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大航海的興起與明朝海軍的衰落揭露了關於「財富」的秘密

歐洲大航海的興起與明朝海軍的衰落揭露了關於「財富」的秘密

前天發了一部分賈雷德·戴蒙德的這篇演講《Ho to get rich?》。今天把剩下的部分加上一起發出來。從歷史的經驗上來探討作為領導者應該努力構建一個何種形式的組織?怎樣的組織才是最好的組織?更有效,更能創造社會財富?

文章中提到了塔斯馬尼亞人科技水平的退化,提到了中國海權主義的消退,歐洲海權霸主的確立。比較分析了日本食品業和德國釀酒業發展不起的問題,也比較了微軟成功的秘密之一。

從文中的內容來看,這篇演講應該是在2000年前後所做,因此對於文章中的時間結點等問題不要感覺有問題。

作者介紹:

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1937年9月10日-), 出生於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美國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地理學家以及非小說類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槍炮、病菌與鋼鐵》發表於1997年,獲1998年美國普利策獎和英國科普圖書獎。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會員,是當代少數幾位探究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演講部分:

在《槍炮、細菌與鋼鐵》這本書中,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過去的13000年里,歐亞大陸、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澳洲土著們的歷史,本身以各自獨立的方式在發展,結果卻在近500年中歐洲人征服了美洲的原住民、澳洲土著和黑人,卻不是相反的情況呢

那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我主要是比較各大洲上的人種,但我知道如果把歐亞大陸作為整體來比較各洲的歷史,卻不去思考歐亞大陸內部各國家的歷史狀況,根本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是歐亞大陸內部的歐洲人征服了世界,對其他地區進行殖民,而不是中國人、印度人或者中東地區的人?在《槍炮、細菌和鋼鐵》的最後,我針對這個主題寫了7頁紙的內容,我認為我找到了正確答案。不過,自從我出版了《槍炮、細菌和鋼鐵》之後,我收到了大量讀者的反饋,最有價值的反饋都是針對中國,印度和中東歷史的比較分析。

尤其是,除了比爾·蓋茨針對我這本書的觀點之外,我還收到了大量經濟學家以及企業家的來信,他們向我指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和小群體歷史之間可能有某種相似之處。這些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的來信正好回答了下面這個大問題:組織和協調群體或組織將生產力、創造力、創新力以及財富最大化的最佳方式是什麼?人類群體是應該集權化、中心化還是應該去中心、分散化的?是應該將所有人組織形成一個單一群體,還是應該將整體分割成幾個乃至更多的小群體?你應該讓你的組織內部保持自由交流和信息交換,還是要在個群體之間豎起圍牆,讓各部門之間秘密協作?你是應該對外設關稅壁壘,還是應該讓你的企業或政府參與到自由競爭中?

群體組織的問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出現。當然,他們也出現在整個政府或國家的組織中:到底管理國家最好的方式是什麼?記得最經典的爭論是:獨裁政府、聯邦國家、或者完全的無政府主義,哪種方式才是最好的管理手段?工業革命以來,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不同的公司組織當中。你如何對微軟近來如此地成功做出解釋?而曾經非常牛逼的IBM卻落後於微軟?過去4年,IBM通過對組織進行戲劇性轉型升級,使其市場影響力又獲得了提升,這又如何解釋?

我們如何解釋不同工業帶的不同的成就?我的童年在波士頓長大,波士頓附近的工業帶,128公路,在科學能力、創造力和想像力等方面引跑世界工業。但而今128公路被遠遠地甩在後面,矽谷則成為創新的中心。矽谷和128號公路之間商業關係的差異或許是導致不同結果的主要原因。

