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混得不好該怪誰

混得不好該怪誰

今天,一學生因閱讀我的文章,加我好友,聊天第一句話就問「老師,記得我不?」沒有照片,沒有名字,僅一微名,我怎麼可能知道是誰?磨嘰了半天,才說自己混得不好,是個鄉村小學教師。我啞然失笑,我能想像對方的狀態,尤其是在我說不出他是誰時,心裡那份失落。我曾經以為,混社會,謀生存,苟且度日叫混,身為教師怎敢言混?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在一個旅遊區,偶然遇見了曾經最喜歡的一名學生。他在高中時朗誦、演講、運動會,樣樣活動中都能為班級爭得榮譽。我激動地走向他,想和他聊聊,他一轉身走掉了。當時,我還以為他也是遊客,沒看見我,就沒在意。結果第二次陪外地朋友去,朋友想請一位講解員。辦好手續後,來的是他。他走到我面前,抬頭看見我,愣了一下,依然想裝作不認識,但是表情很尷尬。我試著叫了他名字,他反到自然了。熱情地招呼我去他辦公室坐。說:「其實老師,我第一次就認出你了,我沒臉見你。你當年對我那麼看好,我卻混得不好,跑到這深山老林里,像守廟的和尚一樣……」當時和學生聊什麼都記不清了,只記得回來後,他的這句「混得不好」久久地縈繞於心。

我總覺得,我們的教育出問題了。為什麼在學校時那麼優秀的學生,畢業後卻是這樣一副狀態,這樣的心態下,怎麼能幹好本職工作呢?我們總是教育學生好好學習,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卻沒有教會他們駕馭快樂的能力。電視台、網路、書籍,各種媒體都在不遺餘力地宣揚營銷策略,成功秘籍。似乎成功的標準就是位重、錢多。生活中,親戚、朋友一見面,都在誇耀自己換車了,買房了,旅遊了,升遷了。當面一團和氣,回家雞飛狗跳,怨老公無能,怨自己命不好,對別人的幸福羨慕、嫉妒、恨,放大自己的痛苦。白岩松在《中國人,你為什麼總是不開心》裡面說「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觀念和態度。」

小時候,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方面無微不至地照顧,讓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一方面總拿鄰居家的孩子打擊孩子。豈不知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幽默感」「勇敢」「人緣好」「冷靜」「細膩」……若能因勢利導,每個人便成為獨特的自己。若一味地攀比成績,會讓孩子的生活單調得只有學習和書本。如果我們的父母能教給孩子美感,讓他們為了欣賞路邊的美麗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腳步,因為葉子隨風搖曳飄落的美態而心頭柔軟……那麼,感受快樂的能力將會點燃孩子生活的熱情。」當啃老族、巨嬰男、媽寶等詞被網路炒得很火之時,成人世界不應該起鬨,而應該反思。

一學生歐洲留學歸來,說到她的見聞,說德國同學周末回家,不像中國孩子等著父母伺候,而是完成家裡分配的任務:剪草坪,熨衣服,擦皮鞋……還說了去法國的一件事:一位退休老頭,看到她在看地圖,主動給她當了一天的導遊,後來還請她吃飯。她要付錢時,老人說,他愛自己的國家,感謝她讓自己有機會宣傳自己的城市。

其實,幸福是多樣的,春華秋實,絢麗與明凈,皆是一種生長狀態。調整自我心態,或許你刻意追求的東西終生都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燦爛反而會不期而至,珍惜你所擁有的,就是一種平凡的幸福。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當你控制好心情,就能享受平凡的幸福;當你學會優雅地轉身,就已經成了人生的贏家。

(圖片均來自網路,特此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壇耕耘 的精彩文章:

好好說話,有那麼難嗎

TAG:杏壇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