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胡希恕講傷寒論5

胡希恕講傷寒論5


胡希恕講傷寒論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二00八年六月



第41條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這一節就說明小青龍湯的應用,主要的證候是不渴。那麼傷寒沒有汗,這類的表證太陽病病型上來講,它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氣,咱們《金匱要略》裡面的水腫,他就叫水氣病。

水是這樣,津液在仲景的書里常叫做陽氣。因為這個水它能化氣,所以津液他也叫做陽氣,後面有慢慢的講到那再說吧,現在說多了讓人更糊塗。




他說傷寒,心下有水氣的病,咳而微喘,傷寒表不解呀,他有外邪裡頭再有飲,這個外邪衝動里飲,它咳逆微喘,這是很常見的病。發熱有表證了,裡頭有水飲它不渴。「服湯已渴者」,服湯已就是吃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是外解表而內去飲,表解了飲去了,它就要渴了,因為小青龍湯是熱葯啊,飲沒有了,他感覺胃中干他渴。這個渴是服小青龍湯之後,一個效驗的表現,就是有效了,他渴,所以它底下注解的幾句話,「此寒去欲解也」。這個「寒」指寒飲,這個水氣去了,這個病要好了。這個「小青龍湯主之」啊,應該在「發熱不渴」之後。應該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不是吃完葯渴了寒去欲解再小青龍湯主之,這是一個叉句,是「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吃完小青龍湯了,這人渴了,這是服藥有效之驗了,那寒氣欲解也,它是這麼一個文章。




頭前這幾節是由麻黃湯開始,講的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那個柴胡湯啊是講麻黃湯傳入半表半里的時候,它叉這麼一節,它主要講的是解表劑。他由桂枝湯講到葛根湯,然後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這都是解表劑。你像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那也是解表。那麼在四十一條個以下,在解表兩個主要方劑就是麻黃湯和桂枝湯,他主要要分析這兩個方劑的應用。




第42條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他說太陽病外證未解,外證其實就是表證了,他這為什麼擱個未解呢?這就說明這個太陽病啊,依法服完麻黃湯,如果這個表還沒解,脈浮弱者還應該以汗解,宜桂枝湯。

這個外證和表證是兩碼事,在他這個書上,這個表證啊只是不得汗出,在體表那裡呢。麻黃湯的表不解常說表不解,這個桂枝湯呢,咱們頭前講的桂枝湯,本為解肌呀,它這個病在肌肉這一層,他比表深,可也在人體的外,體表、體外,所以他叫外證,桂枝湯證他常叫外證,他與表證作一個區別。




所以這一段就是這樣,太陽病它外證還沒解,表是解了,就是吃完麻黃湯,太陽病還沒解,這就叫做「外未解」。這個「脈浮弱者」,脈拿手一診吶,雖然浮,這個脈往外,但是一按呢,不禁按。「弱」,緩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浮於外弱於內的這種脈。這個還應該以汗解,應該「宜桂枝湯」。

這個桂枝湯的應用啊,主要是津液有所喪失,再用桂枝湯,不然的話應該用麻黃湯。

那麼桂枝湯這個方劑,我們頭前有個桂枝加葛根了,所以當大夫不能守方治病啊,他要是與桂枝湯證有些出入呢,就要加減了,他底下就說的是一個加味方。




第43條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



太陽病不應該吃瀉藥,那麼這個大夫啊,誤用下法,那麼這個病人是「微喘者」,這個喘啊,我們頭前有這麼一段啊,「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如前法」。

這個喘也是氣上沖的一種反映,這個氣往上沖,表未解,這個邪熱也拌著往上沖啊

,所以他也喘。微喘,不是咱們說的哮喘那個喘,這個微喘也是氣上沖的一種表現,所以還用桂枝湯,還是表不解,那麼依法應該用桂枝湯,但是由於微喘,與桂枝湯證多少有出入,所以加厚朴、杏仁消脹定喘。這就是所說這個治病,你就用桂枝湯行不行,這個也對,也不能壞,但是他喘未必然就好,而且這個效驗啊也絕不如桂枝湯再加厚朴、杏仁。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啊,這個病不恰好這個方子,他有些與這個方證有所出入,你就得想法子,這個也是這樣的。頭前有那麼一段我記得,「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也是一樣。這個人平常就有喘,再得外感,這個喘非厲害不可,他是桂枝湯證,那麼桂枝湯證呢也要加厚朴、杏仁才好呢,同這一樣,所以這個厚朴、杏仁呀有消脹定喘的作用,在這看得很清楚。那麼桂枝湯加上厚朴、杏仁,我們現在應該這麼來看,就是桂枝湯證微喘者,可以治這個病,但是無汗而喘不行的,那還是麻黃湯證,是不是?



