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蝴蝶蘭
蝴蝶蘭(蘭科、蝴蝶蘭屬植物)
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后」之稱。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台灣。
【形態特徵】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鬚,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生長環境】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範圍為60%~80%RH。
【養護注意事項】
1、蝴蝶蘭的栽培介質主要以苔蘚類和水草為主。一般土壤栽培需要鬆軟一點的土壤。
2、對於溫度,蝴蝶蘭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一般要15-30℃,如果低於或者高於這個溫度就會出現不生長或者黃葉的現象。
3、水分要充足。蝴蝶蘭的葉片是不容易存儲水分的類型,所以就需要土壤中有足夠的水分。蝴蝶蘭新根生長旺盛期要多澆水,花後休眠期少澆水。春秋兩季每天下午五時前後澆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每天上午九時和下午五時各澆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溫度低,隔周澆水一次已足夠,宜在上午十時前進行。如遇寒潮來襲,不宜澆水,保持乾燥,待寒潮過後再恢復澆水。
4、光照要適當。雖說蝴蝶蘭是喜歡陰涼的植物,可是所有的綠色植物都需要充足的光照來製造自身需要的能量的。尤其在開花的時候,蝴蝶蘭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要避免被陽光直射。
5、通風。蝴蝶蘭對於空氣的質量也有相當高的要求,家養的蝴蝶蘭一般要常通風,防止蟲害。
6、適量施肥。尤其在冬天,施肥次數少了下一年花就會開很少。春天是生長期,可以用蝴蝶蘭專用的營養液。
7、開花後要將枯萎的花剪掉,肩上對於養分的消耗,而且枯萎的花吊在上面看起來也很不好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