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井水作酒賣,還能掙大錢,流傳百年的幾首有意思的打油詩讀過嗎

井水作酒賣,還能掙大錢,流傳百年的幾首有意思的打油詩讀過嗎

古代有不少流傳至今的打油詩,雅俗共賞,很是有趣,給大家列舉幾個。

1、打油詩的由來

相傳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此人喜歡作詩,作出的詩朗朗上口,還特別有意思。其中他作的一首《詠雪》最為出名: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全篇無一個雪字,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雪後的景色。張打油的名聲就此傳揚開來,後來人們就漸漸把此類通俗淺顯的詩統稱為打油詩。

2、嘲諷、戲弄類的打油詩

打油詩多用來嘲諷、戲弄別人。

相傳紀曉嵐為某位高官母親作壽時,即興吟詩,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

這個婆娘不是人

搞得主人臉色大變,甚是尷尬。

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塵

主人轉怒為喜,在場賓客也交口稱讚。

老紀接著大聲朗讀了第三句:

生個兒子去做賊

主人頓時暈倒在地,賓客也變成了啞巴。

好在最後一句終於吟出來:

偷得仙桃獻母親

全場頓時歡呼起來,直嘆高明!

還有一例類似的事件。

古代一書生為某陶姓人家祝壽時,作了一首打油詩: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前幾句把主家氣得暴跳如雷,結尾峰迴路轉,神來一筆,使祝壽詩滿篇生輝。

3、財主吟詩的故事

打油詩通俗易懂,好多人都喜歡吟誦。

話說以前有個財主,特別喜歡吟詩來顯擺自己。

一天他看到一個砍柴人正滿心大汗擔著柴路過,就讓砍柴人放下擔子,聽自己吟詩。

財主指著柴火吟道:

山上長樹不長柴,砍下樹來變成柴。

變成柴來多麻煩,不如當初就長柴。

砍柴人正累得氣喘吁吁,一聽此話又好氣又好笑,靈機一動也吟詩一首:

老爺吃飯不吃屎,飯進肚裡變成屎。

變成屎來多麻煩,不如當初就吃屎。

直把財主氣得臉色鐵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4、王婆釀酒的故事

打油詩也蘊含著人們的智慧。

相傳舊時有一王婆,以釀酒賣酒為生。

有個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不少酒也沒給錢,王婆也不在意。

時間久了,道士過意不去,幫王婆挖了一口井以表謝意。

井挖好後,湧出的竟是美酒,王婆因此發了大財。

後來,道士問王婆酒怎麼樣,王婆回答,酒是不錯,就是沒有酒槽可以餵豬了。

道士笑而不語,隨手在牆上題了一首詩: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賣,還道無酒糟。

從此以後,這口井就再也不出酒了,變成了普通的水井。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人的慾望永遠是無止境的,沒有滿足的時候。

簡短的幾首小詩,卻甚是有趣,也彰顯了古人的智慧。各位親有何高見呢,可以告訴小編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門的小芝麻 的精彩文章:

TAG:開門的小芝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