第44條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這個他把外證啊特別提出來了。他說本來是太陽病,如果

外證沒解,就是指桂枝湯證了

,那是萬不可下的。頭前有一個桂枝證,醫反下之,所以利遂不止,不有那麼一節嗎。那麼這個給桂枝湯作總結,把前後都說了。太陽病,桂枝湯證還存在,所以叫「外證未解」。凡是有這種情況,外證未解的情況,就不可吃瀉藥。「下之為逆」,如果要給吃瀉藥,這就是治療的逆治,這是錯誤的。那麼外證怎麼治呢?那就宜桂枝湯,外證就指桂枝湯證說的。




第45條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中醫有這麼一個說法:汗下,發汗不好了,完了吃瀉藥,這是一個陋習呀,這是不對的,庸俗陋習。那麼這一段就說明這個,「太陽病,先發汗」,應該先發汗,就是用麻黃湯發汗,這個病沒好,這不是錯誤啊,真正的重感冒也是一樣,你像我們遇到流感,你給他吃發汗藥,由於這個病重啊,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沒好了,這個大夫應該看只所以沒好的原因,到底根據現在證應該用什麼葯。這個大夫粗心,他一看發汗不好,「而復下之」,那發汗不好,我再給吃瀉藥吧,這是有這麼一種大夫,但是不是人人都這樣子了。「脈浮者不愈」,你吃瀉藥的時候看看脈呀,脈還浮,外不解,那應該吃桂枝湯就對了,所以先發汗不解,那就是外不解,應該吃桂枝湯。這個大夫沒這麼來,他(給)吃瀉藥了,吃瀉藥的時候,脈浮者不愈,根本就脈浮,外不解,吃瀉藥是誤治,這個病是不會好的。什麼道理呢?底下他解釋了,「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根本這個病還在外嘛,到裡邊治去了,吃瀉藥不是治里嗎,所以這個病它不好。那麼現在發汗了,又瀉了,這陣兒再看看這個脈呢,還浮,所以這個病仍然在外。那麼在外,你就「當須解外」就好了嘛,給他吃桂枝湯就行了。這裡頭你們看出來了沒有,桂枝湯證與麻黃湯證用藥有個定法,發汗後,下之後,這個表不解,太陽病不解,不能再用麻黃湯,都要用桂枝湯。



桂枝湯可見是最平穩不過的葯了。就是用了桂枝湯,表還沒解,還要用桂枝湯,不能用麻黃湯,這是定法,這個在臨床上挺重要。

就是我們給人家發過汗了,用麻黃湯,然後你再用銀翹散也不行,這個薄荷還是發汗的,所以必須用桂枝湯。這是外不解,不是表不解了,已經發汗了,透表出汗了,所以這個地方挺重要。這我們就看出來中醫對這個外表呀,外表就是咱們普通得了感冒,這裡頭不是隨便,現在咱們講立個法吧,就是辛溫發汗吧,我們講這些都是辛溫發汗,應該用哪個方劑呀?他提出桂枝湯證、桂枝證,就是要辨方證,原則上應該用辛溫發汗,它是太陽表證嘛,所以是各個不同。我們還沒講完,這太陽篇還早呢,因發汗就是這麼樣子複雜。應該用葛根湯的,你要用了桂枝湯是絕對不行的,用麻黃湯也絕對不行,不但無效,而反有害。所以這個方劑搞不清楚,不能治病,我們看這個書也看出來了。這個書上方子本來不多,非要記熟不可,不但要記他的藥味、分量,而且還要知道這個方劑適應的一切,你這樣才能治病。究其實這個很好明白,又好學,不是難學,你記住這個就能治病啊,記不住不行,你光談論這些理論不行,我們看到這就看出來了,你看這個解表方劑,你看這幾個都不一樣。

