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見第124期:我不是網癮少年 我要當世界冠軍

鳳見第124期:我不是網癮少年 我要當世界冠軍

2017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電競成為體育運動,將在今年昌平冬奧會首次亮相。在2021年西安全運會和2022年的杭州亞運會上還將成為比賽項目,甚至有望亮相2024年巴黎奧運會。這使得一部分幸運的年輕人將用「打遊戲」的方式走上國際賽場。在南昌,我們找到三位身處電競領域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是選手、教練、經紀人,聽他們講述自己的電競冠軍夢。

主編攝影:史玉琨 實習生:曾林翔

本期封面

「電子競技和玩遊戲最大的區別就是,玩遊戲開心就好,而電競關乎輸贏,和競技體育一樣目標只有第一名。」 1997年出生的鄧逸群是一位職業電競退役選手,擅長的遊戲項目是「英雄聯盟」。他從北京回到南昌,在一間遊戲工作室工作。

「我曾經也是『網癮少年』,在網吧待的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兩天兩夜,玩累了就睡,醒了繼續玩。後來看到一些國際比賽,每當中國隊戰勝日本、韓國隊時我就特別興奮。加上有一支職業戰隊招募我,我就成為了一名職業選手。」鄧逸群坦言,職業電競選手的生活並不輕鬆,現在他所在的工作室,為他提供了一間閣樓,一張床、一台電腦幾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鄧逸群告訴我們,由於很多時候要和國外選手連線,通宵是常有的事。一箱箱喝可樂是在職業戰隊時養成的習慣。「退役前,我每天要打十二場訓練賽,這種強度,有時候讓我想吐。不過想想有些韓國選手一天最多訓練十六小時,我還是扛了下來。之後我擔任了隊內指揮,每次比賽就感覺壓力越來越大,身心疲憊讓我選擇了退役。」

「其實,除了頂級選手,一般的職業電競選手的收入並不算高。像我這樣在甲級處於中游的選手,剛入行一個月才2000元不到的工資。雖然公司提供食宿,但這點錢確實太少了。絕大數打職業比賽的選手都不是為了錢,大家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拿個冠軍,最好是戰勝日韓,那才痛快。」鄧逸群告訴鳳見攝影師。

以前打職業比賽太累,收入也不靠譜。現在興起的直播行業,為像鄧逸群這樣的退役選手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平台。「我現在的工作是玩一款時下很火的遊戲《絕地求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吃雞』遊戲。目前我還處在磨練階段,只要能打進亞州伺服器前100,就打算開一個遊戲直播視頻,公司也會推介我去各大遊戲直播平台。」

「電競項目其實和傳統體育項目一樣,只有極少數的人能站在金字塔頂端,要有天賦、夠努力,加上機遇才能登上最高領獎台。」鄧逸群說,長時間玩遊戲、訓練佩戴耳機,導致他的聽力有所下降。「幹什麼事情要成功,都要付出代價,不是么?好在我還年輕,還有時間,還有精力。」

90後的羅勇從部隊退伍之後開了一間網路工作室,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挖掘遊戲中的高級玩家來他們公司簽約,就像是傳統體育中的青訓教練或是球探。「我和他們絕大數人都不太一樣,我也曾經想過有一天成為職業選手,成為無數人的偶像。但由於天賦和能力都不夠,所以我走上了電競經紀人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從小就喜歡玩遊戲,退伍回來父母對於我玩遊戲還是很反對的。說過的最難聽的一句話就是『年齡這麼大了,還整天去網吧玩遊戲,很不像話,也不去找一份像樣的工作』。來自家庭的壓力,對於所有想以遊戲為職業的年輕人都是一道最難逾越的坎。」羅勇告訴我們。

「有一次,我在網吧玩《英雄聯盟》,跟我搭檔的玩家技術和戰術都特別厲害,閑談中才知道他是南昌人。我便約他來我公司面談,問他是否願意加入我公司。經過半年的培養,我把他推介給了上海的一支職業戰隊。」羅勇告訴我們,中國的職業電競玩家一般分為兩種:有理想、追求榮譽的去參加職業戰隊,想賺錢改變生活的開直播。

