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P產業高增速下,如何撬動IP授權這一朝陽產業?

IP產業高增速下,如何撬動IP授權這一朝陽產業?

IP授權市場在中國正處於蓬勃向上的發展階段,據License Global統計,全球授權商品的零售額超過2600億美金,而中國這一塊的業務體量僅佔全球總額的3%。

可以看出,IP授權市場在國內的發展依舊處於初級的狀態,可謂尚處藍海。一方面,IP產業於2012年在國內興起,近幾年巨頭們也紛紛加碼IP產業,但即使泛娛樂化的IP的氣息越來越重,大家也似乎更專註於生產IP,比如近年來十分火熱的視頻平台們,如優酷、愛奇藝等;另一方面,IP授權的商業化價值挖掘依舊停留在比較淺層的階段,IP的價值始終難以得到最大化的釋放。

於是,不少頭部玩家開始思考如何抓住IP授權這一藍海的千億級機遇,開始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玩法。最近比較引人注目的便是阿里的IP授權行動,根據相關報道,1月17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影業」)就宣布,阿里影業旗下的衍生品業務授權寶將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IP授權交易平台阿里魚全面整合。

一邊是阿里大文娛生態下的IP授權產品,一邊是阿里巴巴生態內連接商家和版權方,所謂術業有專攻,以阿里此前許下的大文娛戰略願景來看,這可能又是阿里布局大文娛生態的又一步狠棋。為了什麼?或許是IP產業的去中心化整合,或許是IP授權的藍海市場,又或許是想以IP產業為突破口揚起阿里的全球化戰略新旗幟?

整合的良性邏輯:相似的基因

市場的吸引力是第一位的。根據易觀的報告,2016年中國文化娛樂產業規模預計達到35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8%。無論是阿里也好,還是其他玩家也好,必須對市場有一個明確的發展趨勢概念才能夠做出決定。

目前來看,中國的IP生產平台很多,這一塊的資源也很豐富,我們甚至看到不少國產影視劇出海的例子。而在遊戲領域,由於國內比較優質的遊戲流量土壤,我們的IP輸出能力也在持續擴大。《2017泛娛樂IP遊戲價值研究報告》提到,國內已有多個遊戲IP的價值達到數百億。

事實上,國內關於IP授權方面的大事件並不多,在明確此次授權寶和阿里魚的整合之前,我們需要對授權寶和阿里魚進行一些解剖。阿里魚是由阿里在2016年5月創立的大數據IP交易平台,其專註於阿里電商生態與IP版權方的商業化需求連接。而阿里影業旗下的授權寶則專註於IP的授權與相關營銷。

一邊是大娛樂生態下的IP接入平台,一邊是IP授權的產業化平台。由於IP授權的質量取決於IP的質量和授權渠道,所以說對於授權寶和阿里魚來說,這一整合其實也是傳統意義上的資源與渠道的結合。

就授權寶來說,其合作夥伴遍布全球,比如Amblin、派拉蒙、The Pokémon Company等。也表明其擁有優質的IP版權,而且在IP與衍生品開發上,授權寶也藉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星際迷航》等IP在電商生態內開發除不少衍生品。而對阿里魚來說,其作為一站式的IP授權解決方案提供商,連接IP與阿里的流量生態並實現匹配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

他們的基因在一定程度是極其相似的。不論是生產IP還是輸出IP,藉助IP授權這一方式使IP的價值提升是他們共同的方向。但一定程度上而言,他們的互補性又非常高,阿里魚的流量生態是授權寶不具備的但確實需要的,同時阿里魚的IP版權方不一定能夠快速集結諸多優質IP版權方,而在阿里影業之下的授權寶無疑是IP的吸收器。

完美世界全球品牌與戰略合作副總裁伊迪最近提到,泛娛樂產業已經邁入「IP為王」時代。也就是說,圍繞IP以及其衍生品打造的項目會越來越多,IP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有所上升。授權寶和阿里魚此次決意整合,也是為了迎合即將到來的IP大爆發而做準備,IP授權是打通商業化任督二脈的一個關鍵節點。

IP授權是突破IP價值的三大利器

除了關注到阿里影業的整合目的外,對於整合的方式,我們應當加以探討。由於阿里魚原本屬於阿里巴巴旗下,其服務的受眾其實是數億的天貓淘寶商家和用戶,這就表明,阿里魚創立的目標其實是對電商生態消費過程的改善,比如通過IP衍生品賦能商家的品牌知名度,再通過粉絲經濟幫助消費者實現定製化的升級需求。

所以,他們的整合重點是聚焦於商家、粉絲、IP版權方還是IP授權的產業鏈條,可能和雙方的原有生態有很大關係。為了實現平滑的整合,他們可能會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考慮。

其一,穩定的IP授權基礎設施建設。IP走過的這幾年,並非都很華麗,同樣出現了一些難以避免的市場亂象,比如IP版權界定難、侵權盜版大量存在、版權分配難題、天價或注水IP版權等。

