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點經濟學帶來的收益可能是成倍的

學點經濟學帶來的收益可能是成倍的

版權聲明

科學成長論(yujia-xuexi)

自從決定開始做The Economist閱讀訓練營以來,我幾乎一天不落地堅持看《經濟學人》雜誌。以前雖然也有強烈的意識看,但總是隔三差五地就忘了看了。就好像那就古語說的「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細想了一下原因,還是因為一直沒有一個機制逼著自己做這件事情,而自己又沒有嘗到任何短期的甜頭,沒有前拉力又沒有動力,這件事情自然坐不下去。所以逼自己長期持久地做事情遠沒有想像當中的那麼簡單,別說自己的意志不堅定堅持不下來,就連堅持本身你都可能忘得一乾二淨。

我曾經就是這樣,知道《經濟學人》,也懂長期閱讀《經濟學人》能帶給我多方面的好處,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每天堅持看,有時候隔上兩三個月了我才想起來我還有「讀經濟學人」這回事兒呢!沒到這個時候我都對自己曾經的信誓旦旦感到可笑,這也是人總是容易高估自己的最佳體現。

現在有了閱讀訓練營這麼個機制之後,我在閱讀《經濟學人》時好像有了一股很強的前拉力,一直在「拽」我每天讀這個巨牛的英文雜誌。這次的感覺就好像學校和培訓機構里的老師,要想帶學生們學好,首先自己的專業功底得過硬,否則在別人質疑之前自己就心血地站不住腳了。

順帶了解了很多經濟學知識

總所周知《經濟學人》是個老牌的英文商業周刊雜誌,雖然現在演變為了綜合性的雜誌,但商業和經濟還是佔主要的地位,相應的文章和篇幅也比其他領域的多。

讀了一段時間的《經濟學人》之後,經濟學方面的辭彙和一些簡單的經濟學概念逐漸在我腦海中有了較深刻地印象。在上學的時候,經濟學方面的原理和知識一直是我從來沒理解過的知識盲區,儘管在這方面有挺多的興趣,但是這個領域內的書一直沒讀懂過,久而久之就乾脆放棄學習了。

可現在讀商業雜誌的經歷讓我又開始慢慢接觸經濟學方面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都是伴隨著信息和新聞來讀的,過程中的枯燥感很少。雖然經濟學的深層次的機理和原理是不可能靠這麼閱讀獲得的,但是以這種方式為起點,然後慢慢延伸閱讀,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經濟學不能讓你暴富,但是能幫你致富

經濟學的知識學了有多大用處呢?李子暘老師曾經在問答中有一端言論說的特別好:

研究經濟學,確實能增加人的經濟收入。但是,這個增加是在那個人原來的基礎上。假設某人在學習經濟學以前,年收入20萬。那麼,當他學了經濟學,並且學得不錯以後,他的收入可能達到50萬或者更多。但他不管怎麼學,也不可能超過馬雲或者馬化騰的收入。

商業天賦或者運氣,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有商業天賦和運氣的人,可能成為巨富。沒有這些的人呢?當然收入少很多,但如果他學了經濟學,收入會提高。可是提高也趕不上巨富,就像基德憑藉籃球智商能夠突破同級別球員的上限,但仍然不可能超過喬丹或者奧尼爾。

雖然學了經濟學,你也成不了馬雲馬化騰,但和你自己以前比,畢竟提高很多啊。這裡面的原因是,學習經濟學的人,在成功解釋世界的同時,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也漸漸有了更深更準確的認識。有了這些正確認識,在很多問題上,他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得到較高的收益。

比如,如果你理解了沉沒成本的概念,就不會陷在過去的失敗中難以自拔。如果你理解了分工協作對效率提高的意義,就會更願意和他人分享利益,而不是想著自己獨吞一切。如果你對交易費用有所了解,就不會相信直銷、傳銷的騙局。

我的這個說法被很多我認識的人證實了。因為興趣類似,我身邊的朋友也有不少對經濟學有興趣,下功夫去學了一番。我從旁觀察,發現他們的收入,都因此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有人還因此完全改變了自身命運,躋身高得多的層次,成了以前想也想不到的人。

對於普通人而言,多學一點經濟學的知識不僅可以助你致富,很多時候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經濟騙局或商業現象時能做出理性的判斷,以防止自己財產的損失。從商業雜誌入門開始看起,然後再深入研究更深更廣的知識,也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成長論 的精彩文章:

鍛煉耐心非「編程」莫屬

TAG:科學成長論 |