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過去了,你還在堅持些什麼?
知乎上有一個著名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開車到家後會獨自坐在車中發獃?」其中,點贊最高的回答道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在車上想靜靜,抽顆煙,這個軀體屬於自己。」
其實,山羊君想說的是——「每個人心中都裝著一個獨行俠」。如果人生是一場旅途,紅塵滾滾,形形色色,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扮演著多重角色,而狹小封閉的私密空間也許更能喚醒「行者」內心最原始的沉思——「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那裡去?」
是啊,時光呀如流水般,匆匆一回首,已是十年間。2008年在「北京歡迎你「的迷茫、憧憬乃至嚮往中,踏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開始。十年間,山羊君在北京讀書、工作、安家,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外地人,在北京過著所謂的新中產的生活。近來,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在捫心自問——「十年過去了,你還在堅持些什麼?」幸運的是,我仍然在堅守內心的那份真、善、美,依然在用文字記錄我的心路歷程。分享一篇十年前的文章,用於向青春緬懷。不,是致敬,因為——我們永遠年輕!
也許是性格里逃避的本性,在經歷了四個月又六天的內心自我潛意識的「轉移注意力」而身心疲憊之後,
在近來每天夜裡自己哭醒的時候,在自己氣急敗壞怨天尤人的憤怒的平息之後,
在自己假想的一如許些年前站在自己家的房頂靜謐的極目遠眺的時候,
在某些夜深人靜的晚上打開檯燈靜靜而又發獃的坐著的時候,
在昨天晚上十一點鐘開始到現在聆聽著被自己稱之為「靈魂音樂」而伴隨我兩年多的曲子的時候,
我的那顆「封閉的」、「狂躁的」、「滿懷憂傷的」、「彷徨焦慮」的靈魂開始恢復寧靜......恰似一湖平靜的水面,無論水下是何等的山崩地裂再也激不起任何的波瀾...
而此刻,那悠緩的聖潔的childhood memory,恰似飽經滄桑的老人,正在悠悠的講述著自己的人生故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哲學上說,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我想,對於人,大抵亦是如此罷了。還記得自己曾經多次在跨度8年NOTEBOOK里寫到「也許我的靈魂已經老去,可是現實的軀體的活動卻滯留在十幾歲、二十幾歲」。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思想的靈魂的自由吧......maybe,這也正是我性格里逃避部分的成因吧......
我不是個感情用事的人,自己曾經嘗試也做到過某種境界---「感知自我,駕馭自我,超越自我」。
也許「超越自我」不敢講,但至少做到過前兩者。我知道那是一種什麼狀態。可是當一切的一切成為局外,當你居高臨下審視自己的時候,你突然發現了所謂的生命的真諦,還是做個自然人的好。記得中國古人說過一句話,人不必刻意為人。雖然不甚參透其精髓內涵,但似乎其給予了我回歸「本我」的理由。就這樣,我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愚蠢的徘徊......
所以,我說人大概都是活在一個夢中。
而這個夢的內核就是我們所謂的信仰也好,價值觀也好,甚至是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突發奇想也好,其本質都是支配我們從事某一階段軀體活動或靈魂思想的動因。
而當我們人生中無論遭遇或大喜或大悲,抑或非大喜或大悲,但足以引起我們「心靈地震」的時候,我們的這些夢的內核就會發生改變,你會發現你對待生活,對待生命態度的轉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對自己說「恍然如夢」。我很慶幸,我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有那麼幾次短暫的自認為是夢醒了的清醒狀態。但,這種狀態的可怕與不現實,使得它對我而言是那麼的奢求,乃至奢華......
兩個多月來,在北京,無論是逃避也好,還是自己給自己留下顏面的說法——接受現實,勇於挑戰也好。生活,生命,這兩個月來是我思考最多的問題。
也許,在這個一切都是快節奏的都市裡,在這個生活重壓壓的讓我喘不過氣來的人海中,在這個讓我興奮、豪情萬丈而又迷茫的偉大城市裡,在這個歷史巨輪奮勇前進的大好年代,在這個我青春年華盡情綻放的年紀,我沒有任何的理由,也沒有任何的資格,來思考這些從某方面所謂的「現實」的價值評價標準來說,是無聊的毫無意義的,頹廢的,浪費青春年華的問題。可是,這是我的選擇。
選擇對待生活的方式,對待生命的態度。
We cannot choose what happens to us,butwe can choose the attitudes toward each situation.
TOBE OR NOT TO BE?TO BE!~
Justdo it!!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