亂象對於IP版權方顯然是極為不利的,最終傷害的是整個市場對IP版權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所以對阿里魚和授權寶來說,此次整合如何以更好地IP授權方式把IP產業帶向更合適的發展方向也需要細細考量。

以阿里巴巴集團的綜合業務生態來看,其已經是中國數一數二的流量生態,根據其官方介紹顯示,其在消費者與粉絲流量生態周圍,環繞著天貓淘寶聚划算等電商平台,也有微博、淘票票、優酷等多樣化的營銷生態。

這已經滿足了一個IP基建的所有要求,即穩定的粉絲和用戶受眾,社會化的推廣營銷體系等。IP基建設施的完善代表著IP從進入這一生態到最後輸出到受眾群都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流通圖譜,而不是充滿各種不詳細的IP流向通道。

其二,激發IP授權的黑洞效應。在2016年阿里魚啟動的發布會上,阿里魚總經理應宏曾表示,電商+IP為天貓拉來70%新客戶。這正是IP授權黑洞效應的體現之一。

所謂IP,本身就自帶流量,那麼如何發揮其更大的價值呢?衍生品就是一個最廣泛的價值提升方式,阿里的電商生態之所以能夠在IP的幫助下得到流量的提升,其實與優質IP的引入以及IP的精準化導流不無關係。

所以,當授權寶與阿里魚整合後,授權寶原有的優質IP也可進一步導流至阿里魚的IP授權生態之中。當優質IP大量湧入時,就可以為商家與用戶帶來諸多優質的衍生品。那麼一方面,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幫助下,商家可藉助新的優質IP開發新的衍生品;另一方面,除了由IP帶來的部分流量外,通過新營銷體系的推廣賦能,商家也可收穫新的用戶。

當然,IP授權資源的整合不僅會觸發流量方面上升,同時也能為阿里魚和授權寶的整合補充IP授權生態上的豐富度。

其三,打通IP產業流通節點。易觀的報告認為:「IP的商業化過程一般分為孵化培育、宣傳運營、授權變現3大環節。而且,只有多次完美跨越宣傳媒介的界限,IP的商業潛力才不會逐漸僵死。」

IP授權作為IP向外輸入的一個媒介方式,不單單只是一股腦的投放到各個領域,更需要注重IP授權的效率。一次高效率所帶來的商業化價值可能遠遠大於很多次的低效IP授權。所以IP授權需要解決授權給誰更好、授權做什麼、授權後對IP的反哺能力有多高等關鍵問題。

相信這也是授權寶與阿里魚整合的一個主要考慮點。由於雙方在IP授權上都已有一定的成功案例,所以接下來思考的必然是IP授權如何才能使IP價值最大化。其實整合本身也給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

即IP授權向精準化匹配機制靠攏,阿里魚憑藉大數據技術,能夠為授權寶下的原有IP板塊打通產業鏈條上的盲點,為其帶來新的增長。同時,IP授權開放程度的提高將使流量生態內的商家與用戶成為IP產業的重要IP輸入方,不再拘泥於單一的IP授權模式。

IP授權會是一場商業化競賽?

藍海之下,改革與進擊不會消失,也許現在我們只看到阿里對IP授權鏈條的高度整合,或者說是對全鏈路的打造決心,但往後在相關的細分領域,我們一定也會看到更多有關遊戲、動漫、網文等領域的IP授權改革。因為,國內已經具備這樣的IP運營土壤,泛娛樂產業的爆發將會帶來下一波令人驚訝的風口。

如果把IP授權單單看做一個簡單的IP商業化行為,那麼其對IP產業價值的貢獻可以說是難以衡量的。一方面,IP授權是為IP版權方獲利的一種行為,授權的方向也就是IP開發的方向,而IP產業不能局限在定點,否則難成大器;另一方面,IP授權可滿足粉絲對IP的各種設想,是迎合粉絲經濟和消費升級的內在邏輯的。

當然,阿里如今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可能也釋放了一個信號:阿里對IP授權市場的強力看好。

IP授權市場現在是藍海,但未來成為紅海也有三大推動力。第一,廣闊的市場前景;第二,IP生產方的轉型;第三,IP與衍生品需求方的群體擴大。

阿里影業率先沖入這一領域也並不代表其就只專註於IP授權鏈路的整合。由於IP產業的未來想像空間很大,所以只要阿里影業能夠在IP授權上實現整合的預期效果,那麼阿里影業獲得長足的增長已經是板上釘釘。

但無論是IP授權或是衍生品的藍海,還是IP產業在消費升級下的成長,最終都需要一個合適的力量來推動它們成長,並見證其持久的爆發力。而IP授權的商業化競賽可能也將由此開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曠 的精彩文章:

問題不斷,智能家居何時擺脫「偽智能」?

TAG:劉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