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備的擇主之路:到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劉備的擇主之路:到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操從容謂備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備方食,失匕箸,值天雷震,備因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

《資治通鑒?卷六十三?漢紀五十五》

黑劉備的人,基本黑不到點上。

說劉備是運氣好的人,太小看劉備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劉備一生經歷了大小几十戰(當然,勝敗如何就不提了)。多少所謂諸侯在戰敗後,或者身死族滅,或者湮滅無聞,可劉備呢?敗不敗不重要,人家不僅能繼續玩,還能越玩越大。你再對比看看「下周回國賈老闆」,就知道劉玄德的失敗,敗得多麼有水平了。

敗不是問題,敗了之後怎麼辦,這才是個大問題。而劉玄德同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存在。

因此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捋一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劉備第一次失敗,是被呂布偷襲了徐州。呂布小人一個,反覆無常,本來被曹操打敗,無所歸依,是劉備好心收留了他,可他卻趁著劉備不注意,端了劉備的老巢。

劉備怎麼辦呢?馬上投降呂布

你一定會吐槽:啥玩意兒?這算什麼高招!恩,這就是劉備的妙手了。當幾個月以後,呂布和劉備翻臉,再次趕走劉備。你從呂布的行事原因,就可看出劉備此舉妙在何處了。

「備合兵得萬餘人,布惡之,自出兵攻備」。看到沒有,幾個月之間,劉備已經招了近萬人的兵。他所謂的投降呂布,根本就不是想安心待在呂布手下,而只是想待在徐州。他在徐州,畢竟是有根基的,所以招兵才會如此順利。

呂布一看,我去,這大耳賊原來是在挖我的牆角!上去就是一通猛揍,趕走了劉備。

GIF

(圖片來源於網路)

劉備於是又得選擇了:這次該去哪裡捏?

環顧天下,老朋友公孫瓚已被袁紹圍攻,眼看就要覆亡;袁紹倒是風頭正勁,可自己去了身份尷尬,難不成跟著袁紹去打公孫瓚?荊州劉表就更不行了,此人短視,只顧自守。

想來想去,劉備選擇找曹操。曹操跟別人不一樣,他也恨透了呂布。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沒錯了!

果然,到了曹操那裡,曹操對他很是看重,給他撥兵馬和糧草,讓他專門騷擾呂布——然後才有了我們在前篇提過的劉備一嗓子喊死呂布的故事。

當然,曹操也是人精一個,在滅了呂布以後,馬上就收了劉備的兵權,讓他入朝為官,儼然一副讓他轉行政崗的架勢。

劉備一看,這哪行,於是便開始謀劃著搞事情。什麼事呢?衣帶詔,和董承一起謀劃如何刺殺曹操。

這事兒當然沒成功,但劉備還很順利地在事情泄露之前就離開了許昌,避免了遭殺身之禍。

在這裡,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當時他們成功了,誰獲益最大?

當然是劉備。董承雖然掛著車騎將軍的官印,但到時想要控制軍隊,還是得指望久經戰陣的劉備。亂世之中,軍權可是一切權利的核心,如果當時董承能成功,那麼劉備無疑就會成為下一個曹操。

而劉備當時離開許昌,是奉曹操之命,去揚州刺史部九江郡攔截北上的袁術。可沒想到才走到半路,袁術就死了。劉備一看,也沒有回去復命,而是掉了個頭,又跑到徐州,把徐州給佔了。

為什麼他老盯著徐州?還是前面的原因:他在這裡有名望,招兵買馬要容易很多。

此時,曹操已經到官渡前線了,在得知劉備復據徐州後,他冒著被袁紹突襲的危險,硬生生又去徐州打散了劉備,然後才再回到官渡。

這張圖必須再放一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唉,又失敗了,這次又去哪裡呢?

不過這回劉備的邏輯就比較清晰了:自然是去袁紹那裡嘛,因為大家有共同的敵人!

但劉備這次在袁紹這裡卻沒有待多長時間,他主動跟袁紹提出:想要深入敵後,到曹操的大後方去,聯繫曹操的反對派們前後夾擊!