你看大青龍湯那個,很像麻黃湯證,那個證候你要用麻黃湯是絕對不行的,不但後面說這個「傷寒,脈浮緩,身重,乍有輕時」,那個根本就是個水氣病了,那用麻黃湯就更不行了。就是他說那個中風,他特意擱個中風,怕你用麻黃,他那一段那個語句很好啊,所以後世注家,他越好越給人走邪路,說又治風又治寒,他給這麼看了,風傷衛,

寒傷營,大青龍湯就治營衛兩傷,哪有這些事呀,不是的,他這個文章都有用意的,他在這特殊加重,引起你注意,這個不是麻黃湯證,可是有麻黃湯證,同時有越婢湯證,他就是這個,你要分析這個方劑,就能明白這個,你要不分析方劑,你就不清楚。




第46條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這一段啊,它就是這個表證,就是麻黃湯證,也有多日不解的。

頭前剛剛有一個,「太陽病,十餘日,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一般說呀,它要是這個病由表傳里,或者是傳半表半里,這個八九天,大概都傳里的多,可也有例外,這條講的就是的,本來就是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這是太陽傷寒表實證啊,脈浮緊,發熱無汗身疼痛,那麼如果經過八九天,這一系列的證候啊不解,經過我們審察呢,表證仍在,他這個「表證仍在」不是一個廢話,他這裡頭啊雖然說是脈浮緊,發熱無汗身疼痛,是個表實證,但沒有惡寒,你看這裡頭,那麼必須惡寒才是表證完全沒解呢,他裡頭擱個「表證仍在」,他就是言外有因啊,說經過詳細審察確認是太陽表證,就是麻黃湯證了,而仍然存在的話,那麼這樣子呢你不必顧慮日數多少,仍然可以發汗。那麼在這一句話後頭啊就是麻黃湯主之,這麻黃湯就吃在這個時候。




那麼吃過這個葯之後,「服湯已」嘛,「微除」,這個病一時地感覺輕快,所以較比好啊,有效,但是同時呢,可是這個人就發生「目瞑、發煩」,發煩就是發煩熱呀,煩躁不安而閉著眼睛,死不瞑目啊說死了都閉不上眼睛,這個他當時就是閉眼睛。那麼這是什麼呢?這個病比較重,時間久,或者是經過誤治人身體虛,那麼這個要是吃藥中病,常常地發生意想不到的瞑眩狀態,這就是瞑眩。

古人有一句話呀,說「若葯不瞑眩,厥疾不瘳」

,這是《尚書》里的一句話。說假若吃藥之後,沒有這個瞑眩的反應,這個葯好不了他的病,這是古時候有這麼一句話,可是這臨床上經常見到、遭遇的,那當時很嚇人的,你看這個人吧,睜不開眼,閉著眼睛發煩躁,折騰不安,這個就像這個葯啊不對頭似的,其實這個病是必好。「劇者必衄」,他就說的瞑眩的這種情況,要如果再厲害的話,鼻子也要出血,但是這個呀不必害怕的,「衄乃解」,鼻子出血,這個病就要好了,那麼言外就是不出血,就是發煩目瞑,這種瞑眩狀態發作,這在臨床上這個病非好不可,這個咱們在臨床上也是常遇到的事情。但是一般的疾病它要不是日子久,你看這個他是八九天啊,八九天應該汗出而不汗出,那麼他有這種情況反應,再不然人身體素虛,得一種急性病,那麼他要發生咱們說這個戰汗等等的,有的是,後面咱們這書裡頭也有的是,那麼他沒明說,這個也就是瞑眩狀態,就是吃藥中病,一種有驗的反應,就是這個葯有效驗的一種反應,這個事情常遭遇的。




我也遇到過這個事情,半夜讓人去砸門去,也就是這麼個事,我給他吃本來是治下利的一種葯,他吃完了是下利無度。半夜砸我門去一問,這種情況,我說不要緊,我說你回去吧,我說再連下吃就好了,這個葯治下利的,它不會更下利,不過來這個人他說不行,您非看看去不可,這個人厲害得很。後來我就去了嘛,正是半夜,去了這個小孩子就好多了,是個小孩。後來我說把二煎再吃了吧,他媽還不敢(讓)吃,我說不要緊,吃了吧,吃完了第二天就好了。這個事情很容易遭遇的,有些方劑,也不是個個方劑有這個情形。這個麻黃湯啊,如果是人體虛,病久,常發生這種情況,何以呢?底下那個所以然,為什麼這個人他要這個樣子呢?要有這個瞑眩狀態呢?。