當然,不同國家的經濟生產能力之間也存在巨大差異:日本、美國、法國和德國的國民平均生產力是不同的。實際上,哪怕在同個國家的內部,不同的商業部門也存在生產力和財富方面的差異。舉個例子,德國的金屬加工業的生產能力高於美國,因此德國肯定有能力良好的組織工業,但德國的啤酒釀造業的生產力卻不到美國的一半。再來說下日本,我們老美對日本的商業效率有種近乎偏執的認識,而實際上日本鋼鐵的生產效率僅是美國鋼鐵效率的45%多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日本的食品加工業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甚至還不及美國的1/3!咱們再把注意力轉到韓國,韓國的鋼鐵生產效率和美國鋼鐵生產效率水平相當,但韓國其他所有的工業都落後於美國。德國啤酒釀造業和金屬加工業的差異是什麼?或者,日本食品加工業和汽車製造業的不同又在哪裡?為什麼同一國家的不同商業部門的生產力會有如此的差異?

很顯然,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部分取決於其中人的特質。微軟的成功可以說和比爾蓋茨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一頭「」把控微軟的話,那麼無論微軟這個組織本身多麼牛逼,微軟都不大可能取得現在這樣的商業成就。但是,不管咋樣,人們還是會問,在所有的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從長遠來看,或者在一般條件下,哪種人類組織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們當中參與到商業之中的大多數人都非常希望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建議嘗試從人類的歷史中探尋答案。在13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智人)已經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每種人類的社會都代表著關於組織人類群體的一場自然實驗。人類社會已經以多種不同的方式被組織起來,而結果也是不盡相同的。某些社會群體要比其他的社會群體更加具有生產力和創造力。我們能從這些歷史實驗中汲取經驗來幫助我們變得富有呢我建議回顧這兩種自然試驗,以幫助你對於如何致富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場自然試驗的重點是理解隔離孤立、群體規模大小以及對外交流對人類社會生產力的影響。讓我們看看從這個社會隔離的極端例子中能學到什麼吧!如果說隔離已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最應該觀察的是澳大利亞東南部兩個島嶼的歷史——塔斯馬尼亞和弗林德斯的歷史。它們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200英里的距離的地方,貝斯海峽從中間穿過,但這些海峽相對較淺,10000年前的冰河時代,這座海峽其實快陸地。塔斯馬尼亞過去其實是澳洲大陸的一角,就像英格蘭曾經是歐陸的一角一樣。當冰川融化,海平面開始上升,切斷了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的陸地連接。所以,在塔斯馬尼亞和弗蘭德斯與澳大利亞相連的時候,澳洲的土著們就從澳大利亞不斷地遷徙到塔斯馬尼亞和弗蘭德斯島上。

10000年前,冰川開始融化,海平面上升,塔斯馬尼亞便成為了孤島。除此之外,塔斯馬尼亞人的木舟被衝散,浸水,10幾個小時就會下沉。結果就是塔斯馬尼亞人的小船根本到不了澳大利亞,而澳大利亞的小船也到不了塔斯馬尼亞。

因此,在過去的1萬年里,塔斯馬尼亞人代表了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絕後的關於孤立的試驗,而且不是發生在小說當中的。4千名澳洲土著被分離在塔斯馬尼亞島上,直到1642年歐洲人發現塔斯馬尼亞島的時候,塔斯馬尼亞人才終於與外界取得聯繫。那麼,在這孤立發展的10000年里,這個由4000人組成的社會都發生了什麼呢?以附近那個由200個土著構成的弗林德斯島,在10000年里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17世紀,歐洲人發現塔斯馬尼亞島的時候,這裡可以說是現代社會中在技術上最為簡單的人類社會。當地的塔斯馬尼亞人無法生火,沒有骨質工具和複雜的石質工具,他們沒有斧柄,沒有槍矛和飛鏢,甚至他們連捕魚都不會。對塔斯馬尼亞社會這種極端簡化性應該作何解釋?有種說法認為,在分離的這10000年中,25萬的在澳大利亞生活的土著發明出很多塔斯馬尼亞人沒有發明出的東西,比如說鏢!而且,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另外一件難以置信的事:在這1萬年當中,塔斯馬尼亞人實際上遺失了很多從澳大利亞帶過來的技術。尤其是,塔斯馬尼亞人曾從澳大利亞帶來很多骨制工具,但考古記錄證明大約3000年前,骨制工具永遠地消失了。這讓人不敢相信,因為有了骨制工具你才能有針,有了針才能有保暖用的衣服。塔斯馬尼亞的緯度和哈爾濱相當:冬天是下雪的,而塔斯馬尼亞人不是赤身裸體就是披著披肩而已。

我們應對塔斯馬尼亞社會中文化的喪失和創新的停滯作何解釋?

