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一嘆,高陽酒徒——酈食其

千古一嘆,高陽酒徒——酈食其

你只要關注每天都有新的精彩 期待您的加入

杞縣高陽鎮酈食其墓

秦朝末年,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大地上風雲際會,戰火的硝煙瀰漫的華夏大地,全國民眾因不堪秦朝的殘暴統治紛紛揭竿而起,謀成大業,一時間大澤龍蛇起兵變,西楚霸王攪風雲。

常言說:亂世出英才,秦朝末年各路諸王紛爭之時,在當時的雍丘縣就是現在我們的杞縣;為什麼當時是雍丘縣,據史料《杞紀》記載:秦王嬴政也就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在位26年,就是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後,分全國為26個郡,置雍丘為縣,就是在當時的雍丘縣就有一位傑出的謀士輔佐漢王劉邦平天下,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被後人稱為:「不戰屈人之兵,三寸舌堪比十萬師」。這個時候大家可能就知道是哪一位了,對!他就是漢朝的頂級說客,人稱「高陽酒徒」酈食其。

酈食其出生於公元前268年,戰國末期人,酈蟠十一世孫,在我國酈姓家族裡排七十一世。 酈蟠,是第七世陳留侯,在我國酈姓宗族排列第六十世。他是繼承父親酈嘉的爵位,效力於東周。

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以大夫賓孟為顧命大臣,遺詔傳位王子朝。景王駕崩後,大夫單旗、劉卷為了保住權勢,刺殺了顧命大臣賓孟,擁立王子猛登基,是為悼王。

單旗、劉卷的行為引起了朝廷大亂,內戰爆發,單旗、劉卷率領的王室軍隊潰敗,當時任陳留侯酈蟠的酈蟠護衛周悼王逃出洛邑(就是洛陽),向晉國告急。晉國發兵渡過黃河,攻打洛陽。並且一舉拿下了洛陽,晉軍護送悼王進入王城,悼王憂懼成疾,當年冬天駕崩。於是單旗、劉卷擁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為王,就是周敬王。

晉軍撤退後,王子朝率軍攻打王城,周敬王不堪一擊,王子朝入居王城。這個時候陳留侯酈蟠又護衛敬王逃到狄泉(今孟津縣樂平鎮翟泉村)。周王室兩王並立,人稱王子朝為西王,敬王為東王。二王互相攻殺,數年不決。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大臣和上將相繼去世,人心不穩,陳留侯酈蟠奏請周敬王,命晉國再次發兵入周。王子朝戰敗,率一部分大臣攜帶周朝典籍,南奔楚國。酈蟠護送周敬王入居王城,恢復王位。

酈食其像

周敬王十六年丁酉(前504年),鄭國策應王子朝,攻伐周朝六座城池。這年冬季,王子朝的餘黨儋翩再次發動叛亂,周敬王逃出成周,投奔晉國;陳留侯酈蟠忠君盡節,慘遭叛賊殺害,酈姓家族一門尚義,幾乎滅絕,幸有一子外出求援,僥倖脫險。逃脫的就是酈蟠的兒子酈淮,讓我們看一下當時的酈氏家譜是這樣記載的淮皋彥崎旻迥踰徇軫崇食其、商。也就是說酈蟠因為遭到滅門之最,兒子酈淮逃到當時的雍丘高陽,長期定居了下來,那麼酈食其就出生在高陽,也就是高陽人。這個無論在司馬遷《史記》里,還是在班固《後漢書》均有作此記載,從古至今沒有爭議。《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記載,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可見當時的高陽隸屬於現在的陳留鎮,當時是陳留郡。這也與後漢朝時期蔡邕、蔡文姬的記載相同,蔡文姬也是當時的陳留圉城人,現在的圉鎮。

