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篡位、桓溫滅成
咸和七年(332年)
7月,趙國郭敬南掠江西,陶侃使其子陶斌與桓宣趁虛攻樊城,樊城被攻克。郭敬還救樊城,桓宣敗之於涅水。陶臻、李陽又攻克新野,郭敬逃歸趙國,桓宣、李陽遂攻克襄陽。陶侃使桓宣鎮守襄陽,桓宣屢次以寡弱擊敗趙軍。
10月,成帝李雄派李壽、費黑進攻寧州,圍攻董炳於朱提,寧州刺史尹奉派霍彪救援朱提,李壽故意放霍彪入城以消耗朱提的糧食。
咸和八年(333年)
1月,李壽攻克朱提,董炳、霍彪皆降。
3月,寧州刺史尹奉力屈,以州降於成國。
5月,遼東公慕容廆死,其子慕容皝立。
7月,趙帝石勒駕崩,太子石弘繼位為帝。石虎總覽大權,誅殺政敵程遐、徐光、石聰等人,石勒舊臣皆不用,重用自己心腹。
9月,趙國石堪與劉太后謀據兗州以討石虎,石堪襲兗州不勝,南奔譙城,石虎派兵追擊,擒殺石堪,又廢殺劉太后,立石弘生母程氏為太后。
10月,趙國石生在長安、石朗在洛陽皆起兵討石虎,氐帥蒲洪趁亂自稱雍州刺史西附涼州張駿。石虎親自帶兵討亂,攻克金墉,擒殺石朗。石生敗石虎於潼關,後部將與石虎通謀,倒戈攻擊石生,石生逃歸長安,使蔣英守長安,自己藏在雞頭山,石虎攻克長安,斬殺蔣英,石生也被部將斬殺。石虎趁勝進攻蒲洪,蒲洪投降。
遼東公慕容皝用法嚴峻,忌慕容翰、慕容仁、慕容昭等人,慕容翰逃奔段遼,慕容仁、慕容昭合謀襲擊慕容皝,慕容仁從平郭西進棘城,事泄,慕容昭在棘城被賜死,慕容仁還歸平郭,慕容皝隨後派兵討伐慕容仁,為慕容仁大敗於汶城,慕容仁於是盡有遼東之地。
咸和九年(334年)
1月,仇池王楊難敵死,其子楊毅立。
2月,遼西公段遼襲擊徒河不勝,又派段蘭與慕容翰圍攻柳城,慕容皝派慕容汗援救柳城,段蘭大敗慕容汗於牛尾谷,段蘭欲趁勝進兵滅慕容皝,慕容翰固諫而止。從此,段遼與慕容皝之間戰爭不斷,互有勝負。
6月,成帝李雄駕崩,其侄子李班繼位為帝,李壽等人輔政。
10月,李雄之子李越、李期殺李班,李期登基為帝。
11月,石虎廢石弘為海陽王,登基稱號天王,不久誅殺石弘並程太后及諸弟。石虎驕奢殘暴,大修宮室,小不如意便殺人,政事全部交給太子石邃處理。
咸康元年(335年)
4月,石虎南遊,臨江而還,游兵十餘騎至歷陽,太守袁耽上表朝廷,不言騎兵多少。朝廷大震,使王導都督諸軍防禦石虎,不久實情傳到建康,建康解嚴,袁耽免官。
9月,石虎遷都鄴城。
鮮卑賀蘭部大人背叛代王拓跋翳槐,拓跋紇那從宇文部返回,諸部復立拓跋紇那為代王,拓跋翳槐逃奔趙國。
咸康二年(336年)
1月,慕容皝從冰道討伐慕容仁,慕容仁不做防備,慕容皝兵臨平郭城下,慕容仁出城迎戰,兵敗被擒殺。
咸康三年(337年)
7月,趙國太子石邃謀廢石虎自立為王,事泄,石虎廢殺石邃,立石宣為太子。
10月,慕容皝在棘城稱號燕王,建立前燕。
趙軍送拓跋翳槐歸國,國人復奉之為代王,拓跋紇那逃奔燕國。
仇池王楊毅被族兄楊初襲殺,楊初自立為仇池公。
咸康四年(338年)
1月,段遼進攻幽州,攻陷薊城,趙軍退保易京。
2月,慕容皝、石虎聯合攻擊段遼,慕容皝大敗段遼之弟段蘭,趙軍收復薊城,進擊遼西,段遼棄令支而走,逃到密雲山自保,不得不投降石虎。慕容翰再次逃亡到宇文氏。段氏鮮卑至此滅亡。
4月,成帝李期為李壽所殺,李壽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漢。
5月,李期自殺身亡。
石虎派兵討伐慕容皝,圍攻棘城,慕容皝堅兵拒守,趙軍不得不退軍,慕容皝派慕容恪追擊趙軍,大敗趙軍。
