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用「綠帽子」代指妻子不忠,而不用其他顏色

為什麼用「綠帽子」代指妻子不忠,而不用其他顏色

服裝的顏色從古代就有特殊的穿著規定,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對衣服的顏色就有相當嚴格的要求。據史書記載明代官階一共分九品:一品至四品的官服為緋色,也就是紅色;五品至七品為青色,從文物上看,指的是藍色;八品至九品的官服就是綠色的。

而後在民間,衣服的顏色也成為尊卑的代表,一般來說越艷麗的顏色越顯得尊貴,因為艷麗的顏色印染技術更為複雜,另一方面是政治的因素,紅色是明朝的國色,黃色在唐宋清都是帝王的象徵,所以黃色和紅色是最為尊貴的色彩。

唐朝就有明文的禁令,禁止百姓穿彩色的衣服。到了明朝禁令就更為嚴苛了,禁止的顏色多達十多種,明黃,紫色,只要是鮮艷一點的顏色都不能穿在老百姓的身上。所以在中國古代青色就成為地位較低的人穿著的顏色。

杜甫在《佳人》這首詩中就寫到「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意思就是天氣寒冷美人翠綠色的衣衫單薄,夕陽下她倚著長長青竹。黃面很唯美,但描寫的是一位家道中落,居住在山中小屋的貧窮美女。

這種與階層和服裝服飾的對應情況,發展到了元代,青色甚至成為一些低賤行業的專屬顏色。元代規定娼妓的家長或者男性親屬要裹青斤,也就是帶青色的頭巾,這麼一來綠色頭巾就與娼妓的男性親屬有了聯繫,後來漸漸演變成了代表妻子不忠的「綠帽子」一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半踢車 的精彩文章:

孟達之死,諸葛丞相的腹黑陰謀

TAG:月半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