據可靠的史料記載,酈食其出生約公元前268年,出生於高陽,當時雖然是祖輩逃到高陽的,但是有他們的身份仍然是當時高陽的一個名門望族,但到了他這一代,家貧落魄,他還有一個弟弟酈商,和他哥哥酈食其一樣也是漢朝的開國元勛。常言說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是後話。暫先不提,單說酈食其,《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酈食其,陳留高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衣食業,吏縣中閑豪不敢役,皆為狂生。可見酈食其是個愛讀書之人,但由於家中貧困,一直零落漂泊,門庭敗落,他沒有丁點可以依靠生活的產業,自然在家裡生活也不如意。大家想一想,一個讀書之人,才高八斗,但是家庭窘困潦倒,這樣的境況恐怕是讓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生感到無有顏面,但是酈食其不是一個頹廢、自暴自棄的人,為了糊口他只得放下書生的架子,對付著找了一個給當地的富戶看門的差事,當時叫門生,但由於酈食其縱酒使氣,也就是現在說的愛喝酒,喝多了又耍酒瘋,在當時顯得放蕩不羈。儘管如此,由於他博賢群眾,又善於雄辯,有口才,當地的官吏,紳士以及社會上的小混混都不敢小視他。當時,雍丘縣的人呢,都稱他狂生。可是他生逢亂世,報國無門。除了給人家看門,平時只得默默無聞的隱居在高陽西一里的土崗樹林里,就是現在的高陽鎮人稱的塚丘之上,當時的塚丘可謂林木茂盛,翠鳥飛歌,一個幽靜閑賦之地,無事便整日讀書,忙時掙錢為糊口,閑時愁來飲沽酒。這裡當地的民眾都認為酈食其不可救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司馬遷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一開頭中,把酈食其「好讀書」放在家貧之前,加以說明,正由於他「好讀書」所以天下大事無所不知,正由於他的好讀書,讓他了解了古代思想家的智慧。

為什麼酈食其既然是一介書生,為何縱酒使氣,讓人家看不起呢?這可能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係。眾所周知,秦始皇焚書坑儒讓天下的書生一夜之間死於非命,成為歷史的悲劇。而酈食其在時是要想有活命,恐怕只有裝瘋賣傻,可一直博讀聖賢書的他,又不敢留下傻子的名稱,酷愛喝酒的酈食其每日借酒消愁,混混惡惡,一些人看到他竟是一個不可救藥的酒徒,便不把他列入儒生的行列,於是,酈食其便躲過了一劫。但由於酈食其有知識,又善於雄辯,人們又稱他為「養士」不敢怠慢酈食其。

何為「養士」,宋朝蘇東坡曾寫過一篇《論養士》的文章。這篇文章提到「養士」這個名稱,出在戰國時代,當時書籍不如現在普及,也沒有考試製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識,就依靠權貴人家求出路,到他們家裡作賓客。過去叫賓客,現在的名稱等於「隨員」;從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國藩,不少有本領的人,都在他的幕府里—等於現在的研究室、參謀團、秘書室。現在也有稱作幕僚。「六國的養士」就是這樣的情形。那時養士,養些什麼人呢?

蘇軾在這篇文章中說,社會上天生有智、辯、勇、力這四種人,實際上也可說只是兩種人,一種用頭腦,一種用體力。

他認為這一類的人—坐著吃人家的—無法役於人,又不給人家幹活。蘇東坡說智、辯、勇、力四種人,往往需要人家養他,不能自立。不過依恃人家,攀龍附鳳,也可以立大功,成大業,教他一個人干,就沒有辦法。

所以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焚書坑儒,不養「養士」了,這些人就走向民間去,結果怎樣呢?反了!智辯勇力之士,有時候並不一定為了吃飯。天生愛搗亂的人,如果沒有機會給他搗亂,他好像活不下去。酈食其大概就是這號人。

其實,他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雖然隱居鄉間,可是心裡卻懷天下事。當時間推到了秦朝末年,農民武裝起義風起雲湧,一時間各路豪傑峰起。陳勝、吳廣、項羽、劉邦都是當時湧現出的造反英雄;而在酈食其看來,陳勝是剛愎自用,不是能聽取大度之言的人,而項羽雖然能力拔山兮氣蓋世,但是在酈食其看來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所以當他們經過高陽時,酈食其並不看好他們,《史記.曹相國世家》說到:漢高祖攻定陶,南救雍丘,破秦後歸項羽部管轄,可見當時的項羽也落腳在雍丘縣的高陽,至於各路諸王的高級將領,猶如走馬燈一般。儘管當時酈食其已有60多歲,但是他沉得住氣,他在冷眼旁觀,見那些將領們一個個卑微拘謹私心自用,知道他們只是過眼雲煙,難成氣候,便隱居不出。仍然當他的門吏,這也叫卧薪嘗膽,在他的心裡,一定要擇明主,成大業,不驚則已,一鳴驚人。

劇照:酈食其

讓鄉村鏈接世界。點擊二維碼即可找到自己的鄉村,註冊會員,也可以申請村站站長。

這是一個給咱農民建立的村網通app,是你的掌上鄉村,可以發信息,可以聊聊家鄉的故事

關注杞縣村網通,給你一個來自家鄉的故事

村網通邀請碼

村網通APP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下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TAG:鄉下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