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你一直單身?」「難道我應該進化成雙身?」

「為什麼你一直單身?」「難道我應該進化成雙身?」

無意中聽到的一首歌

李宗盛作詞作曲的《晚婚》

前面一段歌詞還挺喜歡:

情讓人傷神 愛更困身

女人真聰明 一愛就笨

往往愛一個人 有千百種可能

滋味不見得 好過長夜孤枕

我從來不想獨身 卻有預感晚婚

我在等 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1

如果說有什麼事足夠證明我有毅力的話,那應該是堅持單身二十幾年吧。

越來越多的人會問:「你為什麼一直單身?」奇了怪了,難道我應該進化成雙身?

或者:「你肯定是眼光太高,太挑了。」拜託,我這兒根本沒有備選項啊。況且,這樣說,好像是在貶低喜歡我的人誒。

又或者:「你是不是性冷淡?或者心理有問題?」如果這些話不是從我最好的朋友的口中問出來,我可能會掀桌。

再或者:「你不小了,別再挑了,有過得去的就定下來吧,過兩年你年老色衰就被挑剩下啦!」什麼邏輯?老娘越老越有韻味你信不信?

最後或者:「你以為你是何以琛啊?還不將就?」沒錯,我不是何以琛,但我也不想將就。

和我一樣的人其實不少,之前發過一篇文章《單身二十多年是什麼體驗?》,裡面就有很多優秀的單身青年。

2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一直沒有談戀愛呢?

首先是環境:一直在陰盛陽衰的組織里,而我又不是同性戀。

幼兒園到初中,還算正常,但與這幾個階段的大部分同學生活並無交集,早已失去聯繫。

高中,如果你的學校在高一下學期就分學科班,你正好選擇了語文班;高二你又選擇了文科班,那麼,恭喜你,班級56 個同學裡,男同胞只會有七八個。

大學,如果你在師範院校,且腦子一熱進了中文系,又選擇了師範班,嗯,再次恭喜你,一樣是五十幾人的班級,男生會銳減至3 人。還有一些專業諸如英語、幼教等等,男生可能更少。

畢業後呢,如果是教師之類的,工作性質決定了生活的規律和簡單,窩邊草幾乎沒有,如果有,不是學生就是家長,再不就是有家室的同事、領導。

3

再者,是個性使然。

宅,不愛出門,不愛湊熱鬧,活動、聚會都避而遠之,無形中把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扼殺到幾乎為零。不愛虛擬的網上聊天,不刷朋友圈,也不愛打網遊,所以,網戀、約炮這種途經也阻斷了。

在外面,別的女生關注的是:「喂!那個男生好帥啊!」而我的關注點是:美食、美景、美女。

身邊不是沒有異性,但好像只能當朋友,只要對方一表白,立馬拒絕得乾乾淨淨,對方再堅持,可能就直接變成陌生人。於是,能夠走得近的男生都是喜歡其他姑娘的。

經常有人說:「一定很多人追你吧?」沒有,沒有人追我。我又沒有急支糖漿,追什麼追?所以一開始就會告知對方,讓其放棄追逐。

我理想中的愛情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窮追不捨,被追的那個跑不動了、被感動了、於是被追上了、於是在一起了;而是兩個人互相吸引,自然地相識相知,相愛相守。

如果不喜歡,就不給對方希望,省得到頭來又讓人家失望。也不浪費對方的時間、精力、金錢、感情,以免虧欠。

以前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想獨立成長、充實、豐富,我以為等我做好準備了,一定會遇到情投意合的人。

也許有時候需要勇敢地接受、嘗試,才知道合不合適,但我想等到那個讓我怦然心動、奮不顧身的人。如果沒有,我寧願一個人瀟洒自在,而不願為了一個不相愛的人委屈求全。

4

以及,我會擔心愛情把我變得面目全非,患得患失。

《歡樂頌》里的安迪,《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都是聰明、美麗、獨立的新女性。智商、情商雙高的她們在工作生活中如魚得水,幾乎任何事情都能處理得妥帖恰切。

可是,一碰到愛情,她們就變得脆弱起來。

安迪會因為奇點的親近而不知所措,強忍著不舒服和彆扭,逼迫自己與他親密接觸。與奇點分手後,看似強大的安迪卻痛不欲生、崩潰大哭。

而同樣一向冷靜理智的唐晶,面對薇薇安的挑釁,她也會不安;在得知最愛的男人和最好的閨蜜相愛之後,她更是方寸大亂。賀涵離開後,她釋然地說:「我現在自由了,再也不用努力讓自己活成他喜歡的樣子——我以為他喜歡的樣子。」

如果說,這兩個都只是虛擬的影視劇人物,那現實中的例子更加俯拾皆是了。

民國才女張愛玲,孤高冷傲。可是,一「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與胡蘭成分手後,她說:「我將只是萎謝了。」失去愛情,讓最負盛名的女作家的創作也進入了低谷。