弗林德斯島的情況甚至更加極端。這個由200人構成的小社會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完全消失了。很明顯,在一個小型的,完全隔絕的人類社會中,一定有某些東西會導致創新變緩或者已存發明的消失。這個結論不僅可以應用在塔斯馬尼亞和弗林德斯,而且對於任何一個孤立的人類社會而言都是這樣。再舉個別的例子。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中間的托雷斯海峽有很多被遺棄的木舟。很多波利尼西亞部落遺失了弓箭和陶器。極地地區的愛斯基摩人遺失了愛斯基摩小艇,多賽特地區的愛斯基摩人沒有了狗和弓鑽,日本失去槍支。

弄清楚為何在極端隔離的條件下創新會消失,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日本,因為在日本,槍支的消失是被見證並記錄下來的。這件事發生在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1543年附近,兩個葡萄牙探險家在日本登陸,他們拔出槍照著鴨子的翅膀開了一槍。一位日本貴族當時正好在現場目擊了這一切,印象深刻,然後花了10000美元買下了這兩支槍。並讓他的鑄劍匠模仿製作了一個。十年內,日本人均擁有槍支的數量遠超世界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等到了1600年,日本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最好的槍支。而後,日本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竟然逐漸放棄了槍支。

引起這件事的原因是因為武士階層的興起。日本的武士階層的戰爭是這樣的,武士將領習慣於站在他們軍隊前面,做一個優雅的演講,敵方的武士也要做一個優雅的演講以示回應,然後他們再進行一對一的決鬥。武士發現帶著槍的農民會在他們演講的時候射擊他們。因此武士階層意識到槍這玩意很危險,因為有槍的農民和他們的勢力不分伯仲。於是幕府開始限制向槍支製造廠頒發許可牌照,僅為100家頒發許可證,然後他們開始進一步減少許可,進而僅允許3家工廠可以產修槍支,然後他們要求這三家工廠每年只許製造100支槍支,然後是每年10支...3支...到了19世紀40年代皮爾登錄日本的時候,日本已經沒有槍了。一項強大的技術就此消失。

這種技術的消失只可能發生在日本,因為他們是孤立地島國;沒有其他鄰國威脅日本的安全。當槍支首次出現在歐洲的時候,歐洲的領主們也類似地禁止槍支,而且還禁止了印刷傳播,但你可以想見後來發生了什麼。當一個中歐的領主們禁槍的時候,在極短的時間裡,可能會發生這樣兩種情況,周邊沒有禁槍的領主會佔領禁槍的領主的土地,再不就是禁槍的領主很快發現自己犯下錯誤,然後迅速從周邊的領主那裡進口槍支。槍支禁止只可能在日本這樣的孤立國家裡才可能奏效,因為沒有鄰國的威脅,也沒有辦法從鄰居那裡重新獲得這項技術。

因此,這些孤立社會群體的故事向我們闡明了關於人類群體的組織規模、創新力和創造力的關係的兩大基本原則一、除了完全孤立的社會形態,在任何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創新都來源於外部世界,而不是來源於本社會的內部二、任何社會都有內部的潮流。我指的不是經驗意義上的那種習慣。一個社會要麼踐行的是不追求利益的潮流,再不就是因為某種原因摒棄追求利益的潮流。但通常這種情況會發生逆轉,或者因為隔壁地區的社會沒有跟著順應這個潮流,或者是由於其他原因導致這種潮流的再度興起。就像那些放棄槍支的歐洲領主們,意識到他們犯了嚴重錯誤的時候就會重新要求加入這種潮流。簡而言之,人類社會之間的彼此聯繫和競爭關係是驅動新技術的產生和技術持續應用的重要原因。只要在孤立的社會環境中,不存在競爭也沒用重新引進技術的渠道的情況下,才會導致有價值的技術隨著某種潮流而永久的喪失。