袁紹愉快的答應了。我們都知道,劉備因此逃過官渡之戰,又一次躲過了滅頂之災。

曹操在擊敗袁紹後,稍作休整,馬上便回擊劉備。劉備在曹操那裡,從來都是每戰必敗的,這次當然也不會例外。又敗了一次的劉備,這回投靠到了劉表那裡。

平心而論,劉備可能是看不上劉表的。之前失敗了那麼多次,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劉表。那麼,這次為什麼他又會想起劉表呢?劉備當然有自己的邏輯:首先,在袁紹敗後,天下能容得下他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劉表這種以前從不入眼的,現在也得考慮考慮了;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劉表以前用以防備曹操的盟軍張綉,已經投靠了曹操。他現在急切地需要一個人來替代張綉。

於是劉備就上去接了班。

再往後的事,就是之前的重複了:劉表死了,劉備又找到了孫權。赤壁之戰,劉備終於一把翻盤。

GIF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果你讀三國,僅僅只看到了劉備的虛偽、好運氣,那麼其實你只看到了表象。

我們並不是說劉備不虛偽,而是要說他並不是靠這些才得以成功的。當我們回頭來看劉備的每一次選擇,會發現這都是當時情境之下的最佳選擇,劉備一路走來,幾乎沒犯過錯。

這不是運氣好,而是運氣差。如果劉備出身像袁紹、袁術一樣,或者他有曹操、孫策一般的軍事能力,又或者他的生存環境仿若劉表、劉璋,那麼有這種見識和選擇,他可能早就成功了。

劉備起點實在太低,他沒有先發優勢。

而總結劉備反覆失敗後的選擇邏輯和先進經驗,他雖然看起來心思深沉,但其實用我們現代人的職業選擇來類比,也很好理解,那就是:

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如果公司的主要問題在於市場拓展不足,那麼公司里升遷最快、獎金最多的,一般都是銷售部門的人。而如果是行業地位穩固的市場大鱷,那麼產品研發部門則更有可能做出成績。鵝廠的WeChat團隊和農藥團隊能拿下那麼高位數的獎金,就是這個道理。

術業固然有專攻,但現實是,並不是你能做到最好,就代表著你一定能做出成就。具體到一家企業里來說,只有你身處能幫助公司解決主要問題的關鍵單元,你才擁有升職加薪的最大法器。所以說,你若真的能像劉皇叔一樣,始終做到準確選擇,那沒幾年,估計就是公司骨幹了。

我是社會主義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GIF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番外

我們的

說書時間

在這裡,我們要分析一下曹操為什麼會在劉備敗於呂布之時接納他。

史籍有明確記載:在劉備投奔之時,曹操手下就有人明確表示反對,原因是「劉備有英雄之志」,言下之意,就是劉備只是暫時棲身,不會長久。

但郭嘉力排眾議,他對曹操說,如果趕走劉備甚至殺了他,那以後就不會有賢士到這裡來了

曹操深以為然。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曹操看中的,不是劉備這個人,而是收留劉備所釋放出的積極信號

劉備在曹操手下,或者說,在朝中,一共待了近三年時間。這三年間,曹操對劉備極盡禮遇,但自從殺了呂布以後,就絕少放任劉備染指兵權。這可以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曹操的態度:劉備就是一面招賢納士的大旗,僅此而已。

只是百密一疏,劉備在蟄伏三年後,終於找到機會帶兵出征。這招致了曹操手下程昱、郭嘉、董昭的一起反對,但曹操悔之已晚。劉備復據徐州,給曹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這裡小聲說一句:

當年,呂布先投靠劉備,而後又趁劉備不備,佔據徐州。對此,劉備恨得牙癢。

但其實,劉備自己後來對曹操乾的也是同樣的事:一面吃著曹操的飯,一面想著砸曹操的鍋,人家好心收留他,他卻和董承背地裡一起商量著怎麼謀害曹操。

天道好輪迴......

但是,你因此就能說曹操失策了嗎?

也不能。曹操其實才是最大贏家。他通過樹起劉備這桿大旗(包括後來對待關羽的態度),明確無誤的給天下傳遞了「我曹孟德求才若渴,你們都快到我的碗里來」的信號。

幾年後,張綉在官渡之戰前歸降曹操,關中諸將皆願意受曹操節制;甚至於曹操南下時,劉琮甘願投降;以及後來張魯舉漢中投奔曹操,這都是因為他們相信曹操會善待他們。

你上一個月的班,就一定會要求有工資,但你若是老闆,你是不會這麼想問題的。你首先要面對的可能是:自己僱傭的一百個人裡面,只有三十個能真正創造效益。就好像廣告學的那個經典觀念一樣:我知道一半的廣告費是浪費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曹操的資產負債表裡,劉備是成本。

(圖片來源於網路)

- Review -

- More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喻以流年 的精彩文章:

你的領導就是個LOW逼——論郭嘉為什麼看不上袁紹

TAG:喻以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