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下降?哪個營養、哪個穴位可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下降?哪個營養、哪個穴位可提高免疫力

感謝閱讀!

免疫力,是身體布防在身體與外環境交界處的軍事力量。有直接作戰部隊,如免疫細胞,可直接吞噬殺死病毒、細菌和變異細胞,作戰武器是免疫球蛋白。像乙肝患者,可以考慮直介面服免疫球蛋白。還有僱傭軍,如腸道和女性陰道內的益生菌,是抵抗有害菌的第一道防線。鼎鼎大名的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是腸道的真正主人,它們世代為保護腸道的領土主權,付出了所有努力。用益生菌抵抗有害菌,這是非常高明的以胡治胡策略。如果用抗生素來殺死有害菌,益生菌也會被殺死。這是長期吃消炎藥、輸液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免疫部隊的兩大系統,細胞系和細菌系,同等重要。

不過,人體在億萬年進化過程中,免疫系統仍然存在缺陷。比如胃裡面有種叫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專門以啃噬死去的胃黏膜細胞和食物殘渣為食。它是唯一可以生存在強烈胃酸環境的細菌,身體並沒有進化出可以制衡它的有益菌。好在,幽門細菌,不是天然就住在胃裡面的,是典型的菌從口入,所以可以預防。肺部也潛伏著很多細菌,如白念珠菌、鏈球菌、放射菌等,這些都是有害菌。就目前的研究來看,肺部沒有發現可以制衡這些有害菌的益生菌存在。現在細菌性肺炎的治療,也在開始往補充益生菌的方向研究。肺部急性感染導致的昏迷,如果補充大量的益生菌,有時候可以救命。益生菌是吃到腸道里去了,但卻能作用到肺部,這很有意思,不得不說古中醫的智慧,肺與大腸相表裡,絕非虛言。推薦閱讀《人強人欺病,病強病欺人,如何提高免疫力》。

免疫系統還有一個缺陷,就是如果免疫力過強,會出現免疫系統自噬,如頑固性過敏、紅斑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西醫將免疫力分為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先天性免疫,體現的是不同物種不同的免疫機制,如豬瘟在豬群中傳播很快,但人卻永遠不會得豬瘟。獲得性免疫,是指身體經過後天免疫應答訓練獲得的。免疫力下降,主要是不良生活習慣和不科學的飲食結構造成的。如運動少、喝水少、心情差、高油高鹽高糖、壓力大等。

吃哪些營養,可以提高免疫力呢。研究發現,銅、鐵、鋅、鎂、鈣、硒、維生素ABCDE,以及其他一些植物中的活性物質,均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缺銅,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缺鐵,可使白細胞殺菌功能減弱,缺鋅,可使胸腺淋巴細胞的數量和功能同時降低。硒,可顯著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抗體能力。缺鈣,可引起免疫器官萎縮,缺鎂,會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也就是常說的酸性體質。維生素A,可維持呼吸道和消化道內皮的完整性,防止細菌病毒侵入,維生素C有解毒功能,並能促進破損組織的修復,讓身體沒有破口漏洞。維生素E,是細胞膜上的高級衛士。維生素B族,可以促進胃酸分泌,維持神經系統,並幫助造血。它們單個的作用,本身就非常多非常大,組合起來就更不得了。如何補鋅,推薦閱讀《鋅這個營養,生殖細胞最喜歡吃,成年人一定不能缺》和《可改善生殖功能提升精力促進食慾的鋅,食物排行榜前10名,正能量,食物排行榜前10名,正能量

這麼多營養,那到底該補充呢?根據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結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與《中國食物營養成分表》的對比分析,發現中國人最可能缺乏的幾個營養,是鈣、鎂、硒、維生素B、維生素C。因此,這幾個營養,是可以補充的。補鈣,除牛奶、芝麻醬、蝦皮、豆類和製品、海帶等海產品外,綠葉蔬菜也是很好的選擇,而且綠色蔬菜的鎂含量也很高。多吃葉子菜,既補鈣也補鎂。如果選擇補充劑,記得選取鈣鎂D片,D就是維生素D,鈣鎂比例應該是2:1為好。根據調查,中國本土境內,70%的土地是缺硒的。食物中,海產品、食用菌、紫薯、大蒜、魔芋、葛根、冬蟲夏草等含硒量較高。維生素B主要存在於粗雜糧中,另外牛奶、雞蛋、酵母、麥芽中也有不錯含量。維生素C主要存在蔬果中。詳細了解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可參考《一表看懂中國人二十年飲食變化,對比這個寶塔,可找出10條疾病線索條疾病線索》。

總結一下,提高抵抗力的飲食,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我們中國人,要適當的補充鈣、鎂、硒、維生素B、維生素C。除上述提到的食物外,雞湯、蜂產品、洋蔥也是可以明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另外,過度素食的人,容易缺鐵和蛋白質,這兩個營養,也是構建免疫力的重要因素。除飲食外,適度運動,戒煙限酒,良好心態,合理睡眠,都可以防止抵抗力下降。

最後,介紹三個日常可以做的經絡保健,一是按摩肩胛溝,二是捏脊,三是泡腳並按摩湧泉穴。關於泡腳的詳細論述,請參考《冬天泡腳有用嗎?用什麼泡腳效果最好,泡腳可治哪些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玩家 的精彩文章:

缺維生素E易得8種病,3種傷生殖,1種傷顏值,2種是疑難雜症

TAG:營養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