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43億美元建的5公裏海底隧道,不僅花了15年,建成後還漏水
旅遊小貼士:現在越來越多的旅行者在選擇出行目的地的時候都會選擇聞名遐邇的城市,優美的風景,舒適的環境,似乎這樣優秀的旅遊城市才會吸引人們的眼光,
當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的時候我們不禁感嘆建築師的偉大,每個地區的開發都給大家帶來便利。往往一座商業性質的大樓都是投下巨資,但最後爛尾收官實在是令人震驚。接下來就跟隨世漫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今天要說的這個爛尾工程吧。
說到爛尾工程,很多人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迪拜世界島工程,耗費800億人民幣建了一座島,如今不僅無人問津,而且隨著海水的漲潮這座島隨時有可能被淹沒,令人唏噓。今天要說的這個工程不僅耗費14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近1000億,工程量還遠遠比不過迪拜島的規模,至少迪拜島島上可容納25萬人,若建成後將有4個運輸中心,每年能接納500萬遊客。這個工程量只有5公里的海底隧道和十公里的高架橋。
這個工程就是美國波士頓的中央幹道以及隧道工程,民間俗稱 Big Dig,從這個優雅的別稱也能看出它工程量有多大,當然它也名副其實是美國建造費用最高的高速公路工程,建造Big Dig的目的是在於解決波士頓Downtown擁堵的交通狀況。在建造Big Dig之前,波士頓中心城區的主幹道早已擁堵不堪,麻省交通部門甚至預計,如果不馬上採取行動,那麼在2010年,93號公路上的交通堵塞最多將會達到16個小時,這意味著你早上出門,到下班的時間才能到達公司,想想都覺得可怕。
在一個城市的繁華中心城區做這樣的大的工程,其複雜以及燒錢程度可想而知,1982年最初的工程預算就高達28億美元,僅憑波士頓所在的麻省財政是難以負擔的,經過了幾番「討價還價」,政府只給了7億美元,剩下的都得自己籌,哪怕是這樣,Big Dig也如期開工了,但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順利,因為當時經濟危機而造成的通貨膨脹等因素,工程最初的28億預算已經遠遠不夠了。但已經有這麼多錢砸進去了,總不能爛尾,咬著牙也要把工程造完,所以143億元就這麼花出去了。
此時,距離Big Dig最初預定的完工日期1998年年底,大概還有7年。7年時間打造一個5公里的隧道和十幾公里的高架橋,在見得多了的我國人民看來已經綽綽有餘了。然而剛剛開工,建築師掐指一算,覺得7年恐怕也不夠,把完工日期推遲到了2001年(工期為10年)。幹了兩年以後,發現還是趕不上進度,再把完工日期推遲到了2004年年初(工期為13年)。一年之後,發現到2004年年初也搞不定,又推到2004年年底。之後的套路你們應該都熟悉了。直接告訴你們結果吧:這個工程竣工的日期是2006年,和包工頭們簽約的工期是到2007年。此時距離這個項目正式啟動的1982年已經過了24年,建造期15年,超過了最初計劃工期7年的兩倍。
當然,工程超期不是唯一的問題,由此帶來的預算超支才是最大的問題。時間拖得越久,需要給工人發的工資越多,而且原料物價漲得也越多。所以原計劃"只要"28億美元的Big Dig最後一共花了143億美元。即便除去通貨膨脹因素,該工程預算仍然超支兩倍。此項工程的貸款,估計要償還到2038年。
不僅如此,波士頓人民發現這條價格不菲的隧道還露水,每次去一探出來之後發現跟洗了一次車一般,令人哭笑不得。Big Dig 就這樣在坎坷中伴隨著波士頓人民崎嶇前行。它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交通但也成了波士頓這個城市繞不過去的一個黑點。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還知道那些爛尾的工程嗎?可以在評論區自由發表觀點,若是想要一起探討旅遊的信息,還可以私信我們哦!
世漫旅行箱,帶給各位有趣的旅遊趣聞,探討真正的旅行價值。


※遼寧省第一直轄市,如今GDP欲破萬億,有望5年進軍一線追趕北上廣
TAG:世界漫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