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洛陽老城》之二 一一老城街巷

《洛陽老城》之二 一一老城街巷

麗景門是老城的西大門,始建於隋代,也算有點年頭了。重建的麗景門沒有修舊如舊的「復原」,它的雄偉壯觀再現著它曾經的大氣,但它的光鮮亮麗洗滌了歲月的痕迹,像一位早年未知世事艱卻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

麗景門內,是琳琅滿目的書畫古玩一條街,倒也古風古韻。走進去,彷彿不是走進歷史,而是走進藝術。在這裡,歷史退潮了,只留下那些美好的經典的藝術,粉飾或慰藉著歷史原本的殘酷與傷痛,讓人們忘卻曾經的驚濤駭浪。

洛陽,曾是道教和佛教的祖庭、釋源,自然城內少不了道觀寺廟。東和巷那座重建於清初的九層文峰塔英俊挺拔,可否就是宋朝始建時的樣子?再看始建於金元時期的河南府文廟、用來安放關公首級的妥靈宮、奉化街上的石牌坊,一些後世的修葺或重建讓你覺得,基本保留了公元1217年金在洛陽設「金昌府」時建築格局的老城其實也不甚老,老城只老在典籍中。

「不甚老」的還有東街董家祠堂邊那棵直徑盈米的古槐。樹身疤痕遍布,扭曲傾斜,虯枝蒼勁,老城人叫它「董宣槐」。董宣是東漢的洛陽令,因不畏強權清廉公正,被光武帝稱為「強項令」。古槐只有600歲,卻承載著1900多年的歷史,它偉岸碩大的軀幹樹冠上寄託的後人的崇敬和緬懷,更如春夏秋三季如傘的濃蔭一般繁茂常綠。

跟「董宣槐」同歲的是東大街那座鼓樓。鼓樓好多地方都有,不足為奇,和北京、西安比起來,儘管洛陽老城的鼓樓刻有「就日」「瞻雲」的石匾,但算不得巍峨,卻很有說道——名為鼓樓,卻沒有鼓只有鍾。明福王到洛陽後,聽信延福宮道士之言,暮鼓設在大門東不吉,對後人仕途不利,就將大門東鼓樓上的大鼓撤去,此後,鼓樓之上再無大鼓,鼓樓,只能叫「鐘樓」了。那鍾倒是挺神奇的,站在鐘下,居然會隱隱聽到城外13里處千年古剎白馬寺鐘鳴的迴音。在過去,這自然是無法解釋的靈異之事了。

鼓樓東去約5里,是老城東關的東通巷,這就是古時著名的銅駝陌。隋唐時期,這裡的黃瓦紅牆掩映在如煙的楊柳中,每當暮色降臨,裊娜在高低楊柳中的戶戶炊煙如蒙蒙煙雨,這便是洛陽八大景之一——「銅駝暮雨」的由來。在東關,比銅駝暮雨更能體現老城文化內涵的是巷中的孔子入周問禮碑,這當是老城年代最為久遠最有價值的古迹了。當年,老子在周室做「守藏室之史」,孔子千里迢迢跑來,「觀先王之制」,考察「禮樂之源」和「道德之歸」,問禮於老子,訪樂於萇弘。儒道兩家開山鼻祖相會洛陽,輝映千古,這是老城人多大的榮耀啊,直到千餘年之後的盛唐,兩位頂尖的大詩人李白杜甫才重續了先賢雙星會洛的佳話。

讓老城人榮耀的,還有洛陽的締造者周公。老城南面,就坐落著一座周公廟。周公廟始建於隋末唐初,有定鼎堂等著名建築,清代又幾次大修,那可是洛陽城的聖地。洛陽人過年,總喜歡把寫有「夢見周公」的紅紙,貼在挨床的牆上,算是對周公營建洛邑的紀念。其實,周公對中華文化的卓越貢獻應該是制禮作樂。孔子是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而儒學的源頭則上溯至周公,故周公被後世稱為「元聖」。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周公和孔子,濫觴於洛陽的儒學成了羲皇子孫千秋傳承的母體文化。

作者簡介

逯玉克:三代所都,吾之故土,出身寒門,免貴姓逯。學業不成,落魄江湖,吟風弄月,誤入歧途。忝列作協,主席曰副;謬稱作家,實為三無。諍友四五,洛都翹楚, 俱懷絕藝,魏晉風骨。 獨吾不才,喜鬥地主,天馬行空,不按套路。 煮字療飢,身無半畝,浪得浮名,為文所誤。文章千古,寸心甘苦, 倘有來世,猶為文乎?

朗讀者簡介

常鵬濤,宜陽實驗小學教師。

投稿注意事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秀師苑風 的精彩文章:

《洛陽老城》之一 一一老城人家

TAG:靈秀師苑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