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編程教育 數字原住民的必修課

編程教育 數字原住民的必修課

連接改變教育

種種跡象表明,編程在信息化的今天已無處不在,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兒童編程教育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展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編程教育作為青少年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

文 | 羅歆媛

編 | 田菁

提起「編程」,你會想到什麼?

「難」

「很難」

「非常難」

當程序猿在鍵盤上敲下一個個代碼,點擊「運行」,你是否會想到它們即將「活起來」,變成一個個豐富精彩的世界。很多人提到「編程」便會望而卻步,一行行代碼彷彿是「外星文字」,怎麼都看不懂,更不要說親自編寫了。

當Alpha Go戰勝圍棋冠軍,世人驚呼機器人超越人類大腦時,其背後是編碼留下的痕迹;李開復認為我們今天已進入了人工智慧的黃金時代,人工智慧成為人類的工具,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替代重複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BBC也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數據體系分析了365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率,研究結果顯示,未來很多職業都能夠被機器人所替代,譬如電話接線員、超市收銀員等。種種跡象表明,編程在信息化的今天已無處不在,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工智慧漸漸從陽春白雪走向人們的日常生活,應用在更多更具體的生活場景之中,這也時時刻刻提醒著人類理解程序語言的重要性,在科技未來的發展中,我們絕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應做一個創造者,發揮著無限的可能性,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

讓編程學習變得有趣而有意義

我們生活在信息化的大數據時代,當科學技術浪潮席捲全球,擁有計算思維、創新思維等思維能力成為未來青少年發展的培養目標之一,我們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方式幫助青少年達到更高的要求,而編程,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途徑。

當兒童編程學習之風吹遍世界時,湧現了越多越多的編程學習項目或活動,這也為我們的孩子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編程一小時(The Hour of Code)」活動,該項目是由code.org舉行的全球性活動,該項目得到了奧巴馬、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以及很多科技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自項目啟動以來,就迅速在全世界各地引起熱烈反響,目前已有180多個國家,數以千萬的學習者參加學習編程。

除此之外,Lifelong Kindergarten也推出了名為Scratch的應用軟體,學生可以通過該軟體進行簡單的編程學習。與傳統的編程學習有所不同,在兒童編程教學中,採用可視化編程系統,學生就像搭積木、玩拼圖一樣,將遊戲指令任意拼接,從而創造出複雜多樣的遊戲指令。並且,學生還能夠根據自己的創意,將想法變成現實,設計項目或是創作遊戲等。

Lifelong Kindergarten的發起人Mitchel Resnick認為,未來,編程將不再是一種技術能力,而是一種新的自我表達方式,類似於寫作,成為一種讓孩子們組織、表達和分享觀點的手段。

(Lifelong Kindergarten設立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發起人受到幼兒園裡孩子們搭積木和手指畫等活動的啟發,希望通過這個機構鼓勵人們積极參与設計、創造,並在實踐中學習。)

為什麼要學習編程?

當網際網路傳遍千家萬戶時,這個世界就已悄然發生改變,飛鴿傳書成為歷史的記憶,而現在輕輕一動手指,新聞、資訊、圖片就可立即傳輸到大洋彼岸。兒童編程學習並不需要每一個孩子在未來都能成為「編程高手」,成為「碼農」,而是希望他們在「信息化」的地球村中,不僅能夠掌握一定基本的編程知識,也能夠享受到編程的樂趣,培養提升多項綜合能力,在未來科技信息化舞台上更具競爭力。

編程學習能夠幫助青少年培養計算思維和邏輯思維方式:計算思維是指,人們在理解事物、解決問題時,能夠以計算機科學概念、邏輯還有演算法來理解、判斷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和閱讀、寫作、數學一樣,貫穿於生活的細節中,而且逐漸成為一種人們生活所需的必備技能。

正如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所說:

「編程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工作,它沒有明確的實用性,重要的是我們把它看作思考的鏡子,學習如何思考。我認為學習思考最大的價值在於學會一種思考方式。我覺得所有美國人都應該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學習編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學法律一樣,學法律的人未必都成為律師,但法律教你一種思考方式。同樣,編程會教你另一種思考方式。所以我把計算機科學看成基礎教育,是每個人都應該花一年時間學習的課程。」

