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過度包裝下中國式的體檢,該如何選擇

過度包裝下中國式的體檢,該如何選擇

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所以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不過,基因測序聲稱預知百病、體檢套餐項目名目繁多、非醫學需求微量元素檢測隨便查……面對體檢行業亂象,我們該如何選擇?

過度包裝下中國式的體檢,該如何選擇

亂象1

基因測序預知百病

99.99%的基因準確率、一滴血知百病風險、可查1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在互聯網上,基因測序被「吹」得幾乎無所不能,不僅可預測疾病,酒量大小、是否有早戀、網癮傾向等也都稱可以預測。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機構宣稱基因測序可以「包測百病」甚至「包治百病」;有些機構還表示基因測序可以測出「天賦基因」,實現對孩子的「因材施教」等。在這種觀念指導下,個別醫院開展了「優勢天賦基因檢測」和「疾病易感基因檢測」項目。

基因測序的收費也非常混亂,有的機構做一次全基因測序要38萬元左右,聲稱可以把人體內2萬多個基因掃描排列一遍,有的「基因檢測」體檢套餐價格達7.6萬元,單獨檢測68項基因價格是3.4萬元,當然也有便宜的,125項基因檢測的基礎套餐價格僅為一千多元。

據了解,基因測序主要是針對遺傳病的檢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作出輔助診斷或遺傳諮詢,如兩名聾人結婚,理論上可以通過基因測序,預測他們的孩子健康與否。或者,通過基因檢測來預知疾病的發生率,如影星安吉麗娜·朱莉接受基因測序後,被告知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較高。於是,她選擇切除雙側乳腺,希望將患乳腺癌的風險降至最低。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表示,沒有針對性的基因測序沒有意義,基因檢測在現階段也並不建議作為常規體檢項目。目前,基因檢查主要有三大內容,除了預測遺傳病風險,還包括明確診斷、指導用藥,後兩者可以通過熒光定量、晶元等檢查方式完成。除科研外,也為一些需要使用靶向治療藥物的癌症患者開展基因測序服務,以確定更有效的用藥方案。「有腫瘤家族史的人,可以接受基因測序,以判斷自己罹患癌症的風險,作為高危人群接受健康管理。然而,在所有發生乳腺癌的人群中,遺傳因素的比例很低,由基因突變引發癌症的比例同樣也很低,尚不能準確判斷出現上述基因突變的人群中,哪些人會發生乳腺癌。」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健康管理中心負責人王仲還表示,決定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先天因素(基因)固然存在,但更多的因素在於外部環境和後天因素,如生活習慣、環境的物理作用、微生物作用等。即便單從基因考慮,有相同致病基因的人,也需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引起疾病。單從基因檢測就說明一個人會得某種疾病,似乎不夠客觀。此外,基因只能說明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常常以百分數表述。這種表述對於常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往往很大。所以,對於基因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亂象2

體檢項目越檢越多

過度包裝下中國式的體檢,該如何選擇

今年60歲的周先生家住北京市丰台區,他原來生活方式不夠健康,每天不抽煙喝酒就渾身不舒服。不過,退休後的時間裡,他的狀態卻發生了顛覆性改變——僅幾年就「送」走了幾個老同事,心裡很不是個滋味。因為不想重蹈覆轍,周先生開始每年接受體檢,希望藉此提前發現健康問題。不過他發現體檢項目越來越多。「我以前體檢項目也就幾十項,現在在體檢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下已經增加到近百項,價格也越來越高,要近萬元。」

記者在某知名民營體檢機構網站上看到,該體檢機構針對不同消費者推出十餘種套餐,而其網站醒目標註體檢流程第一步為專家設計體檢方案。隨後記者聯繫該體檢中心客服,客服簡單詢問了年齡、性別、是否抽煙等情況後,就為記者推薦了標價1000多元的B套餐。而在另一家體檢機構,記者同樣以普通消費者身份諮詢,客服人員同樣是簡單詢問後就為記者推薦了一款3000元的體檢套餐。

在一家體檢機構,記者還發現一款體檢套餐價格高達17.3萬元,該體檢覆蓋了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功能醫學、遺傳醫學等多個領域,號稱可預防超早期癌症、篩查十二大猝死誘因、防控慢性病,「破譯身體遺傳密碼,預知未來健康趨勢」。該套餐還號稱能對人體常見的9大類68種疾病進行風險評估(包括腫瘤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臟疾病、易感性檢測、腎臟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免疫代謝疾病、精神生理疾病)。