所以這種這個體液啊充斥周身,脈也充血,所以脈緊嘛。這個說明邪重,日久不好,他要發瞑眩,所以出血也是這種原因。他這個外邊這個淺在動脈充血達到一個高度,鼻子這個地方最容易破,所以要出血的

。這個陽氣呀,古人這個陽氣,不一定就指的有熱,後世不就都擱上熱了,不對的。他是認為這個氣分和血分分成陰陽的,凡是氣分,體液也是屬於氣分的,古人說這個氣就是指的津液,這個我們講到後頭我們再說,那麼這個不是熱,就是由於這個太陽病,咱們開始講了,就是人患病這個機體啊,太陽病它這個發作呀,就是想用體表達到發汗的目的而解除疾病這麼一種病理狀態,咱們開始講了。那麼老也達不到汗出,到八九天了,這個體液充斥體表是越來越重,越重他越發不出汗來,越不能出汗,那麼這個時候一汗出的時候,咱們給他用藥幫著了,由於這麼樣子陽氣重,他要發生瞑眩而衄血的,他這個解釋就是如此。咱們可見這個古人說的陽氣就指的精氣,精氣指的什麼呢?就是血液、津液,脈外的津液,脈內的血液,都叫做精氣,就是養人的精氣啊,以前咱們講過了,至於這種他叫做陽氣。




第47條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他說也有這個情形,這個太陽傷寒啊,太陽傷寒根本就是體表充實津液了,脈浮緊嘛。也有認為自衄而愈的,古人也說這個衄,鼻出血,是紅汗,其實這話似是而非,它是這個血管裡頭充斥的水分相當地多,

所以脈浮緊,它越實啊它越不能出汗,他要有了出血呢,他這個體表,表氣鬆通一下子反倒容易出汗,而能自汗愈的。這個在臨床上也遇到過,就是古人呢,說一個人半身不遂啊,摔一個跟頭,把腦袋呀磕到石頭上了,磕破了,淌不少血,嗯,他半身不遂好了,這事情有的是。

我們頭前講這麼一節,

「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有這麼一節,你們回頭看看,那麼這個同這一樣,他這個太陽中風啊,吃桂枝湯是沒錯誤的,他就由於這個病邪啊,比較深、實,阻礙藥力呀反倒達不到出汗,你要刺刺風池、風府呢,也像這個似的,同自衄一樣的,使的血液舒通,這個藥力反倒發揮了。那麼這個呢也有這樣的,太陽傷寒是表實證啊,由於鼻衄而好的,這個也有。




那麼我們遇到太陽傷寒,發熱脈浮緊,這類的病,那麼這個人鼻衄而愈了,不要給人吃藥了。如果衄而不愈呢,該吃藥還得吃藥,後頭有。這就是根據上邊這個,「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這一段,他說不止於多少日子太陽病不好,吃了發汗藥,而得瞑眩且衄,病好了,也有這樣的。根本就沒吃藥,他自己鼻子自衄,也好了,不是因為吃藥,也有這樣的。這是說這個鼻衄啊,與這個病的進退好壞,有的時候有關係的,那麼一般說呢,要是表實證衄血,有好的。總而言之給邪氣得找出路啊,邪因衄而解,完了他也出汗,不是不出汗。




第48條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

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

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這是一段,那麼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二陽並病。那麼什麼叫做並病呢?仲景這個書講表裡相傳,由表傳里,或者傳半表半里。那麼這一段二陽並病呢,就是太陽病傳陽明,這是表裡相傳,由表傳里。那麼傳里,表證還沒罷,里證發現了,這就叫做並病。先表后里,表未罷,里證有了,這個就叫做並病。

