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費穆的老火湯和瓊瑤的速食麵

費穆的老火湯和瓊瑤的速食麵

最初看到瓊瑤奶奶這部《庭院深深》的劇情大綱(家庭教師和一對父女的故事),我還以為會是中國版的《簡愛》。看完電影卻覺得,它分明是劣等版的《小城之春》。

頹圮的磚牆,落寞的長衫男子,時常被追憶的過去……這樣相似的元素,費穆以此構造出一個時代的迷失者戴禮言,瓊瑤卻以此構造出一個脆弱敏感的媽寶男柏霈文。

常聽人說,《小城之春》充分體現出導演的文化素養。曾經不以為意,細想後方意識到,當今的導演大都強調藝術素養或商業價值,以畫面的宏偉和劇情的討巧來吸引受眾。而《小城之春》的時間線和劇情人設卻極其簡單,旨在刻畫人物內心的暗流涌動。

也難怪這部片在問世的當時遭遇冷落。

1. 戴禮言vs柏霈文

《小城之春》的男主角戴禮言,念念不忘家族戰前的榮華,終日躲在被戰亂摧毀的磚牆裡追憶往昔,將一點身體不適無限擴大,活在悲哀里不願出來。他每日都在嘗試著將毀壞的磚牆重新砌起來,一磚一瓦地做著杯水車薪的無用功,把生活過成了日復一日的顧影自憐。

對他毫無感情的太太周玉紋,為了履行做妻子的責任,每日為他買菜買葯,亦過著行屍走肉般的日子。

對於玉紋來說,戴禮言這樣一個人,明顯是缺乏性吸引力的。

若是什麼婆媳矛盾也好,性格衝突也罷,都是可以積累、爆發,或是解決、調和的。

唯有「我不愛你」這一樁,無葯可解。

相比之下,《庭院深深》則太過狗血。男主角柏霈文是茶園的太子爺,對女主角章含煙痴心一片,郎情妾意共結鴛侶之後,他甚至將家宅的名字都改作了「含煙山莊」。

這夫妻兩人的矛盾,則主要來源於惡婆婆從中作梗。

一開始柏霈文還會幫妻子出頭,時間久了,由於妻子也喜歡忍著委屈不說實話,兩人之間的誤會逐漸越積越多。到後來,丈夫開始以為妻子背著他另有新歡。

最後,柏霈文以冷漠和暴力逼得妻子投河自盡,知曉真相後又悔不當初,整日點著蠟燭,捧著妻子的日記,試圖招來亡妻的魂魄。終於有一日不慎引發了火災,他因腦震蕩而成了盲人。

雖然兩個男人,最終都成了躲在廢墟里追憶往昔的頹廢男子,然而從這故事的前緣中,作者的格局大小高下立見:費穆塑造的戴禮言,在廢墟中追憶的是半生的榮華,放不下的是一個時代的隕落變遷;而瓊瑤塑造的柏霈文,荒廢事業、躲在廢墟中追憶的,則僅僅是完全因他自己的愚蠢狹隘而傷害的女人。

同樣是不自覺活在過去里的人,柏霈文的悲傷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而戴禮言的絕望,卻細碎深沉,絲毫沒有治癒的可能。

《小城之春》里,在發覺妻子精神出軌後,戴禮言對妻子說:「這些年我害得你好苦,讓你過沒有希望的日子。難得今天我看見你這樣的歡喜,你在喝酒的時候,我看著你,你的青春還在,我幾乎忘記了你會是我的太太,我又想,我不該是你的丈夫。我得把病治好,我得活下去,要不不如早一點死了,不能再害你。」

這才是一個深愛妻子的丈夫,在這種時刻,會情不自禁閃現的想法。他發覺她好像愛了別人,傷心失落之餘,也愈發反省自己的缺陷。儘管苦悶在心底熬成了黃蓮,但他對妻子說出來的話,只是帶著深刻的愛意與歉疚。

