進了養老院。

「我兒子都搗鼓孫子抱我大腿了,說啥不讓離開家。」 「我姑娘把我身份證都藏起來了,就是不讓來啊!」……老人們來養老院似乎就像一場家庭拉鋸戰,沒有人是被子女送來的,更沒有說一句子女的不是,擔憂會不會子女帶來壓力或不好的影響,遠大於對陌生環境的擔憂。

解讀:中國傳統家庭模式是把一個大家庭所有人捆綁在一起。然而,在家裡養老並不能代表你就滿足了父母的需求,執意要父母在身邊,和當年父母清醒把我們送去特長班沒啥區別。

父母的「懂事兒」,有時扎心

田奶奶和老闆一起住在養老院,她說兩人下不了樓,走不動路就是幾天的事兒,「過了八月十五,一個月就是一個樣兒」。

兩個兒子,其中一個6年前因病去世,老兩口送走兒子,一刻沒停就直接住進了養老院。「兒是爹媽的心頭肉啊,說沒就沒了,就剩一個兒了,當爹媽的不想拖累他。」田奶奶來養老院的真心話就是為了解脫兒子。

同樣不想拖累兒子的還有鋼強了大半生張大爺。在最艱難的歲月里,他掄起膀子拚命地扛沙卸貨,靠每個月六七十塊錢,養活一大家子人。

四年前老伴去世後,他拒絕了孩子們的邀請,賣房子的錢平分成四份給了子女,自己帶著小包裹住進了養老院。每月的價格是他考察好的,正好是自己退休金兩千出頭。「人老了,要懂事,別給孩子添麻煩。我養他們小,不是為了讓他們養我老」,張大爺說。

解讀:真心說出的話,不一定是真話。很多父母在感覺到自己不再被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會特別「懂事兒」地做出一個選擇。用離開作為對孩子的「貢獻」,不得不說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

在這找到了一生中最自我的日子

如果你以為養老院是充斥著「老人味」的「牢」,那麼你真的錯了。老人在這裡可以和老夥伴一起走進懷舊影院,可以參加一周不重陽的老年大學,可以參加合唱隊、模特隊成為「女子天團」「男子天團」……

老年公寓的鄭奶奶就是「女團」的一員。83歲高齡,一頭銀髮的她卻依然優雅如女神。年輕時忙工作、照顧一家老小、退休又幫著帶孫兒,哪有什麼自己的時間。

但「女神」奶奶現在覺得,雖到暮年,卻是一生中最無憂無慮,最自我的日子。

陳叔和樓下的老劉、老孫是象棋組的「三駕馬車」,最近亞軍的陳叔成了「棋王」,他卻有些鬱鬱寡歡,因為冠軍老孫去世了。「每天下午2點,就是我和老劉頭「約會」時間,雷打不動,能下到4點半。」陳叔說,他和老劉這組從不會因下棋動氣急歪,輸就輸,贏就贏,都這歲數了還有什麼好較真呢?

解讀:父母很有能力,也願意自己獨立生活。幫助他們找到社會定位,讓他們找到社會定位,讓他們具有符合他們理想的社會功能才是子女需要的。

「回家」和「去養老院」的背後,養老院的老人會想家嗎?

老人們都說「回家」、「去養老院」。這一個「回」、一個「去」字,還用再去追問老人們心中那份柔軟嗎?

每個周六一早,張大爺就守在電梯口,假裝若無其事,其實是在等孩子們來,每一次電梯口「叮」卻沒開,那一刻最緊張,不知道門開了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胡工說有一天早上堵車,大爺足足站了2個多小時,別人勸他回屋等,他卻不承認自己在等,可誰都能看出來他的眼神沒離開過電梯。

馮阿姨的大屏手機是孫女給買的,就是為了把奶奶拉進家裡的大群中,每天都發照片,發語音給奶奶。每天一遍遍重複地看群里照片,重複地聽群里的語音,成為老人每天必修課。

黃昏時分,腰有些佝僂的陳奶奶推著老伴走在養老院的小花園裡,輪椅壓著一地落葉走上去發出「吱吱」的聲音。

「這禮拜天,老大他們幾個誰來,你別嘴欠說我這幾天血壓高!」

「嗯,我知道,你以為我像你呢!給孫子新房裝修那2萬塊,到時候你悄悄塞兒媳婦包里。」

解讀:當我們在討論父母是否要去養老院的時候,不僅是關乎父母,更是關乎自己——等我到了那個時候,我會怎麼面對這個問題?

摘自2017年10月30日《新晚報》,李玥/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友圈兒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GIF

每一段旅程

都想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厚德仁 的精彩文章:

蜂膠只有吃進去才有效?給你露個臉瞧瞧!

TAG:厚德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