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糖尿病沒那麼簡單,正確方法在這裡!
其實診斷糖尿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診斷糖尿病是有前提條件的。
作者丨向建平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懷化市糖尿病康復協會會長
來源丨糖尿病之友
最近總有些朋友找我諮詢,我平時沒有任何自覺不適,這次體檢的空腹血糖7.0mmol/L,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實診斷糖尿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診斷糖尿病是有前提條件的。
確診糖尿病的6個前提條件
1.檢查OGTT時,要空腹至少8小時以上,早上8點鐘前抽血,試驗前3天內,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少於150克(生重)。
2.要以靜脈抽血檢查血漿葡萄糖濃度為準,並同時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3.要排除喝茶及咖啡、吸煙、劇烈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4.要等到應激狀態去除2周後再評估是否有糖尿病。
5.要停用能影響血糖的藥物1周後,再診斷糖尿病。
6.要先治好其他內分泌疾病後,再評估是否有糖尿病。
以下6種情況不能診斷糖尿病
1.不要用尿糖診斷糖尿病:僅有尿糖陽性不是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因為正常人有時尿糖中也會出現加號(+)。
2.不要用指尖血糖診斷糖尿病:指尖血糖受溫度、外周血循環、血糖試紙的有效期、血糖儀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只能作為血糖監測用,不能用於確診糖尿病。
3.不要因一次血糖升高就診斷糖尿病,因為一次血糖可能存在誤差,也可能是受食物、進餐時間等影響。
4.不要在應激狀態時診斷糖尿病:如外傷、寒冷、發熱、腦卒中、有其他嚴重身體疾病時等,體內在應激狀態下,各種升血糖激素增多,可引起應激性高血糖,所以有應激情況時,不能做OGTT。
5.不要在服用特殊藥物時診斷糖尿病:如利尿葯、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避孕藥、某些降血壓藥物、某些抗菌素等,這類藥物通過干擾肝糖原異生或糖代謝導致血糖升高。
6.不要在有其他內分泌疾病時診斷糖尿病:垂體生長素瘤、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嗜鉻細胞瘤等,這些疾病都可以導致血糖升高。
診斷糖尿病的方法
1、饅頭餐試驗
根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簡單地講,如果血糖升高達到下列標準,就可診斷糖尿病。
糖尿病診斷標準(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報告,1999年)
註:這裡的餐後2小時,常是以進餐2兩饅頭為標準,因為我們知道進餐的多少也會影響血糖的高低。
2、OGTT試驗
又稱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當血糖升高的程度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使診斷摸稜兩可時,而進行的一種進一步確診糖尿病的檢驗措施。
讓患者在空腹情況下將75克葡萄糖粉溶於300毫升溫水中,5分鐘內喝完,於2小時後抽血檢查血糖水平,然後評價糖代謝狀態。
糖代謝狀態分類(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報告,1999年)
注:上述指標為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mmol/L)。
3、妊娠糖尿病(GDM)
既往無糖尿病史,妊娠24-28周行75克OGTT,達到或超過下列至少一項指標診斷為GDM:空腹血糖≥5.1mmol/L,負荷後1小時血糖≥10.0mmol/L和(或)負荷後2小時≥8.5mmol/L。
醫生觀點
對於「我是不是糖尿病?」這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別自己去查百度,最好到正規醫院找糖尿病專科醫生看病,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確定所需要的檢查方案,然後依據您的病史和檢查結果來明確是否糖尿病診斷。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