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生活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

「你的生活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

1

《加繆傳》

[美] 赫伯特·R.洛特曼 著

肖雲上 / 陳良明 / 錢培鑫 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1960年,法國哲學家、小說家阿爾貝·加繆去世。18年後,赫伯特·洛特曼(Herbert R. Lottman)的《加繆傳》法文版與讀者見面,這是關於加繆的第一部傳記,在接下來四十多年間不斷再版,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備受讀者喜愛。為寫作此書,作者赫伯特·洛特曼進行了實地調查、尋找與加繆有過交集的證人或者敵人,同時梳理了加繆與友人的往來信件、和加繆相關的報紙剪報、小冊子,並翻閱了加繆寫下的與阿爾及利亞童年相關的印象派式的、小說化的回憶錄,還找到了加繆的繼承人,查看了他生前留下的文件和手稿。

我們閱讀《加繆傳》,不僅僅是閱讀一位哲學家的生平故事和哲學思想,同時也是閱讀20世紀上半葉法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在世界格局中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了加繆的選擇、判斷以及政治立場。但作為傳記作者,赫伯特·洛特曼一再強調, 「一位作家的傳記有時會像一場主賓也許會缺席的盛宴。」因此傳記作者的職責之一,是告訴讀者去讀原作,傳記永遠不能取代原著。

2

《第一個壞人》

[美] 米蘭達·裘麗 著 周嘉寧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謝麗爾,43歲,單身,獨居,極度敏感,時常感覺咽部有一個臆想出來的腫塊在持續折磨她——這是癔球症的表現之一。她在一家女性防身術工作室上班,暗戀一位年長她22歲的同事。她的生活井井有條,直到老闆夫婦強迫她無限期收留他們20歲的女兒柯麗。後者的出現讓謝麗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漸漸讓她從幻想世界中走了出來。

這是美國電影製作人、藝術家和作家米蘭達·裘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2008年,她曾憑藉《沒有人比你更屬於這裡》獲得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她的小說風格怪誕、溫暖又有些傷感,被稱為自成一派的「裘麗風」。

「物件」在裘麗的這本小說中構成了一種極為重要的景觀:比如有串珠的項鏈,黑色高跟鞋,手帕、舊信封、四瓶蛋黃醬、帶著小黃鴨掛飾的鑰匙、餐巾上的數字、一頂小丑帽等等,這些物件都是小說中主人公情感、記憶、感覺之所系。在《第一個壞人》的官方網站上,以上這些物件都以實物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並附上了物品出現的章節和作者簽名進行拍賣。雖然目前拍賣已經結束,但裘麗的書迷還是可以去網站上查看這些物品,並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感受這些物件的魅力和其中蘊含的情感。

3

《小倉百人一首》

[日]藤原定家 編著 劉德潤 譯

新星出版社 2017年12月

長空極目處

萬里一嬋娟

故國春日野

月出三笠山

這首詩的作者是阿部仲麻呂,題目叫做《遣唐使的望鄉之思》。沒錯,在電影《妖貓傳》中,阿部仲麻呂就是由長得像張魯一孿生兄弟的阿部寬飾演的,影片中,他一生深愛楊貴妃,在楊貴妃面臨生死抉擇時曾提出帶她去日本,但遭到拒絕。他生前的日記也成為了後來白居易和空海和尚搭檔的「唐朝夏洛克與華生」破案的關鍵線索。拋開《妖貓傳》中對於阿部仲麻呂的演繹,他其實是一位出身日本的唐朝政治家和詩人。這首《遣唐使的望鄉之思》在日本是一首婦孺皆知的和歌。