這個並,就是兼并的並,咱們說「秦並六國」,就這個並,吞併的並。那麼頭一個病,並於後面這個病而發病,所以叫做並病。




那麼二陽並病,指的太陽陽明並病,那裡頭有個解釋了,他說「太陽初得病時」,開始得的太陽表證,當然表證要發汗吶,可是發汗,汗也出了,但是病沒好,這個「不徹」就指的病沒除,徹當除字講,就是病沒愈,因而轉屬陽明。那麼這個不是說不應該發汗,這個我們以前也講過,如果這個重的表證啊,你發汗合法,能減其病勢而已,病常常的不好的,要是輕病那沒問題了。你像我們遇到這個感冒,太陽病輕病,你喝點姜水也好,稍稍出點汗就好。可是真正重病,就是依法來用藥,有時都不好的。不好不要緊吶,多是在半表半里,在里這個階段要好的。這個就是講了這個情形,他說原來得的是太陽病,太陽病依法當發汗啊,發了汗了,但是病並沒有好,因為這個樣子呢,這個病由表進里而轉屬陽明。




這個陽明病啊,他擱個「續自微汗出」,這是陽明病的一個外證的反映,我們後頭講到陽明篇就有了。

「陽明病,法多汗」

,陽明病是胃腸裡邊有熱,熱結於里嘛。熱結於里,蒸發於外,所以老出汗。「續自微汗出」,老要微微地綿綿不斷地出汗,這就是轉屬陽明病了。

那麼既然並病,太陽病還存在啊,所以我們不要冒冒失失就要吃瀉藥,如果我們看太陽病還存在,主要的身疼痛、惡寒還有啊,這個就是不可下,下之為逆。

你這陣兒別光看陽明病了,應該下,可是表證在,不能下,這是定法。那麼必須先解表。下之呢?下之就是為逆,逆就是逆治,就是治錯了。那麼這個應該用什麼葯發汗呢?當然用桂枝湯,它可小發汗,他「續自微汗出」嘛,咱們講桂枝湯講的多了。

凡是津液有所損傷之後的這種表證,全要用桂枝湯

。他這個書上沒說,但是言外之意告訴你用桂枝湯。這是第一段。




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這又一段。他說在太陽病期間,發汗之後,有的轉屬陽明而為二陽並病。這也不一定都二陽並病,他底下有這麼一段,這以前都學過的。他說假如這個人「面色緣緣正赤」,就是整個的面色都紅,這還是表不解的現象啊,

這是陽氣怫鬱在表,還是不得汗出的一種問題,這與二陽並病沒關係。

「當解之熏之」,解之就是以小發汗法來解之,我們頭前講那個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都是這種情況。也可以熏之,

古人啊為達到那個小發汗的方法

,也有拿荊芥、艾蒿這一類的(葯)熏,用個盆子把它們煮成湯,趁熱的時候,身上覆蓋了,熏,也可以出點小汗。「解之熏之」,解之就是小劑的(發汗藥)發汗的方法,來解其怫鬱在表的外邪,這不關乎裡邊的事。或者是熏之,稍稍出點汗就好,這個病不要緊的。這又一段。




「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那麼這一段吶,根本就是發汗不到家,所以病不好。這個「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那(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佛郁在表)是個微末的表證不了了的小病了,這個病不是的,你不足以說這是陽氣怫鬱不得越,這個要重得多了。這是當汗不汗,還應該發汗。你看這個人他也是躁煩。躁煩,以躁為主了。

這個說明表不解而發煩躁得厲害

,就是當汗出不得汗出的意思。他是身上哪都疼,沒有定處,這是表證,大概哪都酸疼,自己呢也不知道在哪,有時候在四肢,有時候在腹中,但是你摸那,哪也不是,按之不可得。那麼由於表不解,不得汗,這個氣往上涌,所以「短氣但坐者」就是不汗出而喘,他躺著氣上不來,這個熱往上涌的厲害,所以這種情形呀就得再發汗,「不解之薰之小發汗」都不行。

這個情形咱們看出來是大青龍湯證,肯定要用大青龍,不汗出而煩躁嘛,這就是咱們頭前講的那個大青龍湯就是。那麼怎麼知道這是汗出不徹呢?