而瓊瑤筆下的男主角,更像是傳統社會裡,將妻子作為附屬品的男權者。

對這樣的男人而言,「戴綠帽」是天大的恥辱,妻子也只不過相當於自己擁有的物件罷了。所以當出軌的疑惑湧上心頭,柏霈文做的事情是:對妻子使用暴力,與好友直接決裂。他並不在乎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而只在意自己對這樣一個可能性的感受——然後,便任由自己跟隨內心的感受,去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所以在《庭院深深》這個故事裡,根本無須對「第三者」這個角色著墨太多,因為故事裡最大的矛盾,並非巧合誤會或是婆媳不和,而是主角本身的人格缺陷。

2. 周玉紋vs章含煙

《小城之春》與《庭院深深》的主要劇情矛盾,最相似的一點主要在於,兩者都涉及了「妻子出軌」這一話題。不同的是,《小城之春》里的周玉紋是真正的精神出軌,而這對《庭院深深》里的章含煙來說,完全是欲加之罪。

兩個女主角,在人設上有很大的不同。

《小城之春》里的周玉紋,一直在心如死灰地活著。影片開頭便是她的自白:「住在一個小城裡面,每天過著沒有變化的日子。早晨買完了菜,總喜歡到城牆上走一趟,這在我已經成了習慣。人在城樓上走著,就好像離開了這個世界,眼睛裡不看見什麼,心裡也不想著什麼……」

她的生活里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衝突,卻又處處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一切醞釀出她刻骨的絕望,除了做妻子的責任之外,更多的是對命運本身的不信任,而造成一副麻木的、無可無不可的心態——以至於她根本無法從自己的角色里解脫出來。

在這樣的狀態下,突然出現的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男子,無疑會點燃她重生的希望。更何況她和這人之間本就有著一段情,只不過之前在戰亂中離散。

對於這樣的周玉紋來說,心中若不起波瀾,反倒是不正常的事了。

而《庭院深深》里的章含煙,顯而易見,是個非常脆弱、矯情而且情緒不穩定的女人。她繼承了瓊瑤女主角的慣用人設,敏感脆弱又愛哭,時常在被婆婆刻薄之後,剋制不住委屈的情緒。因而才出現了男主角那句肉麻的對白:「含煙,你要是再流一滴眼淚,我就吻干你一滴眼淚。看是你流得快,還是我吻得快。」

當丈夫誤會她出軌,以長久的冷暴力對待她——在一記耳光激化了一切矛盾之後,章含煙終於按捺不住,衝出家門投河自盡。

當然,因為這個情節是發生在瓊瑤奶奶的作品裡,所以女主角自然是大難不死的。而且,不知道系統是怎麼操作的——她在死裡逃生之後,竟然還出國讀了個教育學的學位。十年後她回國,當上了自己親生女兒的老師。

這十年內,她沒有另結新歡,也沒有在任何方面把生活翻開新的一頁,彷彿一切都還是在為了這個老莊園而活。

3. 章志忱vs高立德

有關於少婦的出軌對象,兩部影片的著墨程度截然不同。

在《小城之春》中,充滿活力的章志忱,才是真正的男主角。從他的造訪開始,這個被炮灰摧毀了大半莊園與靈魂的戴家,才真的開始重拾了靈魂。

行屍走肉般的周玉紋,重新變作嬌羞的少女;情竇初開的小妹妹戴秀,由此愈發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期待;就連活在傷春悲秋里出不來的戴禮言,都受了感染決意振作。

《庭院深深》里的「第三者」高立德,乃是男主角柏霈文自小最好的兄弟,因為在柏家茶園幫工而與他們一家相熟,時常看到女主角受婆婆欺辱而打抱不平,因而被保守又多疑的老太太誤會成兩人有不正當關係。

直到女主角憤而投河自證清白,高立德才將一切真相和盤托出。在那之前,在女主角受辱時他與老太太爭吵,在女主角病弱時他熱切地伸手扶抱、打電話叫醫生,在得知女主角懷孕時他比男主角還開心……諸此種種的跡象,可不像一位單純的「熱心好友」的行為,也難怪男主角起疑。

