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錫林郭勒貝子廟,為何乾隆爺會親自賜名?

錫林郭勒貝子廟,為何乾隆爺會親自賜名?

丁酉年冬月,溫煦的陽光靜靜的灑落在飄動的七彩經幡上,此刻的我,面容莊嚴,沿著貝子廟的敖包一步一頓的環行,心中默念著自己的小小心愿,把手中的乳酪高高拋灑向那神秘肅穆的敖包,每一步行走,每一次揚手,都飽含著我深深的虔誠和熱愛。七彩的經幡在錫林郭勒的風中獵獵作響,依稀聽懂了我那無言的心愿。

貝子廟,漢名崇善寺,位於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北部的"額爾敦陶力蓋"敖包南坡下,是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費白銀174多萬兩。全廟共分五大殿,中為行政教務殿(朝克沁殿),兩側分別為活佛殿(拉卜楞殿)、哲學殿(卻日殿)、醫務殿(滿巴殿)、天文數學殿(珠都巴殿)。此外,貝子廟周圍還建有十幾座小殿和兩千餘間喇嘛住宅,總建築面積為1.2平方公里。

我對貝子廟的修建充滿了好奇,為什麼要修建這座廟?為什麼又要修建在額爾敦敖包之山下呢?這中間還有一個故事。

乾隆七年(1742),一位西藏傳教喇嘛巴拉吉爾隆德布,在草原輾轉傳教來到錫林郭勒草原貝子旗的牧民太吉家。女主人正要給蒙古包內的佛像上香,忽見喇嘛登門,忙不迭地一手提桶鮮牛奶,一手舉著剛點燃的佛香,急忙出蒙古包門去迎客。巴拉吉爾隆德布喇嘛見狀認為這是一個吉兆,便決意在此地住下來。他得到貝子(旗主官爵,低於王、貝勒,高於國公)巴拉吉爾道爾吉的資助、支持後,便在額爾敦敖包前建造了一座木質小廟,開始傳播喇嘛教。乾隆八年,開始大興土木,建造規模宏大的廟宇。 這座廟宇建成後,草原上的人們都稱之為「貝子廟」,這不僅是因為此廟建在貝子旗,更重要的是它是由貝子巴拉吉爾道爾吉主持建造的。後來乾隆皇帝為貝子廟欽賜漢名「崇善寺」。 這就是貝子廟的來歷故事了。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就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系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貝子廟的背面就是現在的旅遊勝地--十三敖包山,這也是藏傳佛教或蒙古族建築的一個重要標誌--敖包。十三敖包中的數字的十三,被認定為敖包神,是神靈所局和享祭之地。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

祭敖包的時候,要心懷虔誠,默念心中的願望,沿著敖包邊環行邊把手中供奉的乳酪等撒向敖包的高處,我們這樣的形式其實是最簡單的形式,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祭敖包的形勢也隆重而神聖,有血祭,酒祭和玉祭。

祭敖包後,來到貝子廟。據說,貝子廟鼎盛時期,這裡的常駐喇嘛保持在千名以上。在二世時曾達到1500名,在清末民初達到1200名。平時一般在千名左右,因而有"山麓千僧"之稱。但到1945年8月,全廟喇嘛不足500名,後來時增時減。

貝子廟沿襲黃教傳統建築格式,雕樑畫棟,重樓復閣。飛檐斗拱的建築風格,顏色艷麗明快。貝子廟曾經歷經蒼桑,在1966年"破四舊"運動中,幾天之內廟頂被砸、塑像搗毀、堆積如山的經捲圖書付之一炬。如今重新修復的貝子廟雖然依然雕樑畫棟,但那些寶貴的經書卻永遠不復存在了。2006年05月25日,貝子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貝子廟的法會一年四季都有,常規法會有:正月祈求會、神變會(正月十五)。二月大祈願會、伊若樂會、卻日殿念誦會。三月祈禱會、吐義姆齊圖會。四月農乃讀經會。五月祭祀額爾敦敖包誦經會。六月嘛呢讀經會、亞日乃(安居)讀經會(要求念萬遍)。七月桑奇圖默朗木(傳大召)誦經會。八月卻日殿誦經大會。九月甘珠爾經會、丹珠爾經會,紀念天降節(九月廿二)。十月獻燈讀經會。十一月大經堂讀經會、桑托木讀經會。十二月歲末除災讀經會,祭火經會等。有緣人可以參與一下。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此刻,我在貝子廟,不求來世,只修今生。

旅行小TIPS

1 貝子廟位於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區北部,即「額爾敦陶力蓋」敖包南坡下。

2 門票20元。

3可以去貝子廟後面的十三敖包,祭敖包許心愿。

【作者簡介】雁行江湖,旅行攝影師,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微信:317585025 微信公眾號:J3175850525 微博:雁行江湖de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品讀│藏書的價值和故事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