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奇蹟男孩》:這部好萊塢催淚大片的煽情套路是和朱軍的《藝術人生》學的嗎?

《奇蹟男孩》:這部好萊塢催淚大片的煽情套路是和朱軍的《藝術人生》學的嗎?

2000年的時候,央視出了一檔大型催淚煽情節目,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現在也屬於暴露年齡的東西了。

那個節目南哥沒怎麼看過,倒是有一年春晚,馮鞏和朱軍合作的小品惡搞了一把不煽不舒服斯基的《藝術人生》,讓人印象深刻。

裡面有句總結,說《藝術人生》的煽情是有套路的,「套近乎、憶童年、拿照片、把情煽,音樂一起,讓你的眼淚流個沒完」。

這句話,其實套用到商業電影上也是適用的,也正是因此,有很多人被誤導,認為自己看個電影,哭的稀里嘩啦,完事走出影院一感慨,這電影真好!

不是這樣的。

能讓觀眾哭的電影≠好電影。

說的詳細一點:能讓觀眾感動哭的電影≠好電影。

之所以說起這個,是因為新上映的這部《奇蹟男孩》

上映之前南哥的好多朋友就表示期待,從題材來看,妥妥的勵志片,一個因為基因問題從出生就毀容的男孩漸漸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讓大家接受他。

反歧視、反霸凌,提倡愛與包容,怎麼看都是要走煽情路線的勵志電影。

果然,上映之後鋪天蓋地的從路人到朋友到營銷號到處都在推薦,而推薦的最大原因只有一個,感人

講道理,評分虛高

什麼時候感人成了好電影的標準?

面對如潮的好評推薦,南哥不得不來潑冷水了,《奇蹟男孩》並沒有那麼好,它不差,但是沒有那麼好。

從老套的煽情套路來看,《奇蹟男孩》讓觀眾淚奔的手段通通有跡可循,一點也不高明,甚至套路到毫不用心。

下面南哥來分析一下,你究竟是怎麼被一步步煽哭的。

首先,人設。

電影是改編自暢銷小說《奇蹟》,故事沒什麼大的改動,男主角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叫奧吉。

奧吉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他的父親電影里沒有明確說是什麼職位,但是從父親說把頭盔藏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這個細節不難猜出,他的職位應該不低,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

而母親原本是一名有天賦有才華的插畫師,在生奧吉之前離碩士學位也就一步之遙,同樣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人士,就算做全職太太也沒有和社會脫節,不僅擔任了奧吉五年級以前的所有學業指導,還在想要重新拿到碩士學位時,分分鐘就把論文搞定,由此可見,母親也一直沒有放棄插畫方面的進修。

而奧吉還有一個姐姐,他們一家人住在不算豪華但絕對不算差的二層小樓中,還有一條狗,這就是一個極其標準的美國中產是家庭。

如果說有什麼不一樣,就是奧吉的臉。

因為基因問題,奧吉從出生就開始接受手術,最後的結果也只是毀容,怪異的長相導致了奧吉只要出現在人們面前就會成為矚目的焦點,這些目光並不都是善意的。

這樣的設定太取巧了,有足夠的家庭資本支持學習,有精英的父母塑造奧吉良好的教養,兩個孩子一條狗還有全職太太和偏向藝術的職業,奧吉一家簡直就是無可挑剔的模板,人們既會因為奧吉的毀容而同情他,又不會因為他的家庭而產生自上而下的憐憫

這樣精緻的設定說明了電影的受眾,應該屬於城市中同樣是中產階層的人群,你讓冰花男孩去看這個電影,可能得到的就只有羨慕了,毀容?那又算得了什麼。

把這種設定稱之為「套近乎」沒錯了。

再回到電影的劇情上。

電影的故事從奧吉五年級入學到小學畢業結束,原本一個天生毀容教養良好的可愛小男孩如同待宰的羔羊放到陌生的環境中這件事就足夠虐心了,學校雖然不如成人的社會那麼赤裸裸的殘酷,卻也是成人世界的一個縮影,歧視、惡意和霸凌自然是存在的,而這些都放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身上怎麼樣?

自然是催淚效果加倍了。

當美好或者邪惡加諸在天真的孩子身上時,效果絕對是指數級上升的。

導演對於情節點的設置還是非常巧妙的,雖然奧吉的遭遇是個特例,導演卻善於在劇情上尋找與大眾的共同點

比如當你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時,如何消解這份困擾和苦惱?

生而為人,沒有兩個人會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看過太多的影視作品中主角們因為自己的特殊而苦惱。

現實里,有人為自己的體重難過,有人為自己的外貌痛苦,有人為自己的貧窮自卑,這些在電影中都能一一找到對照的人物。

奧吉的姐姐薇婭渴望得到母親的關注、奧吉的好朋友傑克因為獎學金小小年紀就必須變得懂事起來、而薇婭的好閨蜜要靠套用好友的家庭背景才能獲得高人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求而不得,他們為此掙扎、痛苦。

上學的時候,總有人因為各種原因有過難熬的青春歲月,成績不好、外貌不出眾、被孤立等等,哪個姑娘沒精力過和閨蜜的吵架和好呢?你總能在這部電影里找到共同的經歷。

這叫「憶童年」,旨在喚起觀眾的共鳴

到了煽情階段,反而沒什麼好說的,和我們看過的所有煽情套路一樣,毫無新意。

受傷的孩子總會在家人朋友那裡獲得一個擁抱、一個「我也經歷過」式的安慰、一段人生哲理,最後美好總會撫平傷痛。

奧吉一定會明白容貌不是評判一個人的全部,他也會接受這個社會一定有人是抵觸他的。

母親也一定會明白女兒薇婭渴望關注的心,奧吉的同學們也一定會逐漸發現他善良優秀的靈魂。

這樣童話式的磨難和圓滿結局充滿了僵化的定式,對於稍微多看過幾部電影的觀眾來說,什麼時候起什麼音樂,角色什麼時候會破涕而笑,最後的結局是什麼都已經爛熟於心。

《奇蹟男孩》講述的故事是個好故事,溫暖人心,帶來希望,這一點我們不能否定,它帶來美好的意義。只不過其中摻雜了過多的「美國精神」,濃郁的主旋律讓人恍然間彷彿看到了我們的中國特色抗日劇。

老美沒有主旋律抗日劇,但是他們有美國夢電影。

看完全片,南哥覺得,電影叫《奇蹟男孩》有點名不副實,奧吉的遭遇不能說明是一個奇蹟,應該叫做幸運

他足夠幸運的降生在一個富裕的美國中產家庭,幸運的獲得了一對接受過精英教育的高素質父母和一個愛他的姐姐,他還十分幸運的來到了一個擁有優秀教師的學校,老師和大部分孩子都有著善良的心和純正的三觀,即使是「反派」,搞破壞的小男孩朱利安也被趕走了,甚至他在離開前還表達了悔意。

這是一連串的幸運,而非奇蹟。

奧吉的遭遇獨立,並沒有可複製的意義,更不具備映射社會問題的能力,在電影院中,我們會因為小朋友的遭遇和電影里的美好瞬間而感動流淚,但是南哥卻不願意把它擺到佳片的位置。

這只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爆米花煽情片,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大指南V 的精彩文章:

從國民閨女到爛劇女王,關曉彤到底經歷了什麼?

TAG:電影大指南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