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看希區柯克如何在電影中營造空間效果

看希區柯克如何在電影中營造空間效果

在2007-2008年度的建築學術活動中,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國際大學建築系的一個班級從建築策劃的角度分析了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攝影。

下文來自該課程的兩位教授,藝術理論家和歷史學家Alfons Puigarnau以及建築師Ignacio Infiesta,他們從電影布景的角度研究空間,並結合劇本和配樂,分析了這些空間如何製造出懸疑的氛圍。

建築和懸疑:設計中融入的情緒

電影通過光線來進行構圖,而建築師利用筆來進行構想,兩者具有相似性。事實上,比起台詞,著名驚悚片導演希區柯克(Hitchcock)更加關注視覺上的效果。

讓空間具有懸疑氣氛,這可能是當年的電影對建築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為了在影片中利用建築製造出強烈的情緒,希區柯克會親自製作建築模型,在其中可以看到電影需要表達的情緒和戲劇性的人物動作。

在技術上,懸疑是用來保持觀眾注意力的重要手法,在電影上,可以被看做是動作和其結果之間的一次「暫停」。它也是一種基於心理學的手法,這樣觀眾的意識就會被電影中的動態牽動。因此,好電影中的建築空間氛圍渲染也應隨著劇情的高潮而達到高潮。這種讓觀者心潮澎湃的體驗,是電影與建築的連接點。

就像希區柯克在一次訪談中所說:懸疑與驚訝是不同的。在懸疑的製造中,調動觀者的情緒十分重要。為了製造懸疑,需要十分了解取景地的空間布局,要選擇一個重要地點來製造最大的懸念;為了製造懸疑,空間需要被充分表達,還需要在其中加入具有緊張感的元素,讓最終的空間體驗變幻莫測,甚至具有喜劇感。這種懸疑感為最終的驚訝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驚魂記》:百葉窗作為一種懸疑元素

Psycho (1960).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在《驚魂記》(1960)中,我們發現了希區柯克作品中一種基本的製造懸疑的方法:偷窺。男主角通過辦公室中的牆壁偷窺女主角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這種隱秘的觀察方式讓人意識到男主角的不同人格,也使人聯想起了百葉窗這種元素,表現出兩個觀察對象之間的一種不確定的狀態。這種偷窺的狀態在電影的建築布局中也有所展現。

百葉窗是一種製造出懸疑氣氛的過渡空間, 它位於室內與室外的邊界處。這種利於隱藏與偷窺的空間,在之後的各種電影中都經常被利用來製造懸疑氛圍。

《奪魂索》:犯罪空間

The Rope (1948).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犯罪是一種純粹的藝術。這是兩位學生對於謀殺同學的看法。犯罪的計劃和準備行為都在建築空間中進行,為空間製造了緊張感,以及戲劇性的結局。

《奪魂索》(1948)是希區柯克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其使用的技術強調了一種粉彩般的色調,減弱了冷色調。電影好像不是在進行敘述,而是彷彿讓人置身在其中。因為其中的動作都是單鏡頭拍攝而成,沒有進行編輯,這部電影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建築項目,利用空間製造出了一種連續的畫面感。

電影中的時間和空間具有一種絕對的聯繫,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空間中展開,在其中,我們可以如同看模型一般觀看紐約時間的變化。《奪魂索》這部電影採用了希臘戲劇般的敘述結構:平靜 - 動作開始 - 高潮。建築空間也與這種變化進行了結合。

The Rope: Camila Valenzuela.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The Rope: Laura Vall.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The Rope: Isabel Apan. 圖片來自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迷魂記》:作為過渡的建築設計

Vértigo (1958).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莫比烏斯環可以被看做是《迷魂記》(1958)的一種實體。在不同的場景之中都有螺旋形的象徵物:晚宴上的鮮花、卧室中接吻鏡頭的360度環形拍攝、兩位主角臀部的特寫鏡頭。莫比烏斯環象徵的是永恆的環路,並且在不跨越平面的情況下穿越平面,這與主角的經歷一樣——不停地在兩個人物之間穿梭。

在電影的一個重要動態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過渡的概念:人物慢慢爬上塔樓。希區柯克使用了縮放的鏡頭,表達出生前世界和死後世界的過渡。