由於他這個「脈澀故知也」。這個脈澀呀大家都是根據這個經文呀,這個脈的不及,有的因為這個邪盛阻礙這個血行,而不流利,而發生澀,這是大家一般的解釋,可是叫我看這個脈澀呀,總是有些問題。他這個脈澀不可發汗,你還怎麼發汗,而且這個澀脈是一個關於血液在內的流行的一種反應,凡是澀脈都是虛。真正實而見脈澀的還真少,是不是這個脈澀呀應該是脈緊呀或是脈浮,我看是較對的,也許是錯字,但是現在大家都是根據這個條文的解釋,說是實的太厲害,當汗出不汗出阻礙了血行流暢,這也有澀的現象,但這種澀它絕對是有力的。這是各家都這麼解釋,這麼解釋也能解釋的通,但是事實上我沒遭遇到這種情況。拿我個人的經驗,真正的這種表實證而脈現澀的,在理論上講,講不通,恐怕這個應該是脈浮,因為他這個脈浮還在表嘛,再不就是脈浮緊,這個是比較對的。這個脈澀,這個書里的錯字很多,這個暫時先擱在這個地方,你們看各家的注呀,全是我頭前說的那個,就由於表實的厲害,不得汗出,這個血在這個脈裡頭反到受了阻礙了,這麼一種澀,他把這個澀呀,不按著一般澀者為血虛,津液少,不是那個解釋法,我認為這是敷衍古人的論說了,這個不一定是對的,但這個不關乎重要。這個頭前這種情況,不汗出而煩躁,一點汗也沒有,那麼這類的情形再發汗就好了,也不關係二陽並病,他這二陽並病呀就是指頭一節。那麼開始太陽病,後來也依法治療,發過汗,雖然汗先出,但是而病不去,那麼這樣子呢,因而轉屬陽明。表證沒去,陽明病就有了,所以續之為汗出,就是一個陽明病的外證了。那麼這個時候怎麼治這個並病呢?並病當然是表證沒好先解表。就看這個並病里證如何。他這個二陽並病,它是太陽病與陽明病的並病,如果他外邊有表證,裡頭他是一種虛寒的這類的,你看少陰病與太陰病的並病你就不能先解表了。




那麼也有太陽病傳到太陰的,也有的。那麼里虛寒,你就不能先解表,當先救里,頭前有過。那麼下利青谷,可是身體疼痛,那你得先救里,而後治療身疼痛。身疼痛是表證的,也表沒罷。這在他這個書裡頭呀,在臨床上都挺重要的,這也是一種定法,咱們在臨床上也是,這個人多少日不大便,他這個裡實呀很清楚,很明顯,但是他還發燒怕冷,這表證沒罷,你不要先給他吃瀉藥,還要先給他解表。解完表了,你再給他下里,所以古人有一句話呀,說是「下不厭遲」,說是該下的病,緩了沒什麼大害處。如果裡邊要是個虛寒的病,就是有表證,也要舍表救里,這在臨床上都是定法。你要是不守這個辦法呢,那就是為逆,那就不會好病的,這個咱們要知道。至於這塊這個脈澀呀,要我看應該是個錯字,可是各家都不說他錯,就那麼個解釋法。說是太實了,血液受阻,所以脈也澀,這麼個看法。




第49條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浮數的脈,這應該是表證呀。依法當汗出而愈,根據我們治療的這個方法呀,應該發汗,汗一出就好,這是一般的表證呀。脈浮數,浮為在表,數為有熱,這個表有熱的病呀就是太陽病。那麼大夫不給吃發汗藥,而吃瀉藥,若下之,這是逆治了。那麼這個下之則病變多端,這是取其一例。




如果誤下之後,「身重心悸者」,不可再發汗了。那麼這個頭前我們講很多了,下之後,其氣上沖呢,那表證還存在,還是要解表,還要用桂枝湯了。他這都是反覆地說,你不要守定一個,拿著個別情況當全體就是不對的。也有這樣的,下之後,傷了里了,虛其里了,所以外邊這個氣鬱之而為濕,身重,就是這裡頭有些濕,水份,停水了。咱們人身上這個營衛在體表老流行,那麼停水就變成濕,身上有濕就沉。那麼里虛血液就不足,血不足以養心就悸就跳。




