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原想逃出北京,看到朱棣留下的一道遺詔後,當即決定自殺

崇禎原想逃出北京,看到朱棣留下的一道遺詔後,當即決定自殺

公元1627年,年僅16歲的朱由檢繼位稱帝,是為崇禎皇帝,崇禎皇帝一上台便有心改革當時的弊政,上台後第一件事便是剷除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勢力,然而崇禎皇帝接手的大明王朝也是個爛攤子,多年的弊政已經讓大明王朝積重難返了,加上常年天災人禍,國內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努爾哈赤的清軍也趁機進攻明朝,這一切都讓崇禎帝頭痛不已。

由於聽信讒言,崇禎皇帝錯殺了袁崇煥這位將領,袁崇煥的死讓抗清形勢急轉直下,加上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明軍陷入兩頭交戰的被動態勢,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兵臨北京城下,此時有大臣建議崇禎皇帝南遷,因為此時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在明軍手中,只要崇禎皇帝南遷,那麼大明完全有機會東山再起。

此時的崇禎皇帝陷入猶豫之中,而猶豫不決也是崇禎皇帝最致命的缺點。

在崇禎皇帝猶豫不決之時,他無意間看到了朱棣留下的一道遺詔,在朱棣的遺詔中只有簡單的幾句話,上面有這樣十個大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看完之後,似乎明白了什麼,身為一國天子,在國家危難之際,豈有逃跑之理?於是,崇禎皇帝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自殺,用一條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了氣節,也為了能夠更有尊嚴的死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時光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外號,註定了兩人最終的成敗

TAG:讀書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