學習編程可以培養青少年一種思考方式,一種計算思維,從而用這種方式來分析並解決問題。

編程學習能夠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新式的編程課堂並非是教學生如何進行編碼,如何排列代碼,而是以寓教於樂的遊戲形式,讓學生們學習到最基礎的編程知識,並且用遊戲的形式能夠簡單應用。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夠體驗到遊戲的樂趣,而不會因為覺得理論的枯燥而半途而廢,這樣的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更有趣的學習方式。

在「編程一小時」的網站上,我們看到了當下非常流行的小遊戲,例如「憤怒的小鳥」、「我的世界」、「冰雪奇緣」等。這可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們在網站上去玩這些遊戲,而是以「闖關」的形式,讓學生一步一步親自設計這些遊戲。例如,如果你想要讓小鳥穿過障礙物,應該如何操作?學生只需要像完成「拼圖」一樣,將這些「代碼」拼起來,點擊運行,就能知道自己的「編寫」是否準確。

編程學習能夠幫助青少年掌握一門新的語言工具代碼,它是計算機世界的核心語言,就像書寫文字一樣,是人類用以表達的媒介。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未來社會,越來越多的工作內容可以用一個個程序來實現,而學習編程就像是學習這門新的語言,幫助學生搭建起與機器溝通的橋樑,用新的思維方式分析、解決問題。

編程學習能夠幫助青少年探索自我,發現自己的潛力:編程學習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發現、探索和成長的機會,在對不同「遊戲」的探索中,他們的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合作溝通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培養,這也能夠幫助他們形成一個更清晰的自我認知。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就會一下子打開了某些學生的「黑匣子」,使他們對編程、對信息技術產生更大的興趣,由此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一種可能。

編程學習,讓兒童不僅是程序的使用者,也是創造者

兒童編程教育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展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編程教育作為青少年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

美國教育部投入了上億資金用以支持編程教育的開展,美國諸多科技信息公司也加入到這支隊伍中,提供了大量的技術與人才支持。而美國各州的很多學校都將計算機科學作為各個年級的必修課程,貫穿於基礎教育的整個階段。

基於21世紀的人才競爭需要,英國政府在2014年啟動「編程之年」項目,並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陸續開展系列編程活動。同時,英國教育部也將編程教育列入基礎教育大綱,規定計算機教育成為必修課,新的大綱規定,孩子從5歲起就得學習使用演算法公式編程,從11歲起學習程序設計語言。

芬蘭政府將編程教育列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鼓勵各個學校開展計算機課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澳大利亞政府也將編程教育引入到基礎教育必修課中,規定10歲以上的孩子學習編程

培養超越代碼的數字化素養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學習編程的機會。編程可以是一種有益的、甚至愉快的體驗,並對執行各種任務很有用。更廣泛地說,對代碼如何工作的理解對於基本的數字化素養至關重要——這是在一個日益技術化的世界中迅速成長為知情公民的必備要求。

但編程技能只是發展數字化素養的前提條件。2017年12月15日,經合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影響教育的趨勢之十三:有話要說的公民》中指出,儘管信息技術是賦權公民的一個潛在工具,但其是否帶來積極影響則取決於公民是否擁有這些技術,以及如何使用技術的能力和自信。

因此,在數字化時代,學校需要繼續培養學生理解和參與公共協商所必須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同時,隨著更多參與性的制度設計以及更多數字溝通形式的開發,公民對於決策制定的潛在影響日益增強,學校必須調整公民教育。

通過編程等活動,學校可以在提高學生的數字化素養中發揮作用,同時支持學生形成更明智、更安全的互聯網使用習慣。另外,通過在線公民教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理性討論,同時增強自身的數字化自信、動機和技能。

受國外兒童編程教育熱潮的影響,中國也逐漸開始重視青少年計算機教育,一場計算機編程教育運動正不斷擴大。2015年,教育部發布指導意見,鼓勵中小學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號召全國青少年學習編程課程。自2014年「編程一小時」項目走進中國,已有3000多所中小學加入到這項活動中,為超過35萬名學生提供了編程學習課程。

毫無疑問,身處在「數字化時代」,計算機正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編程,既是一種新的語言工具,也是未來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學習編程語言,培養計算思維,是未來青少年走向國際舞台、成為有競爭力的創造者的必備素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思教育 的精彩文章:

這門用來對抗IB的課程,應該成為每個學校的必修課

TAG:頂思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