從歷史中,我得出的另外一個重要經驗教訓是所謂的「」最優分割原理。這樣說吧!假如你進入一個組織中,無論這個組織是什麼,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還是自己的企業,抑或是德國的啤酒釀造企業或者是128號公路。這些組織是將很多小型的組織聯合形成的大組織還是將大型組織進行分割成為大量的小型組織?哪種組織形式才是最有效的呢?

我建議可以通過比較中國和歐洲的歷史來獲取針對這個問題的某些經驗信息。為什麼在文藝復興時期,中國在技術上開始落後於歐洲?通常的觀點認為,這和中國的儒家傳統有很大的關係,儒家傳統導致中國出現極端的保守主義傾向,而歐洲的基督教精神則刺激了科學和創新的發展。好吧!首先,看看伽利略模擬基督教科學的效果。其次,再思考一下中世紀時期儒家中國的科技現狀。在文藝復興早期,中國實際上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夢溪筆談》誕生於這一歷史時期),中國的發明包括運河閘門、鑄鐵、指南針、深鑽、槍粉、風箏、造紙術、瓷器、印刷術和手推車等——這些都是中國人發明的。所以,真正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在文藝復興時期,中國喪失了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提出正確的問題已經解決問題的一半)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為什麼中國在遠洋航行中喪失領先地位而找到答案。公元1400的時候,中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最大的以及數量最多的遠洋船隻。在1405年到1432年這27年之中,中國人7下西洋,這支船隊也被稱為寶船艦隊。這些艦隊由20000名船員、數百艘船組成。每艘船都能使哥倫布的小破船相形見絀。這隻龐大的艦隊從中國開始出發,一路途徑印度、阿拉伯、抵達東非海岸,並沿著東非一路向南。看起來好像中國已經抵達好望角的邊緣,要沿著西非海岸,到歐洲進行殖民。

然而,就像歷史上很多國家那樣,中國由於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自身強大的遠洋實力走向了歷史的終點。1432年,明朝出現了一位新的君主(明英宗或者明宣宗)。那時的中國存在兩大派系支持海軍的派系和反對建設海軍的派系。1432年,反對建設強大海軍的聲音獲得了皇帝的支持。這個歷史階段的明朝皇帝認為投資海軍建設是對國家財政的浪費。好吧!說法在當時的中國不無道理;上個世紀30年代的美國也存在孤立主義的傳統,而大英帝國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計劃使用電力照明。但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放棄遠洋艦隊做的非常徹底,因為中國是皇權高度集中的國家。當明英宗下令遣散造船廠,停止派遣船隻出行時,整個國家傳統的造船和遠洋工業徹底喪失了,而這一切只是由於一個人的決定。中國就像塔斯馬尼亞一樣,是一座巨大的孤島。

現在,咱們將中國的歷史與歐洲的遠洋航行的歷史做一個比較。哥倫布,一個義大利人,他想穿越大西洋來一次遠洋航行。每個人義大利都覺得這貨是在扯犢子,沒有人支持他。然後哥倫布走了,去了葡萄牙,葡萄牙的的國王也覺得他是在扯犢子,也沒有給他支持。哥倫布沒辦法,穿越邊境進入了西班牙,找到西班牙的一位公爵,這位公爵也覺得不靠譜,太浪費錢。就這樣,他試了6次,每個人都說這太扯淡了。終於,在他第七次嘗試的時候,哥倫布扎到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女王說:行,可以給你三條船,但都是小船哦!哥倫布就靠著這3條小破船,穿越了大西洋,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等他回到歐洲,將這個消息傳給了歐洲人。跟著他一起去的柯特茲和皮薩羅帶回來巨大的財富。在很多的時間之內,由於哥倫布已經在前面探好路了,緊接著11個國家開始了這場殖民運動,並彼此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件事之所以行得通的原因是因為歐洲是由支離破碎的很多國家組成的,因此哥倫布有很多機會可以嘗試。