10月,代王拓跋翳槐死。
11月,拓跋翳槐之弟拓跋什翼犍從趙國返回,在繁時登基為王,拓跋什翼犍建立百官制度,制定法律制度,從此,東自濊貊,西及破落那,南距陰山,北盡沙漠,率皆歸服代國。
12月,段遼向趙國請降,又向燕國投降,石虎派麻秋迎接段遼,慕容皝也去迎接段遼,段遼與慕容皝合謀,大敗麻秋於三藏口。段遼後在燕國謀反被殺。燕、趙兩國此後相攻不斷,互有勝負。
咸康五年(339年)
3月,庾亮欲北伐中原,朝廷辯論,北伐不得行。
7月,王導死,晉帝司馬衍使庾亮之弟庾冰與何充輔政。
9月,石虎派兵南下,攻克邾城,毛寶等人突圍走,溺水而死。
咸康六年(340年)
1月,庾亮死,晉帝司馬衍使其弟庾翼為荊州刺史,鎮守武昌。
2月,宇文逸豆歸忌慕容翰,慕容翰不得志,逃歸燕國,慕容皝不計前過,重新任用慕容翰。
咸康八年(342年)
6月,晉成帝司馬衍駕崩,庾冰立其弟司馬岳為帝,何充因議立成帝子為帝,出為徐州刺史。
10月,慕容皝遷都龍城。
11月,慕容皝分兵兩道討伐高句麗,燕軍大敗高句麗軍,趁勝攻克其都城丸都,高句麗王逃亡,燕軍挖高句麗王父屍,擒其母,毀丸都,燒宮室而去。
建元元年(343年)
2月,高句麗王稱臣於燕,慕容皝歸其父屍,留其母為質。
8月,漢帝李壽死,太子李勢繼位為帝。
荊州刺史庾翼欲北伐中原,移鎮襄陽,朝廷出庾冰為江州刺史,以為庾翼繼援。征何充回朝輔政,以桓溫為徐州刺史。江州刺史褚裒也回到朝廷輔政。
建元二年(344年)
1月,慕容皝討伐宇文逸豆歸,先鋒慕容翰大敗其精銳軍隊,燕軍趁勝攻克其都城,宇文逸豆歸走死漠北。至此,宇文鮮卑滅亡,慕容皝平定後方的敵對勢力,專心於中原。
7月,庾翼派梁州刺史桓宣擊趙軍于丹水,桓宣為趙軍所敗,不久氣憤而死。
8月,褚裒出為兗州刺史。
9月,晉康帝司馬岳駕崩,太子司馬聃繼位為帝,司馬聃時年兩歲,褚太后臨朝稱制,使何充輔政,朝廷征太后父褚裒再次回朝輔政。
永和元年(345年)
4月,褚裒回到兗州,會稽王司馬昱輔政。
7月,荊州刺史庾翼病死,使其子庾爰之主持荊州事務。
8月,朝廷以徐州刺史桓溫為荊州刺史,庾爰之不敢爭,桓溫成為荊州刺史。
12月,涼州刺史張駿攻克焉耆,並設置沙洲以治理西域。
永和二年(346年)
1月,慕容皝吞併扶餘國。
5月,涼州刺史張駿死,其子張重華成為涼州刺史。
趙國麻秋攻克涼州金城,涼州震動,張重華派謝艾反擊趙軍,大敗麻秋于振武。
10月,漢國李奕從晉壽起兵,進攻成都,李奕單騎突門,中箭被殺,其眾潰散。
11月,荊州刺史桓溫西伐漢國。
永和三年(347年)
3月,桓溫敗漢軍於彭模,而後屢敗漢軍,逼近成都,漢帝李勢親自出戰,桓溫敗之於笮橋,進克成都,李勢投降於桓溫。成漢至此滅亡。
4月,漢國故將鄧定、隗文起兵攻克成都。
趙國麻秋圍攻涼州枹罕,不能克,石虎派軍隊支援麻秋,張重華派謝艾反擊趙軍,謝艾大敗麻秋於臨河,麻秋退保大夏。
5月,麻秋與石寧再次進犯涼州,張重華派謝艾抵禦趙軍。
7月,鄧定、隗文立範長生子范賁為帝於成都。
8月,石虎再次派軍隊支援麻秋,謝艾大敗麻秋於長最,麻秋逃歸金城。石虎三攻涼州皆敗,此後不再進攻涼州。
公元347年,桓溫滅成漢後,天下七國並立形勢圖。氐族楊氏前仇池和鮮卑慕容氏吐谷渾皆為小國;漢族張氏前涼、羯族石氏後趙、鮮卑族慕容氏前燕和拓跋氏代國皆為大國。後趙石虎窮兵贖武,與前涼、前燕相互征戰不休。
掃一掃,加入我們的QQ群,讓我們一起討論更多的內容吧!


TAG:紛亂五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