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代名將 雖然名傳千古 卻不得好名聲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代名將 雖然名傳千古 卻不得好名聲

從春秋到戰國時期,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滑坡階段,為了生存,人們不再有任何的原則和標準,隨著戰爭的頻繁爆發,人們也對禮儀文化徹底的拋棄,然而在這樣一個肉弱強食的環境下,人只有變得功利才能存活下來,而吳起就是功利主義文化的典型代表。

吳起是衛國人,對於他的評判人們也是褒貶不一,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用了一個「悲」字來形容他的一生,那麼,他的人生到底有那些可悲之處呢?

「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這是吳起在離開衛國告別吳母時說的一句話,意思就是如果不位極人臣,就不回衛國,在他的心中有著宏圖大志的夢想,而小小的衛國容納不下他,告別母親後,吳起踏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道路。

首先,吳起來到魯國儒家學派曾參的門下拜師學藝,他自己也是非常的刻苦努力,並且表現出非凡的天賦,他兢兢業業,恪守禮規的學習,只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老師能將他引薦到有識之士下得到重用,發揮自己的才能謀略報效國家。

然而事情的發展脫離了軌道,吳起被逐出師門,原因是因為母親死了,他竟無動於衷,沒有要回去守孝的意思,對於一個儒家學派的曾參來說,不孝大於天,這樣的人是萬萬不能在他門下學習,所以便將他趕出了師門,因此在歷史上他便有了不孝的罪名。

被趕出師門的吳起當時正遇見齊國準備攻打魯國,魯王為選將之事煩惱不已,公儀休見吳起有才能,便向魯王推薦了他,但有人告訴魯王,吳起之妻是齊國人,派他出兵萬一到時候來個裡應外合,那國家就必然危矣,魯王聽後覺得甚有道理,便不再考慮讓吳起為將。

後來這件事傳到了吳起的耳里,在道義和功名的選擇下,吳起狠心的將自己妻子的頭顱砍下,提著進宮獻給魯王,以表示忠誠,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吳起殺妻求將事件,也因為比事他留下了一個不仁不義的罵名。

得到魯王重用後,他即刻率兵前往戰場與齊軍對抗,因為熟讀兵書,而且在用兵方面很有戰略,所以很快便取得了大勝,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不料有人給魯王說:「和齊國對戰我們已經很久沒有打過勝戰了,而如今突然獲勝,在外人看來,如此小國竟退敗齊國大軍,勢必群而攻之,到時魯國必然成為眾矢之的」。

魯王一聽,細想了一番,便將吳起調了回來,在他眼裡以前和齊國打仗敗後都是割地,如果今天因打了勝仗而群國攻之,那就得不償失了,相較之下還是割地自保更安全。

打了勝仗後的吳起回來並沒有得到禮遇,人們都說他為了功名便可殺妻,實乃虎狼之輩,這樣的人為了更大的利益是什麼都敢做,什麼人也敢殺,而且相傳在衛國時他因為求官而把家中錢財散盡,被鄉人所笑,他一怒之下殺了將近三十餘人,在各種言傳下,魯王將他的官職革去,窮迫的環境下吳起悲憤的離開了魯國去了魏國。

因為當時吳起已經小有名氣,所以不久後便得到了魏文侯的賞識,並且在他的帶領下將秦國曾經在魏國奪取的西河奪了回來,而且創下了不朽的戰績,共征戰72場,勝62平10,無一敗績,之前是空前絕有,一時吳起聲名遠播,在各國大將中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吳起為何有這樣的戰功呢?其實與他的熟識人心有關,在他征戰期間,有一段故事廣為流傳,說的是當時軍隊里有一個小兵因為腿生濃瘡在地上疼得打滾,唯一能緩解士兵疼痛的方法只有將濃瘡裡面的濃吸出來,這樣噁心的事自然沒人做,而吳起呢,直接趴下一口一口的給士兵吸出了濃血,得知此事的士兵母親不但不感激吳起,反而嚎啕大哭,有人不解,便說:「吳將軍為你兒子吸濃血是多大的榮耀啊,你哭什麼呢。」