過渡區域可以被看作是不同固定空間之間產生的結果,在建築設計中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就如同在高高升起的塔樓之中螺旋上升的樓梯一樣。另外,過渡空間中還有一個有趣的點是不同形式之間轉換的方式。

Vértigo (1958).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Vértigo: Sofia Gómez. 圖片來自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Vértigo: Marta Delgado.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後窗》:「看」的設計

Rear Window (1954). 圖片來自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在《後窗》(1954)中,導演於觀者與被觀者之間創造了一種張力,這種張力僅僅通過公寓之間的庭院就得以呈現。希區柯克通過對於所見事物的強烈關注,向我們闡釋了「看」的主題。建築中的「看」也可以具有多種的表達方式。「看」在建築中可以被表達為一種發現的過程,正如同在《後窗》之中,謀殺被發現的過程一樣。

希區柯克是一位具有強烈主觀意識的導演,他可以影響人們在空間中的視覺,在不知不覺中操縱觀者。而建築設計中同樣需要類似的過程,來操縱觀者的體驗。在《後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上帝視角,在其中,犯罪被進行了藝術化的呈現。因此我們感到在城市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Rear Window (1954). 圖片來自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Rear Window: Ana Capella.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Rear Window: Camila Valenzuela. 圖片來自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Rear Window: Marta Delgado.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火車怪客》:作為編輯的設計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這部電影可以被看做是希區柯克這位懸疑大師唯一一部在大蕭條時期具有悲觀色彩的電影。影片是黑白的,具有強烈的光影對比,特別是其中的頂光突出了這點。基於同名小說改編的《火車怪客》(1951),不同於《奪魂索》,這部電影顯得更碎片化,因此將不同鏡頭連接在一起的剪輯過程就顯得尤為關鍵。

通過剪輯能否體現出一種懸疑氛圍?希區柯克在第一個鏡頭就告訴了我們應該怎麼做,之後就一直處於緊張和戲劇衝突之中。地面上的鏡頭向我們展示了兩人在火車上的運動。兩人腳相接觸時鏡頭才開始慢慢上升,看到兩人的面部。建築師米拉萊斯(Enric Miralles)的作品就可以被看做是對於碎片的整合和編織。這種碎片化可以用來探討光線或是材料。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過程,有時甚至是未完成的過程。

Strangers on a train: Shama Slaqui.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Strangers on a train: Marta Delgado.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Strangers on a train: Camila Valenzuela.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火車怪客2》:作為磁場的設計

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在《火車怪客2》中,還有一個我們無法忽略的主題:建築中的磁場和它與懸疑之間的關係。影片的拍攝地在華盛頓,這座城市具有數不清的豐碑和廣場。在電影中,兩人的相遇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建築所阻攔。建築成為了兩人行動中的負擔,因此在整個場景之中增添了一種懸疑的魔力。

希區柯克的所有電影都探討了中心與外圍之間的關係、小與大尺度之間的關係。電影中大都市中的微小部分總是表達了隱含的意義。

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Strangers on a train: Philip Mountain. 圖片來自f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Strangers on a train: Sofía Gómez.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辣手摧花》:作為懷疑的設計

Shadow of a Doubt (1943).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辣手摧花》(1943)使用了更加原始的電影語言。它被認為是一部心理懸疑片。一位為了逃避法律追究的人士前往了聖羅莎,希望在一種鄉野的原始環境中棲居。這位逃亡者是一樁謀殺案的嫌疑人,但不是唯一的嫌疑人,這為電影製造了懷疑的氛圍,而這種懷疑通過電影中的樓梯得到了展現。這一部分是電影中最深刻的橋段: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樓梯離開一個地方,暗示了涉及的每一個嫌疑犯都可能是罪犯。

在《辣手摧花》中,中央樓梯強調了室內空間中所發生的暴力。它展現了人們面臨不同選擇時的兩難困境。建築中這樣具有多種選擇的設計代表了一種不確定的狀態,這也可以被利用,成為一種設計策略。我們可以認為,在現代建築中,人們擺脫了厚重牆壁的束縛,但同時也把自身置於了一種不確定性中。

Shadow of a Doubt: Marta Delgado. 圖片來自 Curso de étic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IC

編者結語:在2007-2008年度的建築學術活動中,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國際大學建築系的一個班級從建築策劃的角度分析了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攝影。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