幾乎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中國的機械鐘錶方面:一個中國皇帝(乾隆)決定全國廢除使用鐘錶。同樣,在英國工業革命進行以前,中國其實在水動力機械方面已經佔據了很強大的位置,但皇帝一聲令下:「停」!直接導致了中國水動力機器發展的結束。對比之下,歐洲的一些君主也曾下令禁止電燈、印刷和槍支的使用。是的,的確有些國家對印刷出版進行過壓制。但是,由於歐洲在文藝復興時期被劃分成2000多個小的公國。因此,要是哪個白痴想要徹底廢除某項技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發明大師有很多的機會,在不同的公國和地區之間也存在非常激烈的競爭,如果哪個國家已經證明了某項技術的價值,其他的國家就會紛紛跟著效仿。這就衍生出下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會長期統一,而歐洲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以及為什麼歐洲直到今天仍舊不統一

答案是:地理決定論。我們來看一下中國和歐洲的地圖。中國的海岸線很平坦。歐洲的海岸線卻都是各種半島,在每個半島上都會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民族、以及進行一場構建社會的獨立的試驗。(跟互聯網思維一樣:去中心化,扁平管理)尤其像希臘半島、義大利島、伊比利亞半島、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歐洲有兩個大島嶼成為重要的獨立社會的社會系統,那就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島,而中國直到近代台灣的出現才有了足夠大的能夠成為獨立社會系統的島嶼。歐洲是多山地區,各種山脈將歐洲分割成很多不同的公國:比如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和喀爾巴阡山等等。中國卻沒有可以將國土切割開來的山脈。歐洲境內,大河穿行——像是萊茵河、羅納河、多瑙河和艾爾比河等等—他們無法使歐洲統一。在中國,兩條平行的大河長江和黃河,被下游的土地所分隔,但很快又被運河連接起來。因為這些地理原因,中國在公元前221年開始統一之後,就再也沒怎麼分裂過。基於相同的地理因素,歐洲自從羅馬帝國之後就再也沒有統一過。奧古斯都做不到、查理曼大帝做不到、就連拿破崙和希特勒也做不到。就算當今的歐盟也無法給歐洲帶來統一。

因此,我們從中得出的結論是在歐洲之內各個自由交流的政治經濟實體之間的競爭在歐洲引發了激烈的創新競爭而中國的獨裁者有能力並且實際上確實阻礙了中國的創新。相反,中國的創新多發生在國家分裂割據或者被外族統治的歷史時期(清朝除外)。

就算在現代,你也可以看到這種影響。20年前,幾個大傻逼(指四人幫中的姚文元只有小學一年級的文化)控制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並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關閉了10億人的教育系統,然而,如果這幾個傻逼出現在歐洲的話,想要關閉整個教育系統是根本不可能的。這表明,歐洲的分裂對於歐洲而言,至少在科學技術創新方面是一個巨大的優勢。難道這意味著高度分裂是個好事嗎?可能不是!印度的地理條件比歐洲更加的分散,但印度的科技創新能力卻和歐洲根本沒法比。這表明,存在著某種最優的分割程度,即:太過統一的社會不好,太過分散的社會也不好。相反,創新會在具有一定分隔程度的社會中得以迅速發展。