然而有關於高立德的劇情線,竟然就這麼草草了事。

在夫家受盡欺辱的女主角,長久以來竟從未移情於溫厚的高立德,這已是不可思議。而在女主角投河、大家都以為女主角已死之後,作為當事人之一的高立德竟然就這麼出走了,十年來便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也沒有去追尋女主角未死的真相——這對於他一貫熱心腸的人設來說,簡直有悖常理。

《小城之春》里,對於章志忱的出場,周玉紋的內心明顯是極為震蕩:「你為什麼來?你何必來?叫我怎麼見你?」

而《庭院深深》里的章含煙對高立德的感情,更像是在無法選擇社交圈的情況下,唯一可以依賴的男閨蜜。在柏霈文長期缺席的家庭相處里,高立德永遠是一個代替男主人存在於柏家飯桌上的參與者;當章含煙與婆婆產生矛盾的時候,她由於受了婆婆的威脅而什麼都不肯與丈夫溝通,滿腹的委屈也都是去向高立德傾訴。

要知道,當你在愛慕一個人的時候,你是無法向他展現太過真實的自己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小城之春》里周玉紋和章志忱之間無處不在的互相吸引的磁場,也可以看到《庭院深深》里章含煙與高立德之間,徹頭徹尾的彼此絕緣。

4. 戴秀vs愛琳

兩部影片還有一個相似的地方:不僅有兩男爭一女的橋段,更有兩女爭一男的情節。

在《小城之春》里,女主角的情敵是她丈夫的妹妹,戴秀。

戴秀才十六歲,是章志忱從小看著長大的小姑娘,此時恰逢情竇初開的時節,平日便時常纏著章志忱,要跟他聊以後去上海念高中的計劃。她所代表的,是對青春的渴慕,和對於美好未來的希冀。「沿著城牆走,就有走不完的路。往城外一看,用眼睛死盯著遠處看,就知道天地不是那麼小。」

面對煙消雲散的過往繁華,戴秀並沒有什麼留戀,而是更喜歡展眼望未來。

可能也是因此,令得女主角周玉紋在家最喜歡的事便是去她房裡繡花——在日復一日的機械重複中,起碼也能感受到一些生命的氣息。

也就是說,周玉紋和戴秀之間,是有深厚的友誼存在的。之後戴秀察覺了大嫂周玉紋和心上人章志忱之間的火花,她的反應也是與大嫂相擁而泣——這個行為里嫉妒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傳達出一種理解和同情。

而《庭院深深》的女二號愛琳,是個非常莫名其妙的存在。

她是男主角柏霈文媒妁之言的未婚妻,一直愛慕著男主角。在女主角章含煙投河失蹤之後,男主角的母親因內疚而病逝(瓊瑤總是喜歡安排這種盲目作惡,造成悲劇後又迷之悔悟的紙片化反派人設),臨終前留下遺言,讓男主角迎娶一直在等他愛他的愛琳以續弦,給年幼的孩子當繼母。

顯然,這兩人的夫妻關係不會好。

瓊瑤的劇情設計極為狗血弱智:柏霈文在新婚之夜抱著愛琳,嘴裡卻叫著「含煙」,愛琳因此非常生氣,整天獨自回娘家喝酒,然後醉醺醺地回來告訴丈夫,自己又和新交的男友出去約會了——以此來激怒這個並不愛自己的丈夫。

瓊瑤作品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每個人物都不能有話好好說,非要用胡作非為去引起對方的注意,以十分激烈且不成熟的方式,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最後,感情失意的愛琳和十年後歸來的章含煙互相得知了對方的秘密,兩個女人之間竟也迅速達成了一種和解,愛琳更是選擇了留書出走,主動退出成全男女主角。

這兩個女人之間的敵意,產生和消散都莫名其妙,問題的解決方式也非常突兀。比這個更莫名其妙的,是愛琳對人格缺陷的丈夫柏霈文十年如一日、宛如懷春少女般幼稚持久且不因對方意志為轉移的痴心。

