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晚上看300個病人」 診療質量誰能保證?

「一晚上看300個病人」 診療質量誰能保證?

冬天,夜間12點,本該是一天中最寂靜的時刻,深圳某三甲醫院的兒科急診室門口卻嘈雜若菜市場。病人實在是太多了,兒科醫生賀蘭希(化名)不得不加快問診速度。這一晚賀蘭希在急診科看了近300個病人。(1月16日《時代周報》)

黎青 作

「一晚上看300個病人」彰顯了醫生的職業精神,但是這對醫生而言幾乎是透支體力極限,對於病人而言,即使醫生一晚上時間全部用於看病,每個病人能「攤」到的時間恐怕也只有幾分鐘。「快切蘿蔔不洗泥」,如此「快診」看似效率高,診療質量卻讓人難以放心。另一方面,醫生疲憊很容易導致情緒焦躁,有時病人多問了幾句,不少醫生就不耐煩,加劇了醫患之間的矛盾。

「一晚上看300個病人」,一方面是兒科醫生的「資源」整體稀缺,「僧多粥少」,另一方面也與「有病去協和(醫院)」的就醫心理有關,知名醫院人滿為患,不少普通醫院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門可羅雀,這樣的狀況更加劇了大醫院兒科的診療壓力。

兒科醫生緊缺是因為效益差、風險高,「費力不討好」,導致醫學生不選擇兒科專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恢復兒科專業的本科招生是解決辦法之一,但是根本辦法還在於改善醫生待遇。

當然,培養兒科醫生、改善待遇吸引醫學生到兒科就業,不可能立即見效。就當下而言,引導患者自覺分流、就近就診尤為必要,既減少就診過程中不必要的周折,也使醫療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如果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能夠承擔相應的治療,三甲醫院乃至大醫院兒科醫生的壓力也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作者:錢夙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濟南 的精彩文章:

這些老師我受夠了,我要實名舉報他們!

TAG:愛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