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立下大功後, 為何反被秦王賜死?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立下大功後, 為何反被秦王賜死?

長平之戰,是戰國的一道分水嶺,它打破了戰國的平衡,使勝利的天秤開始向秦國這一邊傾斜。而打贏這一仗的關鍵先生,就是秦國歷史上著名的「戰神」——白起。

白起

白起還有一個稱號叫:「人屠」。他直接或間接殺的人佔到了戰國死亡總人數的一半左右(200萬佔了100萬),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但誰也沒有想到:立下如此大功的白起,卻在長平之戰後,再也沒有登上過戰場,等他想再次上陣殺敵的時候,他卻被秦昭襄王賜死了。對於這樣一位殺神、六國的剋星,秦昭襄王是怎樣忍心自毀長城的呢?

秦昭襄王

這裡面有一段權力之爭的故事。

先說一下白起的起家吧!

白起,羋姓,白氏,名起,又名公孫起。可以看出:他的祖先曾經是楚國的公族,但到白起這一代的時候,已經變成純草根兒了。還好秦國的軍功爵制給天下的武人提供了一個晉陞的平台,很多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秦國淘金。白起雖出生在秦國,但在上流社會眼中,他仍然是一個外人。

所以,要出人頭地,除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外,還得靠你的運氣,如果遇不到你生命中的那個貴人,你再努力,都是徒勞。

白起就遇到了他的貴人,這個貴人就是宣太后羋八子的弟弟魏冉(這一家人也是楚人)。在魏冉的提拔下,白起很快做到了秦國客卿的最高官職——左庶長。

魏冉

在魏冉手下,白起立了很多大功(伊闕之戰、鄢郢之戰等),逐漸成為秦國的一員炙手可熱的名將。

但是,不管白起怎麼努力,他的命運始終和魏冉綁定在一起。後來,秦昭襄王從宣太后手中奪權,啟用范睢,魏冉就被流放了。白起從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後台,可是憑藉著戰功,白起還是保住了自己的位子。

但是在用白起上,秦昭襄王是很防著他的。比如在長平之戰前期,白起壓根兒就沒有上場的機會,後來他是以救火隊員的身份加入戰場的。可是長平之戰打勝後,白起又下課了,秦王派了另兩個將領去打邯鄲,結果導致了邯鄲之戰的大敗。

當秦王再次請白起出山的時候,白起耍起了性子,出言不遜、消極怠工。這激起了秦王的憤怒,他也耍起了性子,直接一柄短劍,賜白起自盡。

白起自刎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層原因:秦王本想給白起一次機會,解邯鄲之危,當時敗局還未定。可是白起磨磨蹭蹭的耽誤了時間,等他走到杜郵的時候,前線已經基本無望了。秦王這才一怒之下,賜死了白起。

也許,這就是武人的性子,他明知結局會這樣,但依然選擇坦然面對。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註於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如果趙國不用趙括替換廉頗會怎樣?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