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μ2,膠片初體驗
前段時間,受尾巴設計師46的影響,看過他之前在尾巴上出過一篇「香港膠片遊記」。也想放下數碼機拍個膠片試一試。
第一步,先選一個適合新手的膠片機。46幫忙推薦了幾款,最後被別人拍的μ2的顏色毒到了,就立馬決定要這款了。
這幾年,好像Olympus μ2 又有些熱絡起來了,自動測光的超級傻瓜機,用起來不費勁,調焦變焦順暢,拍攝效果不錯,方便攜帶又便宜,初級選手的首選。
我入的差不多是九成新的Olympus μ2 II Zoom 80,奧林巴斯的最後一款旁軸PS膠片機,也才不到五百,很划算了。一部相機被買來賣去的,到手已經不知道經過多少人,想來也挺好玩的。
這次主要也是拍了幾張香港,一些漠河和日本的片子。相機還沒到手的時候問46了解了基礎的操作,用意念學習裝卷,膠捲也是問他拿的,富士C200,3卷。
----------------------------------
| 漠河 |
有些片子做了裁剪,調整了水平線和曝光,後期沒有加任何濾鏡,基本上都是原片直出,更直觀的評測μ2的效果。
最北點溫度有點冷,鏡頭有時候卡住關不了機或者開不了,除此之外,使用起來沒有什麼大毛病,光太強烈的時候,顏色出來會有點糊,光線柔和的情況下,效果是最好的。
北極村木屋子
哈爾濱聖索非亞大教堂
這張是三卷里最清晰的一張
九曲十八彎一景
鄂溫克馴鹿園裡
白樺樹林中
63大橋雪景
不過,不知道是我操作不當還是怎麼的,好多張漏光特別嚴重,如圖,雖然我是完全可以接受這樣意外的設定,也挺有趣,但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大阪 |
中崎町的電線杆
陽光正好,最適合膠片色
還沒有擺好pose就定格系列
心齋橋
葯妝店招牌
抬頭看到的紅葉樹
當然,偶爾也會手抖嚴重對焦不準
| 京都 |
八坂神社,穿和服的女孩兒們
京都深秋紅葉
三年坂的拐角小巷口
廟堂里的秋菊花
入住在井手町的日式庭院
底部漏光嚴重
有時候會卡卷
出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半張,裁剪出來,像素偏差大
路邊結滿果子的盆栽
城陽車站
神社裡穿和服的情侶
開貨車的路人
僻靜的花園路民居
清晨井手町風景
去仁和寺的路上
秋日銀杏樹
穿著和服來一張
奈良的水果攤,桔子超甜的
鴨川的夜,有點旺角卡門的感覺
| 東京 |
銀座五丁目街頭
超大的GAP,橫平豎直的滿足感
儒雅的白頭髮大叔
拍虛的交警叔叔
傍晚的東京天空
國立美術館的夕陽路上
路邊化緣的僧人
世界上最大的優衣庫,底部漏光+卡卷
亞克力組成的T恤區,對面的遊客很配合嘛
Shopping歸來
地鐵上的讀書人,焦距調最遠
慈祥的老爺爺
成田機場拍攝
| 香港 |
用 μ2拍的第一張
機場過道來往的人
夜間雙層巴士
唯一一張夜景,馬馬虎虎
旺角賣章魚小丸子的師傅
陰雨天的咸檸七
第一次的膠片體驗,感覺美妙。
不會像數碼機一樣肆無忌憚的拍幾十張心想可以選一張,只是想用心拍好每一張,記錄這一刻。
也不用著急著立馬傳輸出來修圖發社交圈,能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當下。
帶著未知,等待沖刷。每卷都像是意外的驚喜,即使拍出瑕疵,也不會一鍵刪除。
接受不完美,讓影像記錄返璞歸真,也蠻有趣的嘛。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