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空閑時間,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主播 | 張初,
作者 |京博國學
音樂 | 久石譲 - ~memory
01 |
胡適先生曾說,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
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一個人成就怎樣,往往靠他怎樣利用他的閑暇時間。
你的閑暇往往定你的終身。
這是胡適於1932年在一次演說中,鞭策大學畢業新生的一段話,可謂句句經典,字字珠璣。
一句「你的閑暇往往定你的終身」,彷彿讓人醍醐灌頂,大夢初醒。
02 |
一個人怎樣利用閑暇時光,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前程。
東漢末年有個叫董遇的人,是當時非常著名的知識分子,與其他六個人一起並稱為儒學宗師。
董遇之所以能夠成為大知識分子,也是和他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分不開的。
有人問董遇:「你是怎麼讀書的?」
董遇回答:「我遇到讀不懂的書,就反覆地看,反覆地讀。」
這個人反問:「反覆讀一本書,哪有那麼多時間呢?」
董遇:「那就利用『三餘』的時間。」
這個人好奇地問:「什麼是『三餘』的時間?」
董遇:「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此即三餘讀書法,意思是冬天是一年中最閑暇的時間,晚上是一天中最閑暇的時間,陰雨天是四時最閑暇的時間。
而在這些閑暇時間做什麼呢?他建議人們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讀書。
可以說,董遇的成功,與他充分利用時間來讀書是密不可分的。
03 |
利用閑暇時間,成就美好人生的還有很多。
齊白石原本只是個木匠,只是休閑時間玩一下畫,結果一玩就玩成了「中國畢加索」;
寫作曾是余華的業餘愛好,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總在燈光下奮筆疾書,伏案而作。幾年後,一個普普通通的牙科醫生,轉身成為了著名作家,作品遠銷海內外;
當年明月原來是個公務員,只是休閑時間玩一下「明史」,結果一玩就玩出了《明朝那些事兒》.....
一個人的閑暇時間裡,藏著他的未來。
記得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分析,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按72歲計算,其一生中睡覺佔了20年,吃飯6年,生病2年,文體活動8年,工作14年,而閑暇時間有22年。
因此,怎樣利用空閑時間,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即使每天下班後,只擁有30分鐘的自由時間,一周下來,你也能輕鬆讀完一本書。你或許不是專家,但你會比你的同輩知道的更多。
不如從現在開始,利用空閑時間堅持做一件小事,因為這世上無論是誰,都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功,也沒有一帆風順的坦蕩。
再有光芒再有成就的人,都是從一件件小事,一天又一天積累起來的。
品讀更多
2017,和自己這個「小人物」,握手言和
決定考公務員後,我沒睡過一次好覺
父母與子女,究竟誰在成就誰
很高興你能來,不遺憾你離開
一個細節,看出男人的教養!
這個世界需要中年人
作者:京博國學 | 本文有刪改
來源:京博國學(ID: jingboguoxue)
主編:孫愛東
版式:張初 | 編輯:張初
閱讀
品讀
全集,點擊閱讀原文


TAG:半月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