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好還是老家好——各有各的好!
老家
1
自從在D城做了老師,老家以前的學生和師弟師妹有時候就會在微信上問我,在外面做老師好不好?以前我不知道怎麼去回答。隨著待在外面的時間越來越長,心中漸漸有了答案,那就是各有各的好!
(工作第一年.2012)
2
在飯桌上經常聽同事說自己老家的故事,更多的跟收入待遇有關。總有人說現在老家教師的待遇都提高很多,縣城老師的工資一年可以拿到七八萬,還不算課外補習,更重要的是房價才三四千。還有人說現在自己過年都不好意思回家參加同學聚會了,因為老家的同學基本都開上了賓士寶馬,有的甚至坐擁三四套房產。在他們的描繪里,老家成了一個高收入,低房價,衣食無憂,生活清閑自在幸福指數很高的人間天堂。可我問他們為何不還鄉,他們都會說,根已紮下,舉步維艱。這,倒也是事實。
3
老家真的有這麼好嗎?沒有在老家工作過,不管是同事那邊的老家還是自己的老家,所有的相關細節都相對模糊。但道聽途說也好,新聞媒體報道也罷!多多少少有所耳聞。
4
先說工資吧!總體來說,珠三角應該還是比內地要高一點,或許兩倍,或許三四倍,皆有可能。但有一點,在老家的相對生活成本低啊!糧食可以由父母供應,蔬菜來自自家的菜園子,綠色又經濟。或許吃喝方面的開銷不是主要,最最重要的就是房價啊!就拿D城來說,15年市區均價一萬左右,16年直接竄到兩萬了,17年有些樓盤已經破了三萬。作為工薪階層,任憑你月薪一萬兩萬的,月供下來你依然是個十足的窮光蛋,辛苦工作一年,基本上全部貢獻給銀行了。別人月薪四千五千那是自個零花,你背著一身巨債還好意思說你月薪過萬?出來混,幸福指數基本全讓房子給壓下去了。即便好不容易買了套房子,算是在城裡安了個家,花了近兩百萬你買了個八九十平米的蝸居,別人在老家住著三四十萬一套的一百五六十平米的豪宅,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用買房,自家的宅基地,想怎麼建就怎麼建。
5
再說車子,這年頭,擁有一部轎車,還能算身份的標誌嗎?放眼大街馬路,村頭巷尾,到處都是車,一輛比一輛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轎車早已不是什麼奢侈品,並且越來越廉價。要比車,實在是沒什麼可比性,除非是少則五六十萬,甚至百萬級的豪車。
6
想像一下自己在老家的生活吧!如果同樣教書,在老家擁有著一份旱澇保收衣食無憂的體面工作,在縣城擁有一套寬敞明亮布置豪華的房子。下課了,慢悠悠地走路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周末了,開著車子回到鄉下,也就十來分鐘的距離,吃著媽媽煮的飯菜,陪著爸爸嘮嘮嗑,在自家的菜園子里體驗下耕作的野趣,在自己的院落里看雲捲雲舒;節假日,邀上一班同事好友,或深入鄉野,感受鄉村煙火自然風趣,或穿梭長街鬧市,體驗現代都市的前衛繁華。這樣的人生,想想都讓人陶醉。
7
看看出來混又會有什麼樣的生活。我想這裡應該分為兩類,第一類人是來珠三角比較早的,這一批人買房買的早,那時房價又比較低(翻倍猛漲其實也就是從14年末開始,尤其是2016年),工資還可以。有些甚至坐擁兩三套,按目前的市值,身家絕對在五百萬以上。只要房子沒什麼貸款,其他都好說了,且做老師只要不兼班主任絕對算輕鬆,並且D城嚴禁補課,節假日周末正常休假,工資收入這幾年也在增長,每年出國旅個游不是問題。所以這類老師,生活質量不賴,相對老家而言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背井離鄉,遠離親朋父母,且飽受空氣水源污染。
8
而另一類老師,就是苦逼的八零末,九零後了。這些年輕的老師初出茅廬,還沒有或者剛剛在城市紮根,如果家境一般甚至貧寒,是註定要背負巨額房貸的,房價猛漲,工資緩增,生不逢時,加之娶妻生子,上有老下還小,苦命人一個。日子過得精打細算,舉步維艱,每天早上起早摸黑趕學校,沒車擠公交,有車堵下班路上,為了養家糊口,供房供車,像個旋轉的陀螺,一刻都不敢懈怠,關鍵是這樣的日子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熬到頭。
9
這樣的日子看起來似乎很恐怖,但每一年仍是有很多的畢業生前往大城市,仍有很多的人為了一個珠三角的教師編擠破頭。這到底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城市效應。
10
第一,大城市集聚著最優越的資源,不管是就業機會還是醫療教育,它在各個方面都比小地方更勝一籌。
11
第二,大城市發展前景廣闊。在珠三角,你可以接觸最前沿的資訊,有些人會說現在媒體那麼發達,足不出戶就可以知曉天下,但我要說沒有實地生活和感受,就無法深刻體驗到社會和時代跳動的脈搏,你的見識和視野就無法達到一個相對前沿的高度。我記得剛來東莞的時候,手頭有了十來萬才想著買房,並且只定位於離單位五分鐘自行車車程範圍(我當時想買了房估計五年之內都別想買車)的二手房。結果一年多房價就漲上天了,回想當初,那時一個小區開盤,均價才一萬,首付三十萬左右,可我就是不願意多借十萬(其實我的父母也是完全可以幫忙的),更怕再貸多三十來萬的款,而今,這一片的房子均價都在兩萬以上,總價至少比當時多了一百一十萬,我這叫一個悔啊!猶記得當時我說買個二手房七八十萬我父母都說我剛出來人就不踏實,貸個五十萬的款子我爸都罵我瘋了。現在我都欠了銀行加朋友近兩百萬,心態反而比當時淡定很多
12
第三,我認為是最最重要的出來混的理由。就拿高考來說,比如清華北大,同是中國人,同在藍天下,有些人稍稍努力一把就進了,有些人拼死拼活萬里挑一都難得被這些一流學府垂青一下,不要說這一代,下幾代都機會渺茫,憑什麼?就憑人家有北京戶口啊!哪怕珠三角,考大學也不知道比內地容易多少倍,這裡名校雲集,機會多多,錄取的概率十分之大。作為過來人我深有體會,比如江西的考生,本省國內知名大學幾乎為零,千軍萬馬往外擠,甚至用本省超一本的分數扎堆去報沿海的普通二本。人家輕輕鬆鬆就可以考個本省的重點,你拼勁全力只上了個一般本科,出去又要跟人平等競爭,這真是可悲又可嘆。所以說,不為自己,也為後代呀!哪怕自己這輩子在珠三角混的普通,但至少把戶口帶出來了呀!給後代創造更多的機會不是!
13
選擇了出來,或許就更接近著這個時代;但選擇了留守,更多了一份輕鬆從容,一份怡然自得。所以說,各有各的好,就看你的選擇!


TAG:教書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