OK!現在咱們開始把上面總結的這些應該到若要致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上。讓我們把這些先應用在一些富裕的工業和公司上面,我會給你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思考一下我們美國人對日本生產力的印象。我們很多人都以為日本和德國的工業生產力要比美國強大。但這不是真相。平均來看,美國的工業生產力要遠高於日本和德國。但平均數字掩蓋了同一國家不同工業之間的差異,這與組織的差異有關,這些差異也非常具有啟發。讓我給你們舉兩個例子,一個來自麥肯錫諮詢公司的研究,另外一個來自華盛頓經濟產業研究會。這兩個例子分別設計了德國啤酒釀造業和日本的食品加工業。

德國的啤酒產業怎麼樣?確實,德國在某些工業領域著實很有效率。德國的金屬加工業和鋼鐵工業的生產力和美國相比可以說旗鼓相當。但德國啤酒產業的生產力僅為美國的43%。這和德國啤酒品質的是好是壞沒有關係。每次我和妻子去德國,我們都會額外帶一個行李箱來,目的是用來裝德國啤酒,每次都是。那麼,為什麼德國生產這麼好的啤酒,德國的鋼鐵工業和金屬加工業還如此地成功,他們為什麼就不能使啤酒產業成為一個很牛逼的組織呢?

事實證明,德國啤酒產業遭受了來自小規模生產的影響。德國本地有1000多小型啤酒生產企業,而且彼此之間都不涉及到競爭。因為每家企業在本地實際上都處於壟斷地位,這樣就避免了進口啤酒的衝擊。美國有67家主要的啤酒釀造公司,每年生產230億升的啤酒。德國前1000家主要的啤酒生產公司的生產量竟然還不到美國的一半。這表明美國一家啤酒廠的生能力相當於德國一家啤酒廠的生產力的31倍還多。

這種現象的出現和德國人的口味和德國政府的政策有關。德國人對本地啤酒品牌的忠誠度非常高。因此,德國沒有類似於美國百威或者米勒這種全國性的啤酒品牌,相反,大多數的德國啤酒的市場範圍基本鎖定在釀酒廠附近方圓30英里的範圍內。你們去過德國的人一定都知道,德國人非常喜歡本地的啤酒,對於周邊的啤酒基本不接受。結果就是德國啤酒永遠無法從規模經濟中獲利。啤酒工業和其他工業一定,生產成本只有在產量上漲的時候才能下降。啤酒的冷藏室越大,組裝線越長,釀造啤酒的陳本才會越低。因此,這些小型德國啤酒公司就會變得相對缺乏效率。這裡不存在競爭,只有1000個壟斷企業。

德國對自己本地的啤酒的忠誠,還得到了來自德國法律層面的支持。德國啤酒讓外國啤酒很難在德國市場上競爭。德國政府頒布過所謂的「」啤酒純度法。德國政府明確地規定了啤酒中可以添加什麼,所以,不出意外地,啤酒中能添加的東西都是德國本地釀酒廠可以添加的,而不是美國、法國、瑞典啤酒中可能添加的。因此外國啤酒很難參與到德國啤酒市場的競爭。導致的結果是,德國啤酒的出口量不是很多。在坐的人要是想在美國買獅牌黑啤,一定要好好看看超市的標籤:在美國買的獅牌根本不是德國釀造的啤酒,而是在美國釀造,只是冠了獅牌的商標。

德國的一些其他工業部門也也有著同樣低效的特點。德國肥皂製造業和德國消費電力也同樣很低效;他們這類公司既不需要和德國本土的企業競爭,也無需和外國企業之間進行競爭。但是在德國金屬加工製造業和鋼鐵行業卻與此截然相反。在這兩個領域大型德國公司彼此競爭,也和國際上的大企業進行競爭,因為他們需要通過參與競爭來獲取最好的國際市場。

上面這個說的是德國啤酒行業的例子,說明了太多秘密地、不參與競爭的小組織存在的缺點。接下來我想舉一下日本食品加工業的例子。我開始的時候說過,就是咱們老美對日本的工業生產效率有種偏執的認識。對於日本的部分工業的確是這樣,但是如果說德國的食品加工業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日本食品加工業的生產效率僅為美國的的32%。在日本,有67000家食品加工企業;而在美國只有21000家,但美國的人口卻是日本的兩倍多。所以,我們可以算出來,美國單個食品加工公司的生產效率基本上是日本的6倍。日本的食品加工業為什麼和德國的啤酒產業那麼像?為什麼有那麼多在本地處於壟斷地位的小公司?原因是什麼呢?

