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艱苦歲月

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艱苦歲月

1920年8月27日,剛剛過完16歲生日的鄧小平,和從重慶留法預科學校畢業的其他82名川東子弟,告別家鄉離開重慶,9月11日,在上海登上法國郵輪「盎特萊蓬」號,開始了前往異國他鄉的遠航。歷時39天,終於在10月19日到達法國南部城市馬賽。

首次出國遠航的印象肯定相當深刻。比他們晚兩個月赴法的周恩來曾這樣抒發當時的感受:「出國去,走東海、南海、紅海、地中海,一處處的浪卷濤涌,奔騰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鄉的法蘭西海岸。」

鄧小平雖然沒有那樣詩情畫意地抒發當時的感受,但是,50多年後,他多次談自己當時乘坐的就是「幾萬噸輪」。

法國城市特別是巴黎的繁華、氣派,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和舊中國的貧窮落後、腐化不堪,在這些青年學生的心理上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鄧小平也是帶著這種美好印象開始了勤工儉學的生活。

1920年10月21日,鄧小平和其他中國留學生入巴耶中學學習。但是,5個月後因費用無法自己負擔,不得不離開中學,「儉學」不成,只好「勤工」,但是,鄧小平決然沒有想到,此次離開校門,就再也沒有邁進法國學校的大門。「儉學」的希望破滅了。

勤工儉學這個出國留洋的初衷,在現實面前被拋得越來越遠,鄧小平等首先不得不打工,以維持自己的生活。他也未能想到,這種打工一干就是4年多。

第一個做工之處是法國南部重工業城市克魯梭的施奈德工廠。「工種」是軋鋼車間的軋鋼工,進廠註冊日期是1921年4月2日,編號是07396。可以想像,軋鋼工的勞動強度極大,而且十分危險,工時又很長,這對於不滿17周歲,身材矮小的鄧小平來說,是多麼不堪重負呵!然而,做的是苦工,掙得的工資卻十分低廉。顯然,溫飽還是解決不了。後來,鄧小平在談起這20多天的軋鋼工生活時說:在克魯梭拉紅鐵,做一個月的苦工,賺的錢連飯都吃不飽,還倒賠了一百多法郎。

第二個工作之處是在巴黎運河邊上的一家專門製作扇子和紙花的香布朗工廠。「工種」是「扎花工」,就是用薄紗和綢子做花,然後把花扎在一根鐵絲上。鄧小平經過了5個多月的「失業」,於1921年10月22日來到這家小工廠做工。扎花所得仍舊很少,一般的女工每天可掙兩個以上的法郎,熟練工每天才掙得10多個法郎。況且這還不是固定工作,兩個星期以後即11月4日,鄧小平和同學們被工廠解僱,他們又被送回到失業大軍的行列中,而且一呆就是3個月。

第三個工作之處是在蒙達尼附近夏萊特的哈金森橡膠工廠。「工種」是「製鞋工」,加工防雨用的套鞋。每星期工作54個小時,每天是10個小時。實行計件工資。鄧小平每天可以做20多雙鞋,大約可掙十五六個法郎,每月所得除生活費用外,可以剩餘200多個法郎。這一段,他的做工生活比較穩定。這從當時和他在一起的人回憶中可略見一斑。「晚飯後至睡覺時間有二小時至三小時可以利用。此時木棚里很熱鬧,看書的人很少,甚至沒有,大家閑談、開玩笑、相罵,幸而沒有相打的。有個四川小孩子,矮矮的,胖胖的,只有十八歲,每日這個時間總是跳跳蹦蹦,走到這一角同人說笑話,又走到那一角找人開玩笑。」這個「小孩子」就是當時的鄧小平。

不過,這種穩定生活從鄧小平1922年2月14日入廠至10月17日第一次主動要求離開,時間是6個月。要求離開的原因是前往塞納夏狄戎中學繼續求學。可惜,因為錢不夠,無法完成學業。所以,不得不於1923年2月2日重新回到哈金森工廠做工。這次做工時間僅僅為1個月零幾天,他第二次主動要求離開哈金森工廠,記載他情況的工卡上註明離開的原因是「拒絕工作」。其實,工廠並不知道他離開的真正原因。因為此時,鄧小平已成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一年後易名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一員,成為一個具有一定政治覺悟和選擇共產主義為自己理想的革命青年。

鄧小平曾回憶說:在法國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而且都是雜工。在這裡,他初次接觸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親自體驗了勞動工人階級遭受壓迫、剝削的悲慘境遇。在此期間,他出國時所抱的「勤工儉學」的夢幻最終破滅了。不過,正像他幾年後在莫斯科的追述:

「最初兩年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雖略有感覺,然以生活浪漫之故,不能有個深刻的覺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江青在秦城監獄日子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