和歌,古稱倭歌或倭詩,是受漢詩影響發展起來的日本本土詩歌形式。創作和歌的作家被稱為歌人,阿部仲麻呂的這首和歌收錄在《小倉百人一首》中。該書是由日本鎌倉前期著名詩人藤原定家選編的,他依照年代順序,從《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以及《敕撰和歌集》中挑選出了100位從天智天皇到順德天皇之間的傑出歌人以及他們每人的一首代表作。在江戶時代後,浮世繪的盛行帶動了版畫技術的精進,因此《小倉百人一首》曾以和歌搭配畫作的形式在庶民階層中廣為流傳。在這一百首和歌中,有43首戀歌,描寫春夏秋冬四季的各佔6首、4首、16首和6首。

4

《柏林記憶:逃離悲慟之地》

[俄] 瑪麗·瓦西里奇科夫 著 唐嘉慧 譯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關於二戰這段歷史,最不缺乏的可能就是以男性視角為主的關於戰爭與犧牲、關於屠殺與死亡的種種資料或敘事,《柏林記憶:逃離悲慟之地》則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別樣的視角。作者瑪麗·瓦西里奇科夫1917年生於聖彼得堡的一位公爵之家,她成長於德國、法國和立陶宛。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瑪麗身在德國。她愛寫日記,每天都用打字機記錄一天中發生的事情,並將日記保存在辦公室檔案櫃的公文之間。十分幸運地,她在戰爭中活了下來;更加幸運的是,她的大部分日記都得以保持。1976年,在親友的鼓勵下,她將日記公之於眾。

瑪麗的日記是寶貴的,它體現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的一種私人記憶,它不被諸如國家和民族這樣的宏大敘事所裹挾,而是立足於自身生活背景,側重記錄了歐洲貴族文化的消亡,這一視角在今天看來寶貴且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瑪麗當時的工作原因,她曾與「七月密謀」的反納粹核心人士共事,她在日記中詳細描述了「七月密謀」暗殺希特勒行動的發起和失敗,以及事發後蓋世太保的傳訊等等。她的日記因此也成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份相關目擊記錄。

5

《文化中的政治:

戲劇表演與清都社會》

[美]郭安瑞 著 郭安瑞 / 朱星威 譯

啟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年1月

戲劇與都市文化之間有著何種關係?戲劇如何超越性別、階級和種族差異?又如何試圖影響道德和社會秩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系副教授郭安瑞(Andrea S. Goldman)的著作《文化中的政治:戲劇表演與清都社會》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解答。

這本書是在郭安瑞的博士論文基礎上擴充而成的,獲得了2014年美國列文森圖書獎。該書聚焦十八、十九世紀北京的戲劇發展狀況,以觀眾、演員、劇場空間、劇種、劇本等多個角度為切入點,考察了國家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以及文化權力運作機制。郭安瑞發現,戲劇表演模糊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的界限,成為了清代北京城公共話語表達的重要場所,為性別和階級的跨界提供了展演空間。

這本學術著作既是對於18、19世紀中國戲劇的專業研究,也為拓展明清時期城市空間相關研究做出了貢獻,同時,書中涉及的關於戲劇中的性別變化的相關論述也為性別研究注入新的材料與觀點。在強調了戲曲在彼時北京的重要地位的同時,我們也能從郭安瑞的記述中得見一部近代北京的另類社會文化史。

6

《賈想Ⅱ:

賈樟柯電影手記2008-2016》

賈樟柯 著

理想國 | 台海出版社 2018年1月

每個人都有自己衡量時光逝去的方式,對於賈樟柯,時間是以一部部電影的方式流走的。從1996年的《小山回家》,到2016年的《營生》,20年間,賈樟柯一直用影像反映中國社會的變遷,也一直用文字記錄著他的內心及周遭的變化。2018年年初,理想國推出賈樟柯第二部隨筆《賈想Ⅱ》,此時距離《賈想I》 已過去了快十年。