結果證明,深層次的原因和德國啤酒企業的那兩個原因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個地區的人的口味催生了當地的壟斷企業,而法律又加深了老百姓對企業的忠誠度。日本人對新鮮食物非常狂熱,在坐的要是有去過日本的人,像我和我的妻子,都還會對日本的包裝上寫著什麼記憶猶新。在美國,當你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包裝上寫的日期,都是告訴你什麼時候應該丟掉牛奶的日期。而日本的包裝上寫上3種日期:生產日期、送到超市的日期、以及保質期,而且這些日期的數字寫的都很大,日本對日期真的是非常的關心。

結果導致,日本的牛奶生產總是在零點1分開始,這樣進入超市的牛奶就算是今天生產的牛奶。如果牛奶的生產日期寫的是23:59,牛奶公司就必須要在包裝上說寧其是昨天生產的牛奶,沒有日本人會買它。結果就是的食品企業只能獲得在本地的壟斷優勢。很明顯,北海道的牛奶廠商根本無法和南九州本地的牛奶廠商競爭,因為從北海道到南九州的物流時間需要幾天的時間。等牛奶到了九州超市的時候,人們會看牛奶包裝上面寫的時間,一看是三天前生產的,沒有日本人會買的。

因此,導致日本食品行業出現本地壟斷狀況的一大因素就是:日本人對新鮮食物的強烈需求。其次是島國政府的政策,強化了這種本地壟斷的趨勢。日本政府為期10天的隔離措施,阻止外國商品進口。因為日本人民對視頻生產日期的過分關注,自然而然地,等到美國牛肉、雞肉或者其他食品走進日本超市的時候,日期上一看就是10天之前的了,所以日本人根本不會買這些美國生產的食品。此外日本政府還對外國進口商品實施了其他限制。

最終的結果就是,日本的食品生產商根本不需要參與國內市場競爭中,因為每家都是所在地的壟斷企業,他們也不需要面對和國外的廠商的競爭,也無需學習為生產食品而學習國際貿易中的現今方法。因此,日本的牛肉價格竟然達到200美元一磅。我妻子和我在去日本之前就聽說過,但直到我們被我妻子的日本表妹帶到超市的時候才注意到日本的雞肉價格竟然是25美元一磅。日本企業之所以能獲得這麼高的利潤是因為日本雞肉生產商不需要和效率超高的美國雞肉生產商之間進行激烈的市場競爭。

不過,這些因素並非對日本的其他生產部門也適用。日本的鋼鐵企業、金屬加工業,汽車製造業和電力工業都比美國強。但日本的肥皂生產、牛肉生產和電子工業都和日本食品企業一樣,不需要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因此其生產率低於美國相應工業部門的生產率。

現在,咱們這些經驗拿來和美國的各工業和工業帶做一番比較。開始的時候我提到過,我兒時在波士頓的128公路附近長大,那時128公路作為工業帶引領著世界的生產效率,但其現在卻落後於矽谷。自從我的書《槍炮、細菌和鋼鐵》出版以來,我花了大量時間和來自矽谷及128公路的人交流,他們告訴我這兩個地區的企業精神非常不同。矽谷有大量的公司,儘管彼此之間存在競爭,但也存在大量合作,儘管存在競爭,但在彼此競爭過程中,還有大量的自由的想法、自由流動的人力和自由流動的信息。與之相反,我的128公路工業帶的企業家朋友則告訴我,那裡的企業甚至要比日本的牛奶企業之間更秘密,而且彼此之間不存在合作。