王仲提醒,很多疾病在發病初期並無明顯表現,但可以通過適宜的體檢項目發現異常。不過,體檢並非花費高或項目多就一定最好。體檢應當按照不同人士的年齡、職業、家族病史等情況,組合項目。非疾病人群,建議每年接受一次基礎性檢查,排查身體健康隱患;已查出疾病的患者,應將體檢時間縮短,3-6個月一次為宜。對於18至35歲的非疾病人群,一般基礎檢查套餐即可;35-45歲人群建議在基礎檢查套餐中,增加骨密度、心血管、腫瘤等適齡項目;45歲以上人群除基礎檢查外,重點建議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腫瘤、冠心病、腦卒中篩查等。

亂象3

部分常規體檢項目不靠譜

過度包裝下中國式的體檢,該如何選擇

相對「高端」的基因體檢,普通老百姓最常接觸的還是常規體檢,但近日一份流傳甚廣的「五大最不靠譜體檢項目」的網帖打亂了不少人的體檢計劃。在這份名單中,X光片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血鈣檢測兒童缺鈣、CT、紅外線查乳腺癌、化驗指標查胃癌等體檢項目悉數上榜。

X光片查肺癌,被廣泛認為是應用較多、漏診率最高的一項。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介紹,因為胸透解析度很低,因此檢出率也很低,有的時候檢查出來可能已經是晚期了,因此專家建議用高清CT檢查肺癌,解析度高。這也是目前歐美通用的辦法,檢出率高達90%以上,因此建議中老年人或者是有肺癌家族史的朋友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

體檢里常有一項是腹部彩超,四十歲年紀的男性在體檢中還有一項叫「前彩」——前列腺彩超,來篩查是否患有前列腺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主任醫師張志超介紹,「前彩」檢不出早期前列腺癌,沒有辦法鑒別出到底是良性增生,還是前列腺癌。前列腺彩超檢查對病情嚴重的患者更有效,對潛伏期或早期癌症沒用,如果只是例行體檢,完全可以不用做。

張志超介紹,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更靠譜。PSA價格低廉,可排除假陽性問題(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會引起PSA值升高),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最方便、敏感的方法,當血液中PSA的水平超過正常值(超過4納克/毫升)的時候,就需高度警惕,應及時去醫院看專科醫生。「五十歲以上的男性做體檢最好隔一兩年、兩三年查PSA,因為如果是前列腺癌,這個數值會比較高。一般我們在篩查的時候,第一次來首先要明白到底是良性增生還是惡性增生,就是先查一個PSA,如果PSA高,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核磁共振是首選。」

驗血查鈣,尤其是兒童,通過抽血來測微量元素,判斷是不是缺鈣,這一項也有很多家長都特別關心。它到底靠不靠譜?中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雲峰表示,微量元素不應該作為常規的兒童體檢項目,它的準確性並沒有那麼高。結果查出來後,也千萬不能根據這麼一張化驗檢查單,就判斷孩子是不是缺鋅、缺鈣或缺鐵。一定要好好詢問病史,因為微量元素里鈣查的是總體鈣,孩子如果真缺鈣,他的遊離鈣應該是缺乏的。

此外,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就曾發過「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相關通知」,明確提出「非診療需要,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

王雲峰表示,對於把微量元素檢測當兒童體檢項目的行為均不推薦。一般是出現了異況才做,但也只是參考。僅憑微量元素檢測結果不能判斷健康有問題,還需要結合餵養史、臨床癥狀等多方面綜合評估。此外,人員操作、檢測方法、設備等客觀因素也會導致結果出現偏差,「比如檢測頭髮,它實際上反映的是前3個月的生長狀況,不能拿來當現在的判斷。」

CT、紅外線檢查乳腺癌,靈敏度低特異性不強。中日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萬冬桂指出,當CT用於乳腺癌檢測時,存在靈敏度不高、對乳腺的特異性也不強的劣勢。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會用紅外線檢測乳腺情況,這個也不推薦,因為紅外線檢測不是國際標準,機器的性能差、靈敏度低、誤差大,並且醫生的主觀判斷強,現在的大醫院已經都不用這個方法做檢測了。

專家建議,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自摸自檢、B超或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但因為價錢更高(2000元左右),因此僅在高危人群(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疾病的肥胖婦女)中推薦。

化驗指標查胃癌,準確性低。實驗室化驗指標包括紅血球壓積、血紅蛋白、大便潛血、胃液情況等多個項目,常常在體檢中用來指示胃部的健康情況。專家表示,這些指標用於胃部疾病的初篩還可以,但如果用來篩查胃癌,其準確性上還達不到要求。

專家建議,胃鏡最為標準、精確,是篩查並確診胃癌的首選。但胃鏡的費用相對高、痛苦更大,是侵入性的檢查,故如果首次胃鏡體檢的結果是良性,之後每5年做一次即可;但如果體檢結果發現胃部有異性增生(例如炎症)、萎縮、胃潰瘍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則除了治療這些疾病外,體檢的間隔時間最好為2-3年。