這個心悸與心下悸不一樣的,這個書里心下悸都指著胃那個跳,胃跳都是胃有水。咱們頭前也講了,心下有水氣,就是有停飲了,這是在《金匱要略》上的,所以這個胃中有留飲,微者短氣,這個留飲少氣短,他這個壓迫這個,往上壓,橫隔膜受阻礙,人就短氣。這個停水多呢,甚者悸,心下悸。

這個他說的不是心下悸,說的是心悸,就是心臟跳。這個血通於心呀,由於虛其里,這個胃氣虛呀,這個津液血液都要虛的,因為胃為水谷之海,營衛之源嘛。他要是一壞就不行了,這個是給他吃瀉藥,裡頭沒病給他吃瀉藥,虛其里,不但外邊濕郁於表而體重,而且血虛於內而心悸。這樣子不要吃發汗藥了,不可發汗。




「當自汗出乃解」,這個他要津液逐漸回復,他自然就出汗,這個病就要好的。為什麼要這樣呢?他這個下之後了,「尺中脈微」,這個微是氣血不足,具不足,這個脈微。「此里虛」,他是里虛造成的。「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須,當自汗出,他又一個

須,當、須虛這都是含蓄的語意。是不是當大夫的就等著他自己恢復呀?也不是的。他這裡頭告你不要再解表了,不要再發汗了,你要在這些方面注意的。

他是里虛了,主要的他里不虛了,他就表裡自和。所以他擱個當自汗出,須表裡實,這個裡頭呀都有一個讓你斟酌治療,可是這個徵候呢他只是指一個身重心悸,這麼一種徵候,當然他沒舉全了,這兩個說明由於里虛造成外有濕郁,內有心悸,血不足。那麼這個治療後頭有的,你像這個時候應該用這個,

大概小建中湯比較好,小建中湯治心悸煩啊,也有桂枝加芍藥生薑人蔘新加湯,後頭也有。總而言之得想辦法實里,里虛

。補虛扶正的話,他這個血液津液自然就恢復的,那後頭有,所以在這只是告你不要再發汗了,應當使他津液復,須表裡實,他就好了。




第50條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這個浮緊脈就是太陽傷寒脈,表實嘛。那麼這個它表實,身上一定疼痛的,它受到毒素的刺激加上這個體液的壓迫,所以它疼的厲害。那麼這個呢應該發汗,「宜以汗解之」。所以這個臨床啊,我們不能片面的看問題,

看他脈浮緊身疼痛就吃發汗藥嘛

?你還要看看脈。除了這個浮緊,你再看看還有旁的脈沒有,如果同時有遲,尺中遲這個脈都遲啊,就是浮緊而遲的脈呀,尺不是說尺中的脈遲而寸脈數,哪有那事啊,這血管就是一條,心一動脈一跳,脈一跳三部脈它全跳啊,這個脈跳那個脈不跳,沒那個事。

他擱個「尺中遲」幹什麼呢?仲景的脈法呀,他是浮沉以候表裡了,關的前後也候表裡,這都是《金匱要略》里的: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關以上浮那準是表證,關以下浮上面不浮那就不是表證了。

這個脈呀沒有至數上的不同,可有形狀的不同,這是肯定的。我們說的那個促脈,就是寸上浮所以他表不解嘛,那是表證。那這個呢,他特意擱個尺,仲景這個脈法呀,關以上候表,關以下候里,他特別提出來尺中脈遲,就是三部脈全遲,他提個尺幹什麼呢?告訴你這是里,此里虛,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說是脈內的營氣不足,血少的緣故。凡是津液虛血少的都不能發汗,這個發汗啊,亡失人體的體液是最厲害的,所以你亡汗也亡血,這後頭都要有的,我們慢慢的講。所以這個不能發汗,怎麼辦呢?用上邊的那一條詮釋。雖然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個表證,看看都象發汗,你看看有不可發汗的情況沒有,如果有,這個汗不能夠隨便發。這兩條詮釋的是這個,應該怎麼救治,後頭有的。這個脈遲正說明裡虛,就是前面我說的

新加湯啊

,就治這個。後頭有的,現在先不管。






黑芝麻最大的功效竟然不是烏髮,而是。。。每天一把效果驚人




這種茶調理人體脾腎濕寒長痘手腳涼痛經有奇效




小手掌就可以治大痛的元火掌灸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熊春錦:道德是醫學的靈魂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