5. 主題概念的對比

看完兩部影片,我最大的感覺是,費穆塑造的人物之間,存在著由時代與命運造成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能靠時間和忍耐去輕輕撫平。而瓊瑤塑造的人物,只要多去看看心理醫生,問題就解決了。

據說費穆在創作《小城之春》的時候,著重在營造一種「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的氛圍,著墨淺淡,意蘊深遠,在無邊春色之下,更多的是暗流涌動的隱忍克制。

對於《小城之春》的創作年代(1948)來說,這種充滿小資情調的三角戀故事,註定不被受眾所青睞。然而在愛情故事以外,全片都籠罩在一種「古老中國的灰色情緒」之中。畢竟任何人都無法獨立於時代而存在,即便是在講一個迷惘的三角戀故事,卻也無處不牽扯到家國愁思,以及人類永恆的存在於精神世界裡的困獸之鬥。

並非只要是講愛情的故事就都是淺薄的,費穆塑造出來的小城,便是對於一個時代、對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語境而產生的,深刻永恆的反問思考。即便是以愛情故事為載體,也不可謂格局小。

反觀瓊瑤「轟轟烈烈」的劇情人物設置:女主角出身寒微、曾遭人迷奸,歷經輾轉和男主角相愛,如履薄冰的婆媳關係,有關出軌的巧合誤會,死裡逃生的投河自盡,骨肉分離,十年後的重逢……每一個劇情的設置,都是很激烈的衝突,然而拼湊在一起,卻只是一個狗血的八點檔故事,連一絲感動也無法留下。

要說瓊瑤沒有創作才華吧,照她當年所獲得的成就來看,這話也有失公允。但創作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海鮮粥老火湯既講究功力火候又富含營養,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吃出滋味——但瓊瑤奶奶卻是個善於烹飪速食麵的主兒,雖則營養價值低,然而成本低食用方便,故此反而能夠大肆傳播。

瓊瑤的小說,像是從西方傳統戲劇里借鑒了很多形式上的東西,然而形似神不似,很多的劇情衝突都是憑空臆想出來的。

譬如古典戲劇里的奧賽羅殺妻、俄狄浦斯王殺父娶母、羅密歐與朱麗葉因為簡單的誤會而先後赴死……這些激烈誇張的情節,在特定的時代背景與表達載體下,就是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但一旦脫離了時代背景,把同樣的故事情節抽出來使用,便多半只能成為一灘狗血了。

其實創作貴在世界觀的自然。而要建立自然的世界觀,就需要讓人相信一切的矛盾衝突,都是基於時代背景和人物性格所產生的必然,而並非是一次兩次的偶然巧合導致的。小時候讀書嘗不出好歹,後來體味過於雲淡風輕中暗藏驚濤駭浪的創作格局,我便越來越對瓊瑤之流難以下咽了。

要知道,真正不可抗拒的命運,永遠藏在波瀾不驚的清風明月之後。

真正深入骨髓的悲哀,並不是慷慨激昂地與生活宣告決裂,而是明知所得非所願,卻還是空望著遠方散落一地的琉璃,一面談笑自若,一面漫不經心地穿上那件爬滿虱子的外衣。

忍不住感嘆一句:在看《庭院深深》之前,我真是從沒見過這麼水嫩的歸亞蕾老師……

轉載請註明

微信訂閱號出處及二維碼(回復「二維碼」可得)

作者簡介:

林探惜,1992年8月10日生,強勢的獅子座雅痞高齡少女。玩世不恭與多愁善感的矛盾結合體。籍貫湘,幼長於魯,居於粵,旅居京津,求學美帝。網易雲閱讀自媒體作者,豆瓣無門派博主。懷揣壯美的英雄夢想,所思在遠道,願來日方長。

微信號:misslintanxi

豆瓣@林探惜

新浪微博@林探惜

網易雲閱讀自媒體訂閱@林探惜

網易雲音樂@林探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探惜 的精彩文章:

TAG:林探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