1996年,賈樟柯決定用攝像機在歲末年初的街道上跟蹤失業的民工,他想看看,「當人們的視聽器官習慣了以秒為單位進行轉換的時候,是否還有人能和我們一起,耐心地凝視著攝像機所面對的終極目標——那些與我們相同或不同的人。」2016年,賈樟柯拍了故事短片《營生》,故事發生在煤礦蕭條的山西,幾個失業礦工在縣城到處遊走,尋找工作。從《小山》到《營生》,從一個失業的民工到另一個失業的民工,賈樟柯似乎用影像完成了一次輪迴。世界在變,中國在變,故鄉在變,曾經的「汾陽小子」如今成為了國際知名大導演,今天的他不僅試圖捕捉人的狀態,也試圖藉助自己的影響力引領電影行業中的話語權。

7

《紙上動物園:

大英圖書館500年動物圖志》

[英] 夏洛特·斯萊 / 大英圖書館 王岑卉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大魚讀品 2018年1月

對於動物的關注古已有之。在經典學術著作中,與動物相關的有兩本,一本是亞里士多德的《動物志》,另一本是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但這二位都選擇了(或者說是別無選擇地)將一切交付文字,而非訴諸圖像。到中世紀,動物形象開始出現在藝術品中,出現在彩繪玻璃上宗教主題的一幅幅畫作中,也曾作為插畫,出現在形形色色的中世紀手稿里——有的是動物寓言集兼草藥書手稿,也有的是嘗試為《博物志》添加插畫。

文藝復興為繪畫體系帶來了如實呈現的「寫生」準則,與這種美學標準相伴相生的是一系列哲學問題:頭腦如何觀察與記憶實物?與此同時,丟勒等畫家也闡釋了想像力與寫實性結合的可能性。於是有了丟勒那幅大名鼎鼎的、混合著對於異域物種想像的作品《犀牛》。再後來,地理大發現和博物學的發展為動物畫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越來越多的物種被觀察、被記錄、被人們用畫筆描繪下來。

以上這種種發展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重要畫作,都收錄在了《紙上動物園:大英圖書館500年動物圖志》一書中。本書作者夏洛特·斯萊是肯特大學科學史講師,她從大英博物館館藏的1.5億件手稿、印刷品和珍本書中挑選出了350幀稀有畫作,以異域生物、本土生物、家養生物和怪異生物四種分類方法,為讀者呈現了一道動物畫的視覺盛宴。

8

《一天中的一百萬年:

人類生活大爆炸》

[英]格雷格·詹納 著 程文 譯

中信出版社/楚塵文化 2018年1月

你的日常一天是如何度過的?起床、穿衣、刷牙、洗臉、上廁所、吃一日三餐、花一段時間(通常是很多時間)遛狗逗貓、與他人聊微信、發郵件、通電話,與伴侶相對而坐、一人抱著一部智能手機玩遊戲、睡前再次洗臉刷牙,定一個鬧鐘,等待新一天的開始。

在某個失眠的深夜,在輾轉反側之間,你的腦中是否曾在某個時刻閃過一個念頭:以上這些例行公事般的日常行為是如何產生的?人為什麼要穿衣刷牙洗臉吃飯?為什麼如今家裡的廁所是坐便器而不是蹲便?如果沒有廁紙,我們擦不擦屁股,用什麼來擦屁股?牙刷是誰發明的,沒有牙刷之前,人要不要清潔牙齒?那些有時候讓人頭疼的繁瑣餐桌禮儀,又是拜誰所賜?吸貓和雲吸貓是一種現代癥狀嗎?以前的人會給貓貓狗狗舉辦葬禮嗎?

如果這些問題突然湧入你的腦海,闖入你的生活,那麼恭喜你,你可以開始閱讀《一天中的一百萬年》了,這本書將為你答疑解惑。作為英國著名喜劇編劇和作家,格雷格·詹納立志於通過通俗文化傳播歷史知識,於是他將人類的生活史濃縮在了一天中,通過日常活動和行為解釋人類古已有之的活動的延續和演變。他以現實中的日常活動為踏板,跳回過去,探索了日常活動的來源。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以綿薄之力恢復我們祖先的聲譽,同時回答那些長久以來的問題:你的生活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既已富強,還需要國民素質和身體教養嗎?| 專訪深町英夫

TAG:界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