士兵母親說:「曾經吳將軍也給我的夫君吸過濃瘡,當時我的夫君為了感激他,上了戰場便奮勇殺敵,最後戰死沙場,再也沒有回來,這次他又給我兒子吸濃瘡,那我兒子也回不來了」

從此件事中士兵的母親非常了解吳起的動機,她知道吳起一舉一動的背後都隱藏著精密的算計,如此了解人性的吳起又怎能不勝呢,他在魏國的那幾年裡,只要打仗,士兵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不顧生死,奮勇殺敵。

因為這樣的戰績後吳起在魏國就是風雲人物了,但是他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因為他想得到的是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可是相位是文官坐的,而吳起在魏國的身份是武將,為了改變這一身份他拜子夏為師,只希望魏武侯(當時魏文侯已經死了)能夠知道他能勝任相位。

有一次機會就來了,魏武侯登基後來視察西河,看見西河的大好河山便說,正是有了西河的險峻,魏國才能固若金湯啊,他旁邊的公孫痤附和到:「陛下說的是啊,這就是當年晉國強大的原因,所能將此處的防禦修建完善,那陛下一定能完成您的霸業」

吳起聽了卻連連搖頭:「君王剛剛說的是危國之言,你這樣附和,那就是在害國啊」

魏武侯和公孫痤瞬間臉色大變,吳起當面指責君王,且不是給魏武侯難堪。

魏武侯質問到:「你憑什麼這樣說呀!」

吳起答:「山河險峻,不能保國,君王要休霸業,更不能依靠山河的險峻,以前三苗,夏桀,商紂,他們都有險峻的地勢可以依靠,但因為不施德政,最後三苗被大禹放了行,桀和紂都亡了國,所以建霸業的關鍵在德不在險。」

魏武侯聽後心服口服,便沒有了怒氣,還委託吳起管理西河的所有事,吳起以為經過此事,魏武侯已經知道了自己有擔當相的才能,為相也只是一封詔書的事,但吳起萬萬沒想到,魏武侯把相位給了田文。

吳起不服就找田文理論,田文告訴他:「我是朝中元老,根基比你穩,新帝登基,為了鞏固朝政,自然選我更合適。」

吳起聽完後也覺得有道理,便沒有再爭論,他心想,田文都一把老骨頭了,等他死了,相位該是自己的了吧。

這次他又失算了,田文死後魏武侯將相位給了公孫痤,而公孫痤因為對他當初在西河之事懷恨在心,而且他總覺得吳起是自己最大的威脅,便設計離間魏武侯和吳起,最後逼迫吳起逃離魏國。

逃離了魏國的吳起來到了楚國,當時楚國正是處於內憂外患,楚國國君楚悼王對於吳起的到來非常開心,吳起告訴楚悼王,楚國有今天的局面是因為分封制封君勢力壯大而造成的,為了要改變現狀,那就要實行變法,將楚國的這一毒瘤挖出來,吳起的提議正中楚悼王下懷,所以兩人一拍即合。

楚悼王封吳起為令尹(就是楚國的相),而變法就開始實施,但在實行的過程中因為損害到了貴族們的利益,所以楚國的貴族對他是恨得牙痒痒,當楚悼王薨後,吳起知道自己的大勢已去,但是他的變法卻還沒有完成,他知道楚國的貴族們不會放過自己,所以在楚悼王的祭奠上,當貴族們的箭射向他時,吳起沖向楚悼王的身體,最後他與楚悼王的屍體被萬箭穿心,死於非命。

因為吳起最後的那一動作,楚悼王的屍體被損壞,楚肅王即位後,下令將參與這場殺戮的貴族全部處死,共計70餘家。

我們不得不佩服吳起,他一生算計,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哪怕在將死之時,依然執著於自己的變法,拉上七十餘家貴族一起陪葬。

回顧吳起的一生,毅然是個悲劇,為奔前程,他母死不歸,為求功名,他狠心殺妻,為國盡心,卻遭君王猜疑,得一賞識之主,卻命不長,最後死於亂箭穿心,雖然名傳千古,卻不得好名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