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中的懸疑敘事

電影中的懸疑敘事

電影《西北偏北》中的希區柯克,可愛。

文 小蟻

法國結構主義敘事學家茨維坦·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v)提出「故事」(histoire)與「話語」(discours)兩個概念來區分敘事作品中的表達對象與表達形式[1]。同樣的故事內容,如果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讀者的參與度也會不同。類似的「話語」運用到電影語言中,形成電影的敘事形式(narrative form),即電影是如何講故事的。根據《電影藝術》書中的定義,「一個敘事均由一個狀況開始,然後根據因果關係的模式引起一系列的變化;最後,產生一個新的狀況,給該敘事一個結局。而我們涉入故事之中的程度,則取決於我們是否了解其中的變化和穩定、因果關係,以及時間和空間的模式」[2]。今天想討論的是懸疑電影敘事中的因果關係(敘事元素中的核心之一)這一項。

故事的起因會展現出整個故事的緣起,是電影敘事中難以忽視的一環,可以說一部電影可以沒有結果(開放式結局或者意味深長的結局)但是很難做到沒有起因。起因在故事中出現的場合也非常重要,與小說創作相同,電影敘事也有正敘、倒敘和插敘等多種敘述形式,因此起因可能出現在電影的開頭、中間或結尾,這要根據不同的電影類型和敘事需要來定。有些電影會在敘事過程中留下因果動機的伏筆,比如《綠野仙蹤》中桃樂絲在現實生活中遇見的三位農夫在她的夢境中變成三位卡通人物,這是心理暗示上的因果動機。需要注意的是,一個龐大的敘事中會包含很多分支,這些分支上也會有一些瑣碎的因果動機,比如《瘋狂的石頭》中連晉飾演的香港大盜麥克在購買繩子的場景,和他最終去偷盜的場景形成一組因果關係。

《瘋狂的石頭》·2006

偵探電影(推理小說)中,是典型的將故事起因放在最後的敘事形式,即故事發生的順序是:

a.犯罪動機引發

b.計劃犯罪

c.進行犯罪

d.發現罪行

e.偵探開始偵查

f.偵探揭發abc[3]

普通的偵探電影(推理小說)會從d.發現罪行開始敘述,一步步揭開謎底直至發現abc(案件的起因和經過),這樣帶著強烈好奇心的觀眾(讀者)便同偵探一起參與了揭秘的過程。許多電影故事便是通過這種保留肇事原因動機的方式來激發觀眾的好奇心,提升觀眾的參與度。不過偶爾也會有例外,比如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中一開始便告知觀眾(讀者)兇手是誰,但保留了另一部分的關鍵信息,形成一種觀眾(讀者)比偵探知道的更多但是跟偵探一樣摸不著頭腦的奇妙體驗。

懸疑敘事中採用類似的信息量供給方式來進行敘述,比如希區柯克的懸疑電影中,導演無疑是故事中全知全能的角色,但他絕不會在第一時間將故事的底料全部抖出,而是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揭開疑團。值得注意的是,推理小說(電影)常常故事中的人物和讀者知道的信息一樣多,而懸疑小說(電影)的敘事語言中,常常會給讀者(觀眾)比故事中的人物更多的信息來造成懸疑性(與《嫌疑人X的獻身》相似但又不同)。

例如《西北偏北》(1959)這部電影中,羅傑·桑希爾(Roger Thornhill)莫名其妙被誤認為一位名為「喬治·卡普蘭」(George Kaplan)的人,被一些疑似黑幫分子的人「綁架」並灌醉,並被放在剎車失靈的(被偷盜的)汽車上,險些喪命。為了查出「凱普林」究竟是誰,並證明自己的清白(沒有偷車、酒駕、高速行駛),他開始了一系列的追蹤和搜索,搜索的過程中又被人陷害為殺人罪,因此羅傑遭到警察和神秘組織雙方的同時追殺。此時,我們通過上級警方的會議知曉「卡普蘭」只是上級警方為了追捕犯罪團伙而設置的虛構人物(誘餌),此時還不能暴露目標的警方無法出面營救羅傑·桑希爾,由此觀眾知道羅傑已經被上級警方「拋棄」,此時的他正處於隨時會喪命的危險境地,但羅傑本人對此全然不知。但觀眾亦不知羅傑究竟會遭遇哪些具體的危險,而且導演還故意設置了一些環節來阻礙羅傑獲得關鍵信息,所以觀眾一直替羅傑提心弔膽。

如此敘述的直接效果便是產生懸念,創作者知曉事實但不參與到故事敘事中,而採用一種旁觀敘述,且觀眾獲得的信息量高於劇中人物,從而協助產生強力的懸疑效果。希區柯克曾向呂弗說道:

像我們現在這樣,正天南地北地聊天。假設桌下有一枚炸彈。起先沒什麼事發生,然後,突然「轟!」炸開了。觀眾嚇了一跳,且在被嚇到之前,平常得沒有任何特殊徵兆。現在,換成懸疑的情景:觀眾知道桌下有炸彈,(略)觀眾知道炸彈在一點鐘時會爆炸,壁爐上還有一個鍾,指針指出只剩15分鐘了。然後,我們這樣聊天就變得很有趣了,因為觀眾已投入劇情,會很想警告劇中人:「趕快停止聊這些芝麻綠豆大的事吧,桌下有一枚炸彈要炸啦!!」

第一種爆炸情形,我們可以給觀眾15秒的驚嚇效果。但在第二種情形,我們則提供了觀眾15分鐘的懸疑。[4]

許多緊抓人心的故事其實是通過敘述方式(限制性敘事或非限制性敘事)來提升觀眾(讀者)的參與度,我們在觀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可以思考我們究竟比電影中的人物知道的更多、更少或一樣?(非限制性敘述:觀眾的信息量高於劇中人物;限制性敘述:觀眾信息量等於劇中人物;或者介於非限制性敘述和限制性敘述之間:比如《嫌疑人X的獻身》和《西北偏北》)。我們也可以通過敘述方式來判斷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

[1]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p14.

[2]大衛·波德維爾([美]David Bordwell)、克里斯汀·湯普森.《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插圖修訂第8版)曾偉禎譯.「電影學院」編委會校.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p90.

[3]同上.p95.

[4]Francois Truffaut, Hitchcock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7), p.52.

文 小蟻

每周日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螞蟻和小蜻蜓 的精彩文章:

TAG:小螞蟻和小蜻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