回過頭來,再思考一下微軟和IBM的差異又是什麼呢?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樣,自從我的書出版以來,我結交不少在微軟工作的朋友,因此我有幸了解了微軟的組織結構,發現它確實非常的有特色。微軟內部有很多小團隊,每個團隊由5—10人組成,這些內部團隊之間可以自由交換信息,但是並受微軟總部的指揮,可以自由的追去自己的創意和想法。微軟的這種組織形式非常不同尋常,在內部設立大量的半獨立的部門,使其彼此之間進行競爭,這與IBM形成了鮮明的對比,4年前的IBM還存在大量的完全絕緣的組織。一個月前,當我在北卡羅萊納的工業地帶——羅利-達勒姆工業帶的時候,我遇到了一位IBM董事會的成員,那個人告訴我,賈里德,你說的關於IBM4年前的事情都是對的:IBM這種封閉的組織結構確實導致了IBM喪失了競爭力,但那時IBM需要一個新的CEO來改變現狀,現在的IBM和微軟變得很像了,正如你預見到的,現在的IBM的創新能力獲得了提升。

這表明我們可以從人類的歷史中獲得汲取一些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孤立的群體組織處於發展的劣勢,因為群體組織大多數的想法和創新源泉都來自於外部世界。其次,我們還知道了適度分割原則:即既不要過度的統一,也不要過度的分裂;相反,你要把人類社會或者商業組織切割成大量既可以相互之間競爭,又能相對自由的進行信息交流的小的組織或群體。我認為這是如何組織企業和致富的總體原則。

但,讓我強調一些明顯的限制因素。我相信,你們在座的各位已經開始思考了。但我需要的說的是,這裡存在一個限制條件,我在開始的時候提到過:「所有的其他因素都是平等的」。很明顯,如果公司的CEO的不咋地的話,再好的組織都救不了它。可以說,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微軟的成功取決於比爾蓋茨非凡的能力,和微軟獨具特色的組織結構。

除此之外,我一直在談論的是提高生產力、創造力和造富能力的條件。在一些其他的人類組織中,生產力並水平的高低並非他們最關心的事情。在某些情況下,中央集權可能是比較適當的做法。比如在戰爭期間,你肯定不希望自己國家的海軍、空軍和陸軍彼此之間相互競爭,相反你會需要這些軍隊獲得比和平時期各位集中的控制。同樣在某些人類群體當中,生產力和賺錢能力並非首要考慮因素。我可不希望你們回家後對你的配偶說:「親愛的,我聽那個叫賈瑞德·戴蒙德的傢伙說,人類群體內部的競爭能夠提升生產力和創新力,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家庭生活中遵循他的意見,下個月比較一下咱們誰整的更多,等到月末的時候整整的多人繼續他的工作,掙得少的人呢就去擦地板和購物吧!」這表明,在婚姻生活中,有比獲得最高生產力更重要的事情。

同樣,我也不希望你們回到家中對這你的孩子們說,孩子們,我今天聽賈瑞德戴蒙德的演講,他說了一些我認為非常適合撫養孩子的原則。我們將在期中檢查你們每個人的成績,無論誰獲得了全A,我們將基於成績,無條件地支持他上私立中學直到大學,滿足你們任何的需求,而你們中間成績較差的,就可以開始以擦皮鞋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了。——這絕不可以出現在家庭中,並且在一些其他的社火組織中,把生產力作為評判企業的好壞的標準都是不合適的。

但無論如何,在很多的人類群體中,生產力的確是需要被認真考慮的因素。包括商業企業,工業帶以及相當程度上的國家。為了弄清楚哪種方式組織形式最優效,我們可以進行自然實驗。如果我們足夠富有的華北,我們可以以幾百種方式組織建立上百個企業,看看哪些企業最終破產了,20年後我們就會找到正確的答案。但這種方式沒有效率,我們可以通過歷史上發生的事,從比較中學習經驗。我希望你們在坐的人可以應用這些方法和教訓獲取我一直以來無法獲得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健同學 的精彩文章:

TAG:趙健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