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風情的水墨畫真不錯
許惠南1955年生,江蘇省無錫市人。1972年畢業於無錫市藝術學校。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藝術學院進修。現為無錫市書畫院專職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南大學書畫研究所研究員、無錫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三 90cm×96cm 2017年
文中介紹的許惠南老師是一位勤奮,固執,又是瀟洒的畫家,才華卓越且平易近人。書畫藝術網創始人張衛村身在江蘇宜興對無錫的這位老師敬仰很久,透過其他老師劉鐵平,認識到許惠南,老師很少談及他的畫作,這或許可能是老師的一點隱痛吧。儘管他呈現給大家的是快樂和豪爽。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一 90cm×96cm 2017年
許惠南老師的隱痛首先會出自環境,迂酸些說便是:作為一位傳統風格的中國畫家,其豐沛藝術學養和精湛藝術技能所支撐的藝術恪守在實際藝術環境中的磨礪、艱辛乃至歷難。 這樣的隱痛是有普遍性的,而於惠南,則尤為深刻。因為老師的中國畫家身份是入籍骨髓的,印證這點的,是他情緒上對西式風味超乎尋常的崇尚而內質上於中式氣韻無可救藥的歸化。如此,當他面對中國美術界近幾十年來啟迪於西方審美觀念流轉不停的時尚繽紛與前衛熱鬧,那份「非不能為實不可為」之自尊的孤寂顯然是極為深衷的——誰都知道,以許惠南老師絕倫的聰慧和豐足的儲備,足以具有長袖其間的種種可能。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二 90cm×96cm 2017年
當我讀到許惠南的畫,我很驚訝,深窈泓邃的構圖,清遠飄逸的氣息, 尤其煙雨蒼茫氛圍營造的迷幻和碧瓦朱檐線條勾勒的靈動,無不咄咄逼人地顯示出玄妙入神 的筆墨功底。以致讓我感嘆,就中國畫的審美意識和藝術語言,此人 還有什麼再需補綴的!
老師也許自知也許不自知,但炫然也桎梏於這貴重藝術裙袍的糾結則是肯定的。這樣,不棄既定藝術恪守和風格調式的奮力脫穎,便成為他數十年不輟之創作探索最隱秘的心理旁白, 《稼軒詞意》《太行印象組畫》《奈良》《吳哥遺韻》《瑞士紀行》 等等作品,不僅清晰留存著這況味的痕迹,更能觸覺到他本能掩蓋著的藝術之隱痛。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五 90cm×96cm 2017年
近年來,得知許惠南老師創作了一系列外國風情的水墨畫,一問世,便好評如潮,有人認為這是許惠南老師藝術上一個里程碑式的創新與突破。我真為老師感到高興。我趕緊去仔細拜賞了這些作品, 並對惠南在駕馭此類新穎題材上所體現出的卓絕能力欣喜不已,尤其日式迷離景緻和歐式繁密屋頂處理之細微精妙真是到達了嘆為觀止的程度。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七 90cm×96cm 2017年
然而,對「創 新」「突破」之說,我 則不能苟同,甚而覺得這恰是惠南既定藝術恪守和風格調式的再次強調和鑿定。依據該是明顯的:這些作品儘管 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氤氳其間的觀照意識則未有本質的改變。形象些說,眼睛還是許惠南原有的那雙眼睛,氣息還是許惠南原有的那股氣息,唯一不同的只是描摹物象的陌生以及這陌 生予許惠南藝術靈感與創作激情之新鮮的觸發。更重要的是,即便如此,這新鮮的觸發亦並未讓許惠南脫離既定的藝術軌跡,而只是讓他的藝術境界和審美稟賦在一種新狀態下得到更為酣暢的抒發和更有說服 力的鑒定。這樣的論評,不管是否得到認同,我內心確是懷著深深的感佩和敬意的。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十 90cm×96cm 2017年
在我的認識里,無論藝術意識還是藝術實踐最忌諱的就是流俗和趨同, 而當「創新」「突破」 成為某種群而追逐之時尚的時候,保持與恪守便顯得特別可貴甚而帶有神聖的意味(在藝術發展史上,保持。恪守 與創新、突破之價值意義從來就難分伯仲)。 因為,在這種境況下的保持與恪守,不僅需要 足夠的藝術自信和足夠的藝術能力,更需要清操獨秉的性氣和不容褻惑的尊嚴,而惠南正是全部具備了的。
許惠南 瑞士紀行之十一 90cm×96cm 2017年
對於真正的藝術家而言,圍觀的喧鬧和臆測的論評其實都是無謂的。不管怎麼說,惠南的藝術跋涉是不會停 歇的,而那相伴相生的隱痛也會一直持續下去——這既是他藝術進取的鞭策,更是他藝術活力的保鏢。
更多精彩的書畫內容,更多書畫人物的介紹,請關註:書畫藝術網


TAG:張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