「其實對我們來說,發現一個好苗子,更多的培養他,教他怎樣調整心態,在比賽時不要衝動。我們還會要求他們去健身、看遊戲視頻,畢竟電競項目與圍棋和象棋等智力項目更相似,策略和情商很重要。」羅勇告訴鳳見攝影師。

羅勇說,電競加入亞運甚至奧運,是一件很利於發展的事情。「現在國際上所有的高級比賽幾乎都是商業性比賽,但在我們國家和韓國,越來越多的比賽是由體育主管部門主辦。一個項目如果進入了亞運或是奧運,那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利用和傳統體育一樣的舉國體制來衝擊更好的成績。被大家稱為『壞孩子』的遊戲青年們,有機會入選省隊,甚至國家隊。」。

「由於人類的眼手協調能力在18歲左右是最佳的狀態,所以電競項目的選手一般是16到20歲。他們的巔峰年齡是18周歲以後,25歲左右開始狀態下降。幾乎每個月都有年輕人來公司問我能否收留他們,不要工資都沒關係,只要能在這裡訓練提高,然後推介他們去職業戰隊或是開直播。我會拒絕大多數人,因為這條路的艱辛超乎想像,如果吃不了苦,還是回去好好讀書吧!」羅勇辦公室牆壁上用英語寫著一句「凡是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的標語。

在中國,過去外界曾長期把電競和不務正業混為一談。隨著2016年國家教育部增設電子競技專業,電競正式成為正規的教學學科,南昌小伙鄭知洋便是全國首批400名電競專業的學生之一。1998年出生的鄭知洋現在就讀於江西某高校的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我高考考到的是廈門大學計算機專業,讀了一年之後就來了這所學校。從一本到大專,我父親完全不能理解。」

「讀高中的時候,我玩《英雄聯盟》最好的成績是國服第三(類似全國第三),沒有做職業選手,是因為錯過了這個行業的黃金年齡。而且那時候我在上高中,父母是絕對不會同意我輟學的。」鄭知洋對我們說。

「考上大學後,我想既然錯過了成為選手的機會,那我至少可以作為一名教練,培養一支隊伍,把他們帶到世界巔峰,所以我說服父母換到了這個專業。」鄭知洋向我們介紹,在中國電競作為學科才剛剛起步,許多課程都是以實際操作為基礎,培養的是電競大產業鏈中各個節點需要的人才,不光是選手,教練、管理、經紀人都是他們以後就業的方向。

「我們學校和其他學校差別最大的地方就是訓練機房,從軟體到硬體都最高程度模擬世界大賽的環境。模擬比賽的對抗機房,幾乎和國際比賽的場地一樣。」當我們來到鄭知洋學校的機房,有一種來到網吧的錯覺,少了普通高校的嚴肅和古板。

目前,鄭知洋帶了兩支《英雄聯盟》學生戰隊,才剛剛成軍半年,在全省比賽中拿過季軍,全國高校聯賽也打進了全國總決賽。他說:「在校訓練時,隊員們一周上機集訓的時間大概50個小時,還不包括看錄像和開戰術會。主要培養的是團隊默契和不同的戰術。」

「現在電子競技產業高速發展,我們也在這個機遇中獲得了許多同齡人沒有的榮譽,這也是其他專業的同學羨慕我們的地方。這個專業除了在學校學習,還要花大量時間去外地的職業戰隊和俱樂部實習。」接下來的半年,鄭知洋將前往重慶的一家職業戰隊,在助理教練的崗位上進行實習。

臨別時,鄭知洋走過一張機房裡的巨大海報,上面印著的是中國第一位電子競技單人項目的世界冠軍——李曉峰。「在去年《英雄聯盟》世界總決賽上,中國隊被韓國隊擋在了冠亞軍決賽之外。所以我想有一天,能站在世界大賽的領獎台上,像李曉峰一樣在拿下比賽後發出勝利的怒吼,再升起一面五星紅旗。」鄭知洋對鳳見攝影師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江西頻道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怎麼干?江西11設區市定下這些「小目標」

TAG:鳳凰網江西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