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龍八部》中他封喬峰「南院大王」,作為皇帝,親佞遠賢,逼死結髮皇后和唯一兒子

《天龍八部》中他封喬峰「南院大王」,作為皇帝,親佞遠賢,逼死結髮皇后和唯一兒子

耶律洪基和喬峰

金庸所著的小說《天龍八部》,有一個蓋世英雄,名叫喬峰(「蕭峰」),他愛憎分明,武功高強,深明大義,書中,喬峰被遼主耶律洪基封為大遼國「南院大王」,「南院大王」這個官職在大遼國非常重要,當時大遼國分為分為南北兩院,兩院大王都對遼主負責,南院大王可管大遼國半壁江山,喬峰對遼道宗耶律洪基有救命之恩,他曾經從完顏阿骨打手中將耶律洪基救出,所以耶律洪基對喬峰青眼有加,耶律洪基被塑造成一個頗有情義的人物。「喬峰」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但遼道宗耶律洪基卻是歷史中真實人物,不過這個人物爭議頗多。

耶律洪基是遼興宗耶律宗真的長子,公元1055年8月即位,他登上皇位後,隨即下達詔令,讓群臣及士庶百姓直言無諱,廣開言路,12月再次下達詔令,重申讓百姓上書言政,以糾正過失,一副求賢若渴的樣子。可就在第二道詔令下達的第六天,耶律洪基就變了卦,又下了一道詔書,稱若有投書誹謗朝廷的,當棄市問斬,必不輕饒。大遼國政令朝出夕改,讓百姓無所適從。究其原因,與遼道宗耶律洪基昏聵不明,重用奸佞有關,這奸佞中就有將大遼國拖向毀滅深淵的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是遼道宗時期權臣,他巧言令色,頗得皇帝歡心,曾專擅權柄10餘年,他做的誤國事情不可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大事,就是害死皇后蕭觀音和皇太子耶律濬。

蕭觀音

皇后蕭觀音,在耶律洪基當王爺的時候就嫁給了他,蕭觀音才華出眾,擅長作詩,且精通音樂,長得也非常漂亮,姿容冠絕,是太子耶律濬的生母,補充說一句,耶律濬是遼道宗耶律洪基唯一的兒子。因為耶律洪基愛好玩樂,喜歡騎馬打獵,史載,耶律洪基的坐騎名為「飛電」,奔跑起來,風馳電掣,皇后擔心道宗安全,就屢屢勸諫,漸失去皇帝的寵愛。

皇后看不慣權臣耶律乙辛欺矇聖上,飛揚跋扈,多次斥責耶律乙辛。

皇太子耶律濬,是道宗的獨子,自幼聰明,好學知書,曾經道宗對皇后蕭觀音說:「有這樣聰明的兒子,吾復何求?」,逐步長大後的太子,沒有令道宗失望,能武能文,18歲時,耶律濬就被道宗授權總攬朝政,耶律濬法度修明,重用賢才,例如提拔有才幹的漢將趙徽為宰相,對權臣耶律乙辛的權力進行分割,這一切都與耶律乙辛產生了極大衝突,耶律乙辛恨得咬牙切齒。

耶律乙辛包場禍心,欲殺皇后與太子而後快,可惜遼道宗一直蒙在鼓裡,對耶律乙辛照樣言聽計從。耶律乙辛首先向皇后蕭觀音開刀,他指使人誣告喜愛音律的皇后與伶人趙唯一私通淫亂,皇后漂亮,是道宗的至愛,耶律乙辛這一下點中了道宗的死穴,道宗大怒,他派耶律乙辛和他的死黨張孝傑調查此案,結果可想而知,耶律乙辛又捏造出皇后淫亂的細節,氣的道宗暴跳如雷。將伶人趙唯一滅族,勒令皇后自盡。太子耶律濬和公主披頭散髮,要代母自盡,皇后有怨氣無法訴,要見道宗而不可得,咬牙出血,自縊身亡。

耶律濬

太子耶律濬在墳前打滾,高聲怒罵:「殺我母者,耶律乙辛是也」,旁邊人聽了無不垂淚,耶律乙辛聽了是心驚肉跳。

耶律乙辛將屠刀舉向太子,皇后屍骨未冷,耶律乙辛故伎重演,指使人誣告太子要謀反,並且列出要謀反的人名單,如樞密使蕭逸,這都是與他平時不對付的人,道宗不相信,耶律乙辛就將與太子親近的人下到監獄中,屈打成招,讓他們指認太子謀逆,道宗要親自看這幾個人,耶律乙辛使出花招,怕他們翻供,讓他們身戴重枷,用細繩勒住脖子,連氣都喘不出來,這幾個人不堪酷刑,痛苦掙扎,唯求速死,耶律乙辛卻對道宗說:「陛下請看,他們都後悔的痛心疾首了」。昏聵的道宗聽信了乙辛的話,勃然大怒,下令將太子廢為庶人。

太子耶律濬對皇帝的自辯之詞:「皇上只有我一個兒子,我已經立為太子了,我為什麼要莫逆呢?」,可惜,道宗根本聽不進去,耶律乙辛讒言兒子還可以生,可謀逆之子卻不能要,太子被抓走之時,仰天嘆道:「蒼天可辨,我何罪只有?」。耶律濬後來被耶律乙辛派人暗殺,卻被其報為得病死亡。

過了幾年,道宗仍舊生不齣兒子,就準備立太子的兒子耶律延禧為繼承人,當耶律乙辛又要迫害耶律延禧的時候,被道宗察覺,對他心生懷疑,就是這樣道宗還不捨得殺他。

時光流逝,道宗越來越想念結髮妻子皇后蕭觀音,也思念聰明的太子耶律濬,漸漸生後悔之心,下旨處死耶律乙辛,皇孫也就是後來的天祚帝即位後,對耶律乙辛一族進行徹底清算,破棺揚灰,一代奸臣得到了應有下場。

可大遼國的根基卻在昏聵的遼道宗和耶律乙辛等佞臣的搖晃下,頹亡之勢不可避免。公元1101年,遼道宗耶律洪基駕崩,24年後,遼朝滅亡。

大遼遺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蕻青拾遺 的精彩文章:

唐王朝由盛轉衰關鍵人物,一餿主意促使「安史之亂」,有乾隆有和珅,有唐玄宗有李林甫

TAG:蕻青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