一樣是高傲清冷的王菲,愛上竇唯的時候,像個初戀的少女,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一個身家數千萬的天后巨星,為了愛情,甘願蝸居小衚衕深處的四合院,穿著普通睡衣,蓬頭垢面,端著裝夜尿的痰盂,趿著拖鞋,使用又臟又臭的公共廁所。

5

前陣子看了一篇很受觸動的文章——《我想做一個不被打斷的人》。淡豹提到,「正午信箱」收到很多成年女性的來信,很大比例是在談愛情和婚姻,而且是在談在愛情、婚姻中的困擾。

有句話是:戀愛後智商為負值。愛情和婚姻對於大部分女人來說,幾乎是全世界。一旦和一個男人戀愛,組成家庭,女人會慢慢失去自己,因為她把大部分時間用來取悅、照顧那個男人,以及和他組建的家庭。

清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顏寧發現,每年的博士生入學考試,如果純粹看面試者的成績或現場表現,錄取的70% 應該是女性;在實驗室的表現,女性也從不會遜色;但到了職業生涯中後期就不一樣了。

在其他各行各業都一樣,如果女性能夠撇開家庭,她們能夠給這個世界創造的價值絲毫不少於男性。但是,就因為傳統的共識,大部分女性必須要為家庭做出妥協和犧牲,而不像男性,能夠幾乎全身心地為自己的事業奮鬥。

淡豹說:「人應該盡量讓自己能夠去不太在乎關係。」只有這樣,你才能留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我提升的同時,也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意義。

我見過很多優秀的姑娘,她們戀愛之後自我成長的步伐就慢了下來,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另一半,多少都需要遷就和妥協。還有更早走入婚姻的姑娘,她們的青春幾乎是獻給那個小家庭了。

當然,她們感受到的愛情的美好、婚姻的幸福,甚至是孕育生命的滿足感,我也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6

有個喜歡我十年的男生相親了,他說:「許多人到最後都會敗給隨便。」我說:「我希望自己不會。」單身再久,我也不願將就

盧梭說:「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傳統觀念、輿論壓力等等構成了堅不可摧的枷鎖。我們身在其中,想要掙脫,想要自由,其實是不容易的。並且,隨著年紀漸長,想要堅持原則,會越來越難。

劉瑜在《獨身主義》一文里所說:「一個女人,30 了,整個世界都在憂心忡忡地虎視耽耽地幸災樂禍地看著你,等你把自己用跳樓價大甩賣了。別等了,跳吧,也就59樓,我們脖子都仰酸了,你就跳吧,我們還趕著去吃午飯呢。」

在傳統觀念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除此之外,大多數人還認為:年紀越大越貶值,尤其是女人—— 25 歲之前還能挑別人,25 之後就只能被挑了,而且很大的可能是被挑剩下……

大齡單身不正常,為戀愛而戀愛、為結婚而結婚、和自己不愛的人湊合一輩子——這就正常了?

大四的時候,聽到一個段子:「大一的女生是青蘋果,還很青澀;大二的女生是草莓,好看又好吃;大三的女生是菠蘿,外表滄桑,吃起來卻酸酸甜甜;大四的女生是聖女果——你以為還是水果啊!」

年齡被當成是女人的價值衡量標準,所以各種廣告都要女人保持年輕、甚至逆生長,想想真是悲哀。的確,普遍來說,25 歲是人類生理上的一個分水嶺,過了25 歲,身體各種機能會慢慢走下坡路。

但是,年齡只是一種時間參考尺度,而不是人的唯一價值衡量標準。

7

我認識幾個台灣人,看到大陸人對愛情和婚姻的急不可耐,他們感到奇怪:著什麼急呢?為什麼20 出頭就去相親了?在台灣,三四十的單身人士,比比皆是,大家都活得自由而快樂啊。

我去台灣參加研習營的時候,就遇見一個男神老師,玉樹臨風、文質彬彬,當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那時他 38 歲,單身,但大概是過得快樂和充實,看起來很年輕。

舞蹈精靈楊麗萍說:「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而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也真像一個旁觀者,旁觀著別人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然後,獨自成長。

人生這樣短,除了養家糊口、傳宗接代之外,還有更多可能,我想去探索去發現去體驗去感受更多不一樣的驚喜和美好。

臧克家有詩:「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

如果這一生,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活,而成為傳統、家族的傀儡:選擇穩定的工作,被迫和「還不錯的人」相親、結婚、生子,那我就如同已經死去。只有自由地,隨心所願,那才是真正地活著。

這麼多年,一個人,路過一些風景,看過一些電影,讀過一些書,唱過一些歌,吹過一些風,心裡多少百轉千回,到後來都雲淡風輕。

愛情對我來說,早已不是必需品,因為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也自私地不想把自己的一切拿出來與另一個人分享——如果戀愛,我要花時間和他聊天,花精力給他呵護,花金錢給他驚喜……

愛情和婚姻不是人生唯一意義,所以,好好經營自己,一個人也要勇敢努力、風生水起。

還想看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人遠行 的精彩文章:

多的是擦肩而過,少的是如願以償,這才是人生啊!

TAG:一個人遠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