體檢應注意的事項

體檢應採取「1+X」

「一流的環境、二流的人員、三流的服務」常被用於形容當下的一些健康體檢機構,其具體表現為體檢前缺乏科學的講解和個體化體檢套餐設計建議,體檢中缺乏統一規範的專業化服務流程及路徑,體檢後缺乏健康評估和跟蹤管理,使得健康體檢的「健康產出」大打折扣。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武留信指出,目前我國健康體檢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由於我國缺乏對健康體檢的規範。據他介紹,2009年8月衛生部發布了《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但相配套的「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與實施細則及流程」一直沒有出台,「沒細則就等於沒有操作性」。

那麼,體檢時如何選擇套餐,又該注意什麼呢?

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指出,目前我國體檢「兩端」做得不夠,一是健康體檢前的問卷調查,以及針對不同答案推薦不同的體檢方案;二是體檢後的健康管理。曾強告訴記者,健康體檢應採取「1+X」的模式,1是基本體檢項目,也是形成健康體檢報告及個人健康管理檔案的必須項目,包括健康體檢自測問卷、體格檢查等,涉及血尿便常規檢查、耳鼻喉科、牙科、口腔科檢查、婦科、心電圖檢查等。而「X」則指「專項體檢項目」,主要是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及慢性病風險的個體,進行專項篩查項目。

武留信表示,消費者選擇體檢套餐時可參照2014年5月發布的《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據介紹,《共識》明確了必選和可選的體檢項目。其中,體檢必選項目有三大類:第一類是體格檢查,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內外科檢查、眼科檢查等;第二類是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等一般檢查,也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檢查,還包括婦科細胞學檢查;第三類是輔助檢查,像心電圖、X線檢查、超聲檢查等。健康體檢自測問卷在《共識》中也被確定為必選項目。

王仲也表示,有效的體檢一般應根據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個人既往的健康狀況及家族遺傳病史、近況、生活方式等綜合因素考慮,選擇較適合本人體檢項目的菜單。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增加項目,以便得到較為全面的健康信息。

王仲還提醒,大家在選擇體驗機構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體檢中心的資質一定要過硬,機構體檢人員要專業,醫護人員要有執業證書,要有多年從醫經驗;設備不僅要先進,更要經過每年的審核,保證體檢數據準確真實。

其次,完善的後續健康管理服務。專家的檢前指導諮詢,檢後解析體檢報告等,都需要一位夠權威的醫生為你服務。體檢機構是否具有完整的後續服務系統,也應列為考慮的條件之一。同時,體檢機構背後最好要有大型綜合醫院作為醫療技術的支撐。

最後,體檢機構要為受檢者設置整潔舒適的體檢環境,體檢機構的體檢區域要相對獨立,不能與病人接觸,防止交叉感染的現象發生。

體檢後要做好健康管理

說起體檢,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這樣的場景:很多人排隊,要做哪個體檢項目,就挨個到相應的科室去檢查,然後隔幾天來取體檢報告。取到體檢報告後,看看指標正常與否,至此,整個體檢過程就結束了。然而,王仲表示,體檢只是第一步,醫護人員會為每名體檢者提供個性化的體檢方案,並對其做好健康管理。

「體檢機構要嚴禁千人一面的體檢報告,要求體檢報告也要個性化,同時為體檢者提出有針對性、具體可行的建議,也就是對體檢者進行健康評估、干預。」王仲說,「如果不在體檢後進行解讀和干預,就喪失了體檢的意義。」

體驗報告解讀的內容主要包括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得病的風險有多大、對未來幾年健康情況的大致預測等,並以此對體檢者進行干預和管理。比如,體檢者做完心血管評估後,醫生會將未來幾年內腦卒中發生率、心梗風險等說清楚,然後建議到綜合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並在生活習慣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然而,有一部分人「為了體檢而體檢」,只重視體檢過程,卻忽視體檢報告閱讀。一些查出嚴重問題的人會主動就醫,但更多人取到體檢報告後就丟在一旁,根本不讀。即使閱讀了,也是走馬觀花,對體檢報告,尤其是體檢結論及相關建議不以為然。王仲說,不少體檢報告已經明確做出體檢者有重大疾病診斷或異常陽性結果提示,醫生也給出明確指導建議,但由於身體暫時沒有任何不適,並沒有引起體檢者重視,結果延誤了對重大疾病的及時發現,等出現癥狀已是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機會。

作者為:亦健康錢宇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白頭髮會越拔